分享

“环城圆路”:我在老城厢里长大(作者:任炽越)

 昵称8857635 2022-11-02 发布于上海

“环城圆路”:我在老城厢里长大

任炽越

图片

图片

上海老城厢以几个城门名命名的、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环线,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图片

上海县五乡二十六保全境图

图片

清代上海县的城墙地形图

图片

上海公交11路线路走向图

那辆全球历时最长的商业化超级电容车,沿着环城,不停的在转啊转啊,就像流水,永不停息。

图片

我家的老宅就在人民路环城线上,一个名为小东门的地方。推窗而去,就能看到11路电车,不时从窗下开过,缓缓驶入不远处,王大有铜响器商店门口的站头。上下客后,关上车门,又向前方的中华路驶去,直至消失在视线中。

图片

那条环城线路由中华路与人民路连接而成,是早先填了护城河建起来的,护城河的内侧就是上海城的城墙。那城墙是何时拆除的,不得而知。只是老祖母曾告诉我,屋前的那条路以前叫民国路。

图片

当年,人民路上的机动车不多,那来来回回的大多是11路电车,电车的间距又不密,于是电车开过时的沙沙声,并不让人烦噪,有时还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图片

小东门借十六铺开埠之光,不仅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在明清之时就已成各地商贾汇集之地,后经不断发展,更成了老南市区的商业集聚和热闹之地,在全市颇有些小名气。

图片

我在老宅住了20多年,直到结婚成家才搬离。那时小东门旁边的东门路商业街,两边商铺林立,不仅有食品、南北货、鞋帽、理发、照相、文具、车行等商店,还有市级的第五百货商店与百年老店德兴馆。在中百五店的斜对面有家规模不小的旧货店,离旧货店不远,开着家著名的绸布店。穿过十字路口,就是大名鼎鼎的裘天宝银楼和童涵春国药堂。

图片

图片

小东门车站的对面,在方浜路、真如路、枫泾路、周浦路、嘉鱼路之间是全市赫赫有名的小东门菜场,整整占了好几条马路。那年头,菜场都是露天的。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开称时间一到,在昏暗的灯光下,叫声、喊声,吆喝声、吵闹声汇成一片,天天如此。菜场顶头,靠着人民路,是一家联合诊所,后更名为小东门地段医院,附近居民老老小小凡生病,都会去医院诊治。那时的医生态度和霭,医患关系密切,能叫出许多居民的小名。

图片

小东门的北面是人民路第一小学,附近的孩子一茬一茬都在这儿唸书,老师与家长都很熟识。小学校的边上是一家名为“沪南”的电影院,这家建造于1929年的大戏院,曾先后冠名为“东南”与“银都”,五十年代解放妇女劳动力时,成为唯一一家由妇女管理的影院。据说电影院也是头轮影院,每有新片,它与南京路上的大光明会同一时间放映。

图片

图片

小东门的西面,穿过方浜路不远,就是名闻遐尔的城隍庙。我们小时候,进庙不用买票,大殿两边还有许多用芦席搭起来的小吃摊,那面筋百叶、鸡鸭血汤、春卷鱿鱼等,都是令人涶涎的美味。只是庙内的明代豫园花园我们未进去过,因没钱买门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我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不知为什么,我们这一片的适龄孩子都不在近在旁边的人民路一小上学了,而是成片划到了新开河马路对面的丹凤路一小去上学了。丹凤路小学就设在人民路丹凤路口,一幢名为厚德大楼的楼内,大楼是一座形态恢宏、气度雍容的钢砼结构的褐色五层欧式大厦,学校占了大厦的一小半,与占据大厦一大半的上海圆珠笔厂毗邻。

图片

厚德大楼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地基即是原城墙的丹凤楼,当时是由荣氏创立的华裔面粉交易所。解放后曾为邑庙区委、区府办公地。那时高层建筑不多,上学时,从顶楼教室的窗口探身出去,只见到地面上的人、物很小,耳边刮过的风很大、很大,特别是在春夏季节,让人感到很爽很爽。

图片

巧的是,我中学毕业时,正值那场“大革命”,让我又回到了厚德大楼,在圆珠笔厂学了半年工。从小学时代到后来又回来学工,我有幸与大厦亲密接触了六年多。据工人师傅讲,当年厚德大楼大门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现工厂的食堂兼蓝球场,就是那时交易所富丽堂皇的交易大厅,天天人声鼎沸。只可惜此大楼在城市变迁中已被炸掉,原址变成了一片绿地。

图片

在厚德大楼唸小学,唯一的好处是离城隍庙近,记得当时放学后,常会与同学结伴去兜城隍庙,在大殿和地藏菩萨殿玩完捉迷藏后,就会去逛旧校场路。这是一条通往方浜路城隍庙正门的小路,那时路窄窄的,路两旁的屋檐对着屋檐,路边全是一些好玩的小铺子,有买小动物的,有买虫儿的、有买小玩意的,当然也有买小吃的。中国年画品种中,小校场年画就出自这条路上。那时我们虽常常是兜中无钱,但轧轧闹猛、过过眼瘾,也快乐无比。

改革开放以后,我考入了南市区业余大学,开始时因学校没有固定校舍,曾借人家学校的教室,在多处上过学。当我们临近毕业前二年,新校舍终于在小北门附近建成。那幢淡粉色的大楼,总给我留下梦中考试惊慌的场景。旁边那条美食小吃街上的各式美味,课间我们一直去品尝,至今想来,仍暗流口水。

离学校不远处,四明公所红砖清水墙门坊一直默默地竖立着。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是旅沪宁波商人与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初建于嘉庆二年,占地30余亩,小刀会起义期间,毁于战火,后重建,有正殿、后殿、土地祠等。1979年尚存的打唱台、后殿拆卸移建于青浦大观园,现仅存孤零零的门楼,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在四明公所马路对面的大境路旁,有一座大境阁,在大境阁下,有一段已有460多年历史的、遗存的上海城墙。当初因为在老城墙上修建了大境关帝殿,使得这座城墙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在一些城墙上还能看到印有“咸丰五年造”、“上海县城砖”、“同治五年造”的字样。

图片

小北门的万竹街上,还有一座建于1911年的万竹小学,因学校注重训练、严谨治教,教育质量高,被社会推为上海小学之最,191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评其为全国11家优良小学之一。蒋氏经国、纬国两公子,曾先后入万竹小学就读。1956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万竹小学为市实验小学,为教育部所属重点小学。

图片

1978年,我经考试进入了南市区文化馆创作组,创作组设在老西门篷莱路上的南市区文化馆,每周四晚上,全区的文学青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设在文庙内的馆内参加活动。当时老西门是环城圆路老城厢的中心商圈,有中百八店、全泰中老年服装店、老同盛南北货总号,还有冠生园食品店、大富贵酒楼、乔家栅(食府)等商铺饭店。这些店铺在全市都是大名鼎鼎的,很多老上海就是吃着这些店家的美味菜肴长大的,它留下了整整一代人的味觉记忆。很多人远涉重洋,这些美味往往成了他们对上海故乡的“乡愁”。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冠生园食品店的旁边,有一家出名的商店,那就是新华书店省版门市部。当时上海的新华书店卖的大多是本地版的图书,这家书店汇集了全国各大出版社的主要图书,就像一个小型的书市,吸引了全市爱书人前往,店堂内常常人头攒动。省版书店门市部对面,还有一家兴长发糖炒栗子摊头,每到秋天粟子上市,糖炒粟子的香味会飘过好几条街,夜晚一盏大灯泡下的吆喝声,更是成了老西门一景。

那时我们怀着热情,穿过老西门商业中心,从篷莱路右拐,走没多远,就能看到上海文庙破旧的牌楼,穿过牌楼就进入了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文庙建于元代,是那时上海最高学府,在清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中被毁,二年后重建,文革中遭严重破坏,当时我们看到的文庙是一片破败。几年后政府拨款修葺,初步恢愎面貌,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文庙内设立了全市最大的旧书市集,每到开市之日,众多好书之人、收藏之士,从全市各个角落纷至踏来,在书海间游荡,乐此不疲。

图片

图片

作为文学创作组的一员,在百废待新的年代,我们一批热爱文学的同伴们,创作了许多讴歌新时代的作品。在生活的旅途中,文庙是我文学爱好的起步之处,魁星阁下的赛诗会,曾留下了我青春的浪漫与梦想。记得每每创作组活动结束后的夜晚,谈兴未息的文学伙伴们,走出文庙,会在篷莱市场的点心摊上,叫上一碗小馄饨,边吃边继续热烈讨论刚才的创作构思。

1984年,我调至市民政局任职,经常去南市的市儿童福利调研指导,当时的儿童福利院就座落在上海大南门外的普育西路上。它的前身是106年前的1911年,由教会创办的一所普育堂,专门收容残疾贫病者,俗称“教化病院。1913年市议会公推当地天主教徒、实业家陆伯鸿接受办理。经陆惨淡经营,征得各界捐助,连年扩充,改建堂院房屋,成为上海当时最大的慈善机构,终年收养贫病者二三千人。普育堂常年经费全靠社会募捐,不受教会外资津贴。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普育堂由政府接管,1956年改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2001年因业务发展需要,儿童福利院迁至闵行,原址移作公益新天地,上海市民政博物馆也设在院内。

图片

我岳母的家住在小南门的王家码头,每次去岳母家,临近小南门,就会看到高高矗立的百年警钟楼。1907年,为加强华界火政,上海救火联合会发起在中华路建造瞭望台暨火警钟楼,由求新轮船厂创办人朱志尧负责建造,是华界建立最早的火警瞭楼。钟楼建造历时3年,耗资7250两白银,于1910年6月落成。钟楼高10.58丈,分作6层,每层相距百级,第四层悬警钟,呜时声达数里外。楼架全用铁质水泥,中为旋螺梯,四周皆围网,人行其中,几忘登高之险。楼顶建瞭望室,可清晰乌瞰南市及浦东一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钟楼成为宣布发动起义的信号楼,这也是迄今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

图片

在钟楼下面有一条黄家路,再往前走,可找到一条叫乔家路的老街,据说是由乔家浜填没所筑。

图片

沿着乔家路至永泰街口,有一棵古银杏树,向前步行没多久,便是上海画派大家王一亭私宅“梓园”,附近居民称其为王家花园,当年园主人曾在园内的八角餐厅接待过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如今梓园的欧式古典风格门楼还依稀可辨,门楼上由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所题“梓园”两字,尚保存完好,但门楼后的建筑已物况不佳。旁边还有家小工厂,所占地盘就是梓园的花园。

图片

乔家路上的光启南路曾出了个知名度颇高的居民,那就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据考证,徐光启出生并居住在乔家路上的“九间楼”,此楼一排九间,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略呈“凸”字型,全屋原有十三进。今存“九间楼”,仅是其中一进,后历经战火,已毁掉若干间,现仅存七间,外观已与普通民宅无异。

图片

在乔家路上的天灯弄,有一座距今250多年的名宅“书隐楼”,由清乾隆年间江西学政沈政所建,因楼址所在上海县城中心地带,故取“大隐隐于市”之意。该楼共建了13年,作藏书与居住之用,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后由沈氏转售赵氏,光绪七年又由航海贸易商郭氏购得,现为郭氏后裔私宅。整个建筑分为两部分,共五进,有70多个房间,结构为砖墙立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架构,榫卯组合,三合院型,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尤为珍贵。因修缮需花费巨资,郭氏后裔无力为之,只能守着旧屋度日,政府因其为文物保护单位,经常派人来小修小补,不让其彻底倒塌。

图片

那年,我与妻子热恋时,我们俩曾多次在这条具有许多文化轶事传奇的乔家路上“荡马路”,可是那时的重点在发展经济建设上,许多文物保护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乔家路上的一些历史名宅,还在历史的尘埃中沉睡。

图片

当11路电车走完了环城园路,又兜回到了小东门时,我又回到了小东门的家。只是家已没了,老宅早已折除,老宅的土地上矗起了南外滩的标志性建筑,现代化的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大厦,只有老宅原窗前的梧桐树,依稀尚可辫认,仍然枝繁叶茂。

图片

文章来源:养老自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