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四地闲夫 2022-11-02 发布于山东

何晏,正始名士、玄学家。可他却卷入正始年间的曹马之争,最终被司马氏诛杀,这是因为什么呢?

说起何晏,他可是与曹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何晏字平叔,是东汉末期大将军国舅何进的孙子。何家因为女儿入宫成为汉灵帝的枕边人,最后晋封皇后,而飞黄腾达。但东汉末期权力争斗激烈,那何进因与宦官争权夺利,而被宦官张让等人杀害。之后,何皇后也因为董卓入京乱政,废立天子而被毒害,于是何家也因此而没落了。

何晏出生后,家族已经没有昔日的光彩了,小小年纪又死了父亲,只有母亲尹氏抚养他。按理说,孤儿寡母在乱世中生存,谈何容易。可一个人的出现,不仅改变他们母子的生活,也影响了何晏一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曹操。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当时,何晏的母亲尹氏虽然寡居,但却是十分漂亮,这引起了好色的曹操的注意。曹操其人好色是出了名,而且他喜欢好女色,还不受礼法约束,不论身份地位,是未婚还是寡居,只要漂亮,被他看上就行。曹操的卞夫人就是底层歌妓出身,还有一个秦宜禄的妻子,秦朗母亲杜氏,就被曹操纳为姬妾。所以,担任了司空的曹操看上尹氏,把她接入府中,成为自己的姬妾。那小何晏也随着母亲走入曹府,成曹操的“养子”。

何晏,其人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十分聪明,可以是惠外秀中。据说当年曹操研究兵书的时候,何晏常常在身边,曹操有看不明的地方,常常与何晏讨论,何晏回答的头头是道,深得曹操满意。出于对何晏的喜爱,曹操曾经想把何晏正式纳为自己儿子。可何晏还是以自己是何家子孙自居,不想做曹操的儿子,但他不好直接拒绝曹操,于是,聪明何晏演了一出戏。他在做游戏的时候,画了一个房子样子的方框,站在里面说,说这是我们何家的。此事,传到曹操耳中,他知道,何晏还惦记着自己何家子孙的身份,不愿成为曹家人,也是就打消了念头。

在曹府的那些年,何晏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对何晏日后成为正始名士,玄学大家,文学家,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曹操本人除了搞政治军事斗争,还是个大诗人。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有名诗人、文学家,与曹操一起掀起建安文学的著名历史时期。何晏与他们天天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是学识增进不少。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虽然,深得曹操喜爱,但何晏与曹氏子弟,特别是太子曹丕的关系,却不是很好。当时,何晏是顾影自怜的人,十分讲究穿着,特别光鲜,几乎抢了曹丕的风头。曹丕本来就对父亲有不少养子,心里不满意,何况这个何晏还不知道好歹,与自己争风头。于是,就在当众奚落何晏,一个“干儿子”,一个“干儿子”的讥讽何晏,以达到心理满足。

虽然,何晏后来娶曹操的女儿金城公主,成为曹家的驸马爷。在曹丕、曹叡父子两朝基本没有受到重用。曹丕不重用何晏,肯定还是记得当年的仇恨。曹丕在历史上也算是气量狭小的皇帝了。名将曹洪就因为当初不肯借身为太子的曹丕一些丝绢,就在曹丕登基后,被曹丕找个理由下狱要害死,何况何晏呢?

曹叡不用何晏,则是因为“浮华”派的关系。曹叡登基后,推行儒学。可何晏等人一些宦官子弟聚在一起,阔达放纵,不拘泥于礼法名教,。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术、哲学、思想,甚至还讨论时政,而且他们提倡的思想包含道家思想,这与当时魏明帝提倡的儒家思想主流思想,是不符合的,何况他们影响力极大,吸引不少士族子弟,引起曹魏高层的极度重视。于是魏明帝认为这帮人拉帮结派对朝政不利,于是将这帮人罢黜了。何晏身为曹魏亲属,虽然没有被罢黜,基本上是闲散官职,很难走近权力高层。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直到曹爽辅政后,何晏才被曹爽重用,挤进了曹魏高层,一度做到吏部尚书,并参与正始改制等一系列政治活动。当然,何晏登了政治舞台后,其名士的做派,大谈玄学的思想,都对魏晋风度、魏晋玄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他是当时清谈领袖,玄学大家,对魏晋玄学和中华哲学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正是何晏被曹爽重用,也被自己日后的惨剧埋下了伏笔。

而何晏之死,根据陈寿《三国志》记载,显然何晏是曹爽一党,正始改革中一度胡作非为。诸如《三国志曹爽传》记载:“晏等专政,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有司望风,莫敢忤旨。晏等与廷尉卢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过,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绶,然后奏闻,其作威如此。显然就是何晏等人贪污受贿,打击一些得罪何晏等人的大臣。但由于陈寿写《三国志》是西晋时期,曹爽及何晏是司马氏的政敌,关于他们的罪行完全出于司马氏的官方资料。而且为了司马氏避讳,陈寿即使能看着一些不同记载甚至相反资料,也不敢写入正史中,只能按时司马氏官方资料继续记述。所以有关何晏的罪行,真实性就十分值得怀疑。

首先,何晏从辈分论是应与曹丕、曹真一辈子。作为曹操假子的她按理是曹爽的叔叔辈。何况何晏还是当朝驸马。在曹爽辅政之前,论何晏的地位远高于曹爽。显然与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身份、地位大不一样,未必是一党人。何况根据《三国志》注引《魏略》曰:“(何晏)至正始初,曲合于曹爽,亦以才能,故爽用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尚书。”从其表述来看,何晏是以长辈之尊,曲意迎合曹爽,才得以掌权的。而且,曹叡死于景初三年正月,曹芳即位后当年未改元,所以,“至正始初”一词,表明何晏至少犹豫了一两年才决定曲意迎合曹爽。刚刚靠迎合曹爽才上位的何晏,怎么马上成为曹爽的心腹呢?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曹爽

其次,《三国志·曹爽传》谓“晏典选举,轨司隶校尉,胜河南尹,诸事希复由宣王”。把何晏与毕轨、李胜拉扯在一起,含糊其辞,好像司马懿下野是何晏、毕轨、李胜三人造成的。可实际上,陈寿自己在《三国志·曹爽传》前面已经说了:“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司马懿下野,实为丁谧之谋,而裴松之在此也有作注记载“初,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爽以宣王名重,亦引身卑下,当时称焉。丁谧、毕轨等既进用,数言于爽曰:“宣王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诚委之。”由是爽恆猜防焉。礼貌虽存,而诸所兴造,皆不复由宣王。宣王力不能争,且惧其祸,故避之。”显然是司马懿失去权力,是丁谧、毕轨进言,没有何晏的事情。何况何晏不久之前才刚刚“曲合”于曹爽,只能说是依附曹爽而已,并不算心腹,

是不大可能参与这么秘密重大的谋划的。何况,何晏本人与司马氏没有激烈矛盾,相反还一度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交往。他是不可能参与架空司马懿的事情。

此外,关于何晏在正始改制中所作所为。当时,何晏任吏部尚书主持干部工作,到底是优是劣?《晋书·傅咸传》载傅咸称赞何晏:“正始中,任何晏以选举,内外之众职各得其才,粲然之美,于斯可观。”但《三国志·曹爽传》注引《魏略》却说:“晏为尚书,主选举,其宿与之有旧者,多被拔擢。”两处记载矛盾,何者可信?傅咸及其父傅玄、从兄傅嘏都是司马氏的亲信,何晏还打击过傅嘏。他对何晏没有“虚美”的动机,同时,《魏略》本身也为何晏作了一些辩护,说“何晏选举不得人,颇由飏之不公忠,遂同其罪,盖由交友非其才。”这又说明,何晏的用人标准,不同于邓飏,其工作受到了邓飏的干预影响,因此被当做同党,是何晏交友不甚。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从上述几点来看,何晏参与正始改制,主要他的思理念想与夏侯玄等人一致,他也倾向改革。只不过由于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胡作非为,他也被牵连其中,把罪行算他头上了。而且由于而何晏并不算曹爽的亲信党羽,只是依附曹爽而已。何况夹在曹马之间,何晏也为前景感到担忧。那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真是病了吗,他对司马懿当初装病的事情是有所耳闻的,而且司马懿为人阴险狠毒,他也是清楚的,凭借司马懿的实力和能力,那曹爽哪里是他的对手,一旦司马懿日后“反攻倒算”,作为依附曹爽的他还能躲得了吗?满腹心事的何晏,在压抑的心情下,提笔写了两首诗: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转蓬去其根,流飘从风移。

芒芒四海涂,悠悠焉可弥?

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

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

第一首谈怎样才能“逍遥”即获得自由的问题,诗中的鸿鹄,何晏认为,鸿鹄并非不会遇到危险,也并非没有忧患之心。相反,正因为飞得高,更容易遭遇罗网,因此失去自由,乃至夭折而死。所以,与其高飞远游而惊惧不安,倒不如同其它凡庸的水鸟一样,游息于五湖,随波逐流,啄食萍草,反可以逍遥自在。何晏借此寓意自己现在身在官场高处的危险,反不如当初的逍遥自在。

第二首以蓬草与浮萍为喻。先说蓬草离根,便身不由己,随风飘转。海茫茫,道途遥远,蓬草的飘移也永无终极之时。这是感叹自己于官场权力之中,毫无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被外在的力量所支配,所牵制推移,永无休止。但愿能如浮萍一般,在小小的清池中获得安宁。可即使得到安宁,也只是暂时的,姑且及时行乐吧,往后的命运,谁也不能预料。这里流露了何晏对未来的忧患、担心,比前一首更为强烈。而这两首诗更深刻的含义就是魏晋风度那种追求自由的天性,与其在官场仕途中的种种危险,倒不如放弃所谓的功名利禄,回归大自然,找寻自己的快乐与自由。

三国文臣人物之死——何晏之死

可见当曹爽党羽还在醉生梦死的时候,何晏也开始担心了。既然何晏不算曹爽的心腹,那司马懿为什么要杀他呢?当时网罗到曹爽大罪的司马懿,果断下令将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逮捕。被逮捕人就有何晏。政变之后,司马懿让何晏参与治理曹爽等人的案子。当审问结束后,何晏上报有七个家族的人参与其中。可司马懿却说:“参与的共有八族。”何晏一一列出了丁、邓等七姓。司马懿冷笑一声说道“还没完。”何晏这时才恍然大悟,穷困急迫地说到:“难道是说我吗?”司马懿说:“对。”何晏只好垂头丧气,再也没有辩驳,被司马懿收押了,最终被一起处斩。

司马懿之所以杀难道仅仅是何晏依附曹爽,进行正始改革吗?显然这只是一方面,其中还有可能就是私人恩怨。而在当时,夏侯玄、何晏均与司马师齐名。何晏对自己和夏侯玄、司马师的评价是:“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司马师)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实际上,他是“盖欲以'神’况诸己也”。“几”即“机”,解为心机、机谋,何晏是说司马师有智谋,能够筹策方略之类,表面上是在赞扬司马师,但他的真实用意却是以“神”自况,从他描述的““神”来看,显然比司马师的“几”要高明得多,这是以至圣孔夫子自比的司马师所不能接受的。人物评论在汉末魏晋是极受重视的大事,影响着被评论者的政治声誉,司马师对出言不逊的何晏痛下杀手,可能性是很大的。从另一齐名者夏侯玄的下场来看,最后也是被司马师杀掉,可见司马师对与其齐名者是很忌讳的,何况何晏还不甘与其齐名,还要高于其上。肯定引起了司马师不悦,最终利用曹爽曹爽事件收拾一下何晏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可以说,何晏为司马师所杀,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何晏之死,是由于他依附曹爽,卷入曹马之争,没办法脱身,加上与司马氏的又有私人恩怨,所以最终造成他被司马氏杀死的悲剧下场,令人叹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