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文化层面观照和理解中国围棋?

 沧海一粟1951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中国历代文士喜爱围棋,除了有“闲”,还和他们深厚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围棋虽仅黑白两色子,纵横十九道,但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谓是“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四史”。

举凡《易经》、孔孟、老庄,抑或治国方略、用兵计谋、世事沧桑、人生真谛,无不可浓缩于棋局之中。因此,仅仅能够按照棋规下棋并不困难,但要真正理解围棋的内涵则并非易事。

中国文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经史子集,广闻博览,因而具有一般人难以比拟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于围棋,他们不仅能够手谈于局内,更能够游心于局外,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观照和理解围棋。

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他们在对弈中一方面获得充分的感性快乐,另一方面又获得深刻的理性欢愉。所以,较之常人,他们对围棋的热爱不仅更为自觉,而且更为执着和稳定。

(1)

历代文人从小小的棋盘上看出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杜甫《秋兴》

累话三朝事,重看一局棋

——张祜《江南杂题三十首》其十二

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

——曾巩《夜雨》

坐阅几输赢,历观迭兴衰

——叶颙《围棋白日静》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钱谦益《后观棋绝句六首》其三

……

(2)

他们从一十九道上,又悟出了棋道与兵法的相通之理一或布阵谋兵,运筹于帷幄之中,或短兵相接,决胜于千里之外:

对局含情见千里,都城已得长蛇尾

——温庭筠《谢公墅歌》

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

——杜荀鹤《观棋》

乃知棋法同军法,既诫贪心又嫌怯

——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石介《观棋》

豪鹰欲击形还匿,怒蚁初交阵已成

——吴宽《观棋》

……

(3)

他们在黑白世界中,又体味到了人生哲理:

恃强终有失,守分固无侵:

——李从谦《观棋》

诗因圆解堪成佛,棋与禅通可悟人

——徐照《赠从善上人》

直把宦途如梦过,任他世事似新棋

——楼钥《次适斋十韵》

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

——唐寅《闲中歌》

人间胜败寻常有,一局何劳重叹嗟

——孙枝蔚《棋客》

……

总之,围棋的丰富内蕴与他们自身深厚的文化素养相契合,就构成了一个充满永恒诱惑的世界,以至于游心于其中,乐此不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