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方人喜欢面包,中国人喜欢馒头?你真的懂你的“盘中餐”吗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2-11-02 发布于上海

自从人类开始以谷物为食之后,人类社会也被谷物塑造了。为什么说谷物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兴衰?为什么是谷物而不是瓜果或肉类最终成为人类主食?为什么西方人喜欢吃面包,中国人喜欢吃馒头?中国的粮食生产可以养活14亿人吗?

11月1日下午,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教授崔凯带着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在“上图讲座”与读者见面。

文章图片1

“谷物能有啥故事?天天吃的东西,平淡无奇。”在崔凯眼里,谷物有点像“灰姑娘”,天天都会见到,但经常会忽略它的存在。“我读过一些关于咖啡、甘蔗、胡椒、辣椒和棉花的通识书籍,叙事时间轴大约是500年——这些物种主要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走向世界的。相比之下,谷物是农业版图中的'主角’,是人类最悠久的驯化物种,有着一万年的历史。作为'配角’的其他物种都已经被'树碑立传’,作为主角的谷物却依然待在'被遗忘的角落’里。”崔凯说,这是他决意写这本《谷物的故事》的原因。

在“上图讲座”,崔凯从人生经历讲起。“1970年,我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出生地是远离城区的一个小村庄,房前屋后是绵延几十里的农田。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更没有今天的手机和网游,放学后要帮父母种地、割草,也常在田野里捉蜻蜓、逮蝈蝈、掏鸟窝,不知不觉见证了谷物的春华秋实。”

文章图片2

“2018年,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人类学系选修了一门课程,叫《人类史大变迁》,人类学的视角和全球化的视野给我很大触动。”崔凯提到,大约在400万年前,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双手被解放出来。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火,吃上了烤熟的食物。然而在相当漫长的演化史中,人类依旧以狩猎采集为生,与野生动物并没有本质区别。直到1万年前,人类开启谷物驯化,命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1.3万年前,地球突然遭遇一次冰期,气温骤然下降大约8℃,这场冰期持续了约1200年,生态系统崩溃了,考古学家在很多遗存中发现,野草种子数量开始增加。很多学者推测,冰期带来的生存压力,迫使人类吃起了以前看不上眼的草籽,就此开启了谷物驯化道路。

学会谷物种植以后,人类才有了定居生活,有了职业划分,有了文字和艺术,形成了城市和国家。人类不断探索先进的耕作技术,发明化肥、农药和拖拉机,在单位耕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多食物。地球人口也从1万年前的几百万,激增到今天的近80亿。

“与探幽发微的学术风格不同,我写这本书更注重内容的广度,尽量将物种、气候、生物、历史、文明、经济和贸易等内容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像'拾荒者’,搜集了很多别人眼中不太有用的'边角料’,试着去勾勒出一幅'一米宽’的'大历史’画卷。”崔凯说。

文章图片3

为了“戳中”读者的兴趣点,崔凯还与友人做了一次《公众关注的农业》社会调查,覆盖31个省市的242座城市。调查数据让他意外——人们依然关注农业,只是这种关注已经从“锄禾日当午”升级到“舌尖上的中国”。

“这本书的文风不那么严谨,穿插了很多趣闻轶事:秦朝人吃什么?清朝为什么会出现人口暴增?进入现代社会,方便面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书里还有苏格拉底、康熙皇帝和孟德尔的名人掌故,也包括凡·高、莫奈和齐白石的田野画作,还有海子、罗大佑、李健的诗词和歌曲,甚至还有自己的成长回忆。”在书中,读者可以读到很多足以引发好奇心的问题。比如,同样的小麦面粉,为什么在西方被做成面包,而在中国被做成了馒头?

崔凯解释,原因有二。其一,陶器的使用。陶器在中国的出现早于谷物的种植,先民们很自然地将收获的谷粒放在陶器里蒸煮。到了汉代又出现蒸笼,可以将面团变成松软绵密的馒头。蒸笼的淡淡木香、馒头的丝丝甜味、灶炉的袅袅炊烟,是中国人熟悉的味道。在西方则是先有小麦,后有陶器。在陶器出现以前,当地先民主要使用石器。试想在远古年代,地中海一带的先民们守着火堆里滚烫的石块,手里拿着湿面团,怎么把它弄熟?当然是把面团直接放在石头上炙烤,这就是烤面包。

其二,生活习惯。西方人的生活多处于流动状态,且以肉食为主,习惯于烘烤食物。而蒸出来的馒头、花卷和饺子含水量高,不耐储存,不会是欧洲人的首选。

与欧洲人不同,中华民族是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习惯于在自家灶台上用炊具烹饪,热气腾腾的蒸煮是中国最重要的厨艺。磨粉技术成熟后,中国人很自然地建立起一套有别于西方烘焙工艺的蒸食体系。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谷物的故事》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谷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要养活14亿人,面临资源紧缺和环境受限的现实压力,要解决粮食问题就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评价。

“从《谷物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学者的探究、实践者的思考,还有农家子弟的时代记忆,有血有肉,图文并茂,别具一格,就像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说。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