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岁月印记] 父亲的本子 \赵自力

 扬美文化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父亲的本子

赵自力\湖北省黄冈市

父亲一辈子呆在在老家,是种农活儿的老把手,再无其它手艺。

他六十岁生日那天,我们兄妹都劝他,少种点田地,多照顾身体。父亲笑笑说:“我每天下地,干干活儿,活动筋骨,就是最好的锻炼呢。”见劝不住父亲,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父亲是闲不住的,只是嘱咐他莫太劳累了。

村里的土地流转后,我家除了几亩水田,再无耕种的土地。于是,父亲常常去合作社打零工,工资一月一结。原以为父亲可以松一点,毕竟是帮别人做事。没想到,父亲比在自己家还攒劲,无论是打药,还是浇水,样样在行,从不怠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现钱,这是几好的事情,每天得对得住工钱。”父亲常常说。他因为干活在行,做事实在,在乡亲们中口碑非常好。

合作社的事阶段性很强,忙完一段就闲下来了,父亲却像个陀螺一样停不下来。村里年轻人少,加上土地大部分流转了,父亲常常被请去帮帮工,有的是做房子,有的栽栽树苗,等等。每每此时,父亲总是很乐意,碗筷一放,开着电动三轮车就去了。收工时,父亲的三轮车上,总放有一些顺手捡回的干柴。“做工捡柴,一举两得。”父亲说。只要有事做,父亲总是那么开心。每天傍晚回家,父亲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抽屉里的本子,给那天记上一笔。

也有父亲犯愁的时候,下雨了就出不了工。父亲总是先看看天,没有晴的迹象,他就拿起钓具去大河钓鱼。父亲说,晴了帮帮工,下雨了歇歇脚,日子倒也自在。

我以前爱打牌,一度沉迷其中,妻子劝了无数次,我都当作耳旁风。有天回老家,母亲拿出父亲的本子给我看。“9月12日,张老板撒肥料一天,80元”“10月3日,刘家湾五秃装修帮小工一天,60元”“10月9日,张家榜老刘家上树,半天60元”……我还没看几页,眼泪簌簌地滴在那本子上。父亲快七十岁了,按说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为挣那几十元钱,每天出去帮工。从此之后,我再不打牌了。有朋友问我原因,我讲了父亲的本子的故事。父亲年纪一大把了,还在攒劲生活,我再不拼一下,真对不住自己的年龄。

从那时至今,我一直保持奋斗的姿态。每当有懈怠的时候,我就想起父亲,浑身立马像打了鸡血似的。我知道,父亲的本子里,没有散文和诗,只有给别人干活的账单。

父亲的本子,记下了他的幸福账单,同时告诉我,幸福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奋斗。

本期首席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