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元亨技术 2022-11-03 发布于贵州

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特点:大量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病因:

不同类型的肾炎;链球菌感染后性肾炎的儿童有1~2%发展为慢性肾炎;成人转为慢性肾炎较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度过急性期后大多转为慢性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和IgA肾病可发展为慢性肾炎

不同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均可引起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和硬化

相应肾小管上皮萎缩、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形成

病理变化:

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其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查看源图像

早期肾小球有相应肾炎改变;随之,肾小球内PAS染色阳性的嗜酸性玻璃样物质增多,细胞减少,严重处毛细血管闭塞,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炎引起的高血压-->肾内细、小动脉玻璃样变、内膜增厚,管腔狭窄

部分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毛细血管球血流量减少,肾单位的其他部位缺血性损伤,肾小管萎缩或消失,间质纤维化,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间质纤维化-->肾小球靠拢

病变轻的肾小球出现代偿性改变,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腔内出现各种管型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可有食欲差、贫血、呕吐、乏力和疲倦等症状

有的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

也有表现为水肿

晚期主要为慢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大量肾单位结构破坏,功能丧失-->多尿、夜尿和低比重尿

肾小球硬化和严重缺血,肾素分泌增多-->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痛缺血加重,血压持续增高

肾组织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贫血

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抑制骨髓造血-->贫血

大量肾单位受损-->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晚期出现尿毒症改变,如心外膜炎、胃肠炎等

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肥厚

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否则因尿毒症或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或脑出血死亡

原发性肾小球病(肾小球肾炎)形态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