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如何影响世界|我们采访了20位心理学家,为你还原出最真实的心理学

 欧陆思想联萌 2022-11-04 发布于北京



我们采访了20位心理学家,为你还原出最真实的心理学 

学生们常带着一些有关心理学的错误观念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这些错误观念来自我们社会所灌输的“通俗心理学”(pop psychology)。
这句话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指定的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的前言中。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心理学,潜意识、自我、原生家庭等名词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信手拈来。但各种“伪心理学”也悄然掺杂在当中,它们包括鸡汤、娱乐性的心理测试、读心术……
心理学的误用与混用令人心惊,至于它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似乎沦为了一种粗暴地解读与控制人的技术,而与人类的真正福祉无关——它只是一门弱学科、边缘学科罢了。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早在2005年,在一篇题为《绘制科学的支柱》(Mapping the backbone of science)的论文里,作者博亚克等人(Boyack et al.,2005)研究了在全球7 321个期刊上发表的100多万篇期刊文章的引文。他们的目的是绘制各种科学学科的地图,说明它们是不是处于科学全集的某种位置(中心或边缘)、某种程度(重要或辅助)。
博亚克等人使用交叉引用来确定哪些学科对其他领域的影响最大。经过数据分析,他们确定了七个“中心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
心理学意外地成了支撑人类科学大厦的支柱之一,那些我们生活中时常关注的一些热门学科,例如金融、法律、国际关系学,甚至工程学科等,反而才是边缘学科。
这个结果其实不难解释,中国心理学会网站上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对人的大脑和行为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人的思维和行为造就了这个世界,而心理学的研究恰恰是所有学科里对人的研究最为深入与执着的。认识人,就能认识人何以为如此、世界如何是这样的面貌。
“认识你自己”这个命题千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学者投入到智识生活中,而它也并不是哲学的专属。
了解人的那些事儿
《社会心理学》的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是这么谈论他的心理学启蒙的,那时候他在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课堂上:
“有一天,我碰巧和我的一个朋友去上课。这门课是由亚伯拉罕·马斯洛教授的。我那时没有听说过亚伯拉罕·马斯洛,我不知道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当时才40多岁,但他正在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当时坐在一个年轻女子的旁边,我在想也许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手拉手之类的事情。当马斯洛开始演讲的时候,他提出了非常有趣的关于偏见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因为不同肤色和来自不同宗教而不喜欢彼此?这些问题我小时候就问过自己,所以我觉得这个演讲很有趣。于是我立刻放下了那位女子的手,拿起了笔,开始记笔记。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个完整的学科称为心理学,在这个领域里人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
也就是马斯洛的魅力能让阿伦森无心谈恋爱了,那么他从课堂中知道了什么?心理学不仅仅只有他与我们日常所熟知的心理治疗,它还是一个有个完整研究体系的学科,包含了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部分,并且采用着严谨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它为人和社会的一些现象提供了一定的模型来加以描述,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和解释这些现象。有时候的结果甚至是反常识、反直觉的——这也是科学的意义所在,即严谨地考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自然观念”。
以道德为例,我们常认为道德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品质,或者是一种理性与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么认为的,而罪恶便是出于无知。
然而一项调查发现,纽约市立图书馆的伦理学书比其他科目的书丢失数量更多,而通常情况下,只有研究伦理学的学生、学者才会借阅伦理学方面的书,这说明传统的教条式的道德教育可能非但没有减少不道德行为,反而会提高人们道德狡辩的能力。
因此人们的道德判断并没有那么理性与稳定,它可能受情境、情绪、直觉甚至运气的影响。
例如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的多元文化经历可能会引起道德相对主义的提升,从而增加人们的不道德行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和辩证思维有关,促使人们更加能容忍矛盾。但是道德相对主义也可能存在积极的一面,比如促进世界更加和谐。多元文化经历可能会减少人们的道德绑架,人们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理学能为世界做什么?
一、善待自己与他人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在我们陷入消极状态时进行自我诊断与自助。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对待他人。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毕生都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当处于某一阶段的我们与处于其他阶段的他人相遇时,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需要相互了解与磨合。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改变要从优势的一方做起。
“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是成人,是优势的一方,不管是经验、能力还是自控能力都要更强一点,所以应该主动先做出改变。但是我也跟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讲:'你们长大了,慢慢地在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中不仅会力量逐渐平衡,某些时候你可能还占有优势,像对智能手机或者数字技术的运用可能就比父母和老师强。所以有些时候你们也得从自己的角度去努力改变,而不是只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为原生家庭的错。’”她说。
此外,在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也应当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发展资源,才能让孩子具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这既包括个体自身的自尊、自我认识等能力,也包括父母教养、家庭感情支持等外部资源。了解个体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我们可以评估自己与他人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改善。
二、为社会变得更美好贡献力量
社会的基础是人,同时,人在根本上也是社会中的人。心理学研究人的种种“症状”,能够为改善部分社会问题建言献策。
在美国社会里,种族与性别间的歧视与偏见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埃利奥特·阿伦森进行了著名的拼图教室(Jigsaw Classroom)实验,来试图改善这一现象。
在实验中,小团队中的学生们共同合作来研究某一课题,促使他们学会喜欢身边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合作用敞开心扉、开阔思想。这一有效的方式目前已被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的数百所学校使用,而心理学家们也在努力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你听说过环境心理学吗?它致力于影响人们做出对环境更加友好、更负责任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ni)做了很多实验,研究怎么利用一些实际的措施,比如制定规范来引导人们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比如说,如果人们看到周围其他人在回收利用东西,他们也愿意这么做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社会心理学的成果可以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有用的帮助。
心理学是认识人与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人为本”,以追求人类的福祉为主旨。
而在各种心理学常识和名词填充着生活的当下,人们更需要认识真正的心理学,打开一条通向心理科学的通识之路。
为此,心理新青年编辑部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心理学如何影响世界》一书,书中编辑部采访了20位国内外著名心理学家与跨界学者。他们分别是:
埃利奥特·阿伦森、罗伊·鲍迈斯特、苏珊·费斯克、丹尼尔·吉尔伯特、黑兹尔·马库斯、戴维·迈尔斯、杰米·彭尼贝克、托马斯·托尔汉姆、郭永玉、彭凯平、苏彦捷、许燕、喻丰、张建新、张侃、周晓林、周欣悦、邓晓芒、谢宇、翟学伟。
这些大咖将和你一起聊聊心理学的那些事儿,包括他们如何走进心理学,如何看待自己所在的领域,对心理学有何展望……
在轻松坦诚的交流氛围中,你将能认识更有趣、更生动、更有情怀的心理学。通过新意满满的心理学科普,探索自己的内心,了解人类何以为人,又应当如何为人。

合作请私信微博:黄金狗1九7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