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地名——(后)标营

 昵称rOGCjoKE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南京有街,名为标营和后标营,两者大约平行,相距约百米。

后标营路东西走向,西接瑞金路,东穿标营门,直至胜利村路。

关于“标营”,百度有解释:1.明末李自成义军部队的编制单位。2. 指清代绿营兵的编制名。可见“标营”名称,应与军事有关。

但李自成的部队只攻入了北京,从未来过南京,这一解释和南京标营无关。

而清代明故宫被改为八旗兵驻防城,所以第二条解释值得借鉴。

在《南京市白下区地名考》中,称标营“清朝为驻军营地,标系军营的编号,故名。”《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则称“此巷清初原为某标营的驻地而得名”。

这样的解释正否准确?

更多人认为“标营”地名和清末在江宁(南京)的新军第九镇有直接关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在署两江总督周馥的建议下,“暂编南洋陆军第九镇成立,徐绍桢(后辛亥革命的开国元勋)为第九镇统制。

关于新军第九镇的建制,基本是模仿袁世凯北洋六镇的。

一镇有兵将12513名,。分步兵、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等兵种。其中每镇辖步兵两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队下又依次分排和棚。

镇由统制率领,相当于师长。协的长官称协统,相当于旅长。标的长官称标统,相当于团长。营的长官称管带,相当于营长。对的长官称队官,相当于连长。排的长官称排长,相当于和当代同名。棚的长官称正副目,相当于正副班长。

再来强调一下新军基本建制,镇协标营队排棚。而新军第九镇的第三十三标就是驻扎在今天的标营与后标营一带。

至此,标营得名的由来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

然而,还有另外更为古老且值得推敲的解释。

其实,“标营”作为地名在明代就已使用。

明故宫遗址前,有一块“疏通沟渠”石碑,立于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日(1612年10月3日),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此,工部门首,东城兵马司门首,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门首各沟之水,但遇大雨,遂顷刻俱流入东长安门下流水池……

柳树湾,即今蓝旗街一带,也就是明政府兵部所在地。而碑文提到的“标营”与柳树湾相邻,可见此处的“标营”即今标营的前身无疑。 

明朝标营的建立,起因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刘天绪造反。

刘天绪,河南永城人,崇奉无为教主,信徒多达一千余人。1606年9月,刘天绪自号为“龙华帝王”,和众信约定在12月23日起事。

后被告发,明南京兵部尚书孙在12月18日发兵捕获49人,把刘天绪五马分尸。通过这次变乱,孙感到南京驻军虽多,但缺少自己能直接调度的军队,所以就上书申请建立标营

 明代文学家顾起元在他所撰的《客座赘语》中也记录了这段历史:倭变朝鲜,添设陆兵营兵一千八百,水兵营一千七百。又因妖人刘天绪变,兵部添设标营,颛属参赞,营兵一千三百有奇,此近年所立营也。

由以上史实可知,标营是由各营精兵组成的专属于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国防部长)孙的中军,所以,这支部队的营房便设置在了靠近明宫城和六部之处,即今天的标营位置。

后任南京兵部尚书的范景文曾重修标营营房,写有《南兵部标营重修营房记》,回顾了孙所建标营营房的情况:维我髙皇帝定鼎金陵,环以宿卫,列以爪牙。大、小、神机三营之设,所以固根本而镇东南也。南枢之有标营,自前司马孙公矿始......

文中的“大、小、神机三营”,即大教场、小教场和神机营。

文中的大教场就是今天的大校场,明永乐帝曾设神机营,这在南京可谓大名鼎鼎,大校场机场修建于192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

而小教场即今位于珠江路东段北侧的小营。

由此可推知,“大教场”、“小营”、“标营”等地名应源于明代,同时成为地名并流传至今。

南京老地名——蓝旗街  南京老地名——光华门 

南京老地名——丹凤街  南京老地名——尚书巷

南京老地名——常府街  南京老地名——进香河路

南京老地名——状元境  南京老地名——户部街

南京老地名——乌衣巷  南京老地名——明故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