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式太极拳介绍

 新用户61106464 2022-11-04 发布于福建

陈式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据传为陈王廷所创,原有5个套路,历经陈家世代相传,不断提炼修润,终于形成了近代所传的陈式一路、二路拳套,称为新架套路。新架也有两种:一种其动作顺序与老架同,架式与转圈较原先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一些难度动作;另一种动作小巧紧凑,练会后逐渐加圈,也称赵堡架。

目前流传的第一路拳动作简单,柔多刚少;第二路拳动作较复杂,刚多柔少。总起来看陈式太极的特点是:动作外形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动作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小岳,动似雷霆;动作过程丹田内转,丝丝人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连。练法上,由柔渐刚,刚柔并重。

陈式太极拳鲜明的运动特点为广大人民喜爱,尤其适合于中青年练习,所以,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中占有显赫的地位。

套路结构特点

(1)传统性陈式太极拳亮赛套路是在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具有缠绕柔和的一路特点,又有发劲弹抖的二路特色。保留了传统陈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结构上也吸收了原套路中的主要动作顺序。

(2)难度性套路中的发力、跳跃动作具有一定难度,且完成全套所需要的体力、素质较高,更有处处要求缠丝的动作,不易掌握。

(3)合理性动作编排上由易渐难,多有左右对称动作,以求平衡发展,全面锻炼。全套动作,第1段多柔缓缠绕动作;第2段步法灵变,突出连续发力;第3段突出摆莲跌叉难度动作;第4段有跃跳发刀,动作大小刚柔、快慢变化明显。使身体活动量逐渐增大,符合生理变化规律。

主要技术提示

陈式太极拳以明显的缠丝环绕、发力跳跃及讲求“丹田内转”带动四肢运动,区别于其它拳式,整个套路节奏鲜明,气势宏大,练习中,要突出松活弹抖的发力,表现出陈式风格特点。

防止过分追求发力效果,以至于发直硬劲,发虚假劲,发力后尤其注意与下边动作的自然衔接,避免断劲。

解决方法,要发好力,应由“极柔软”再至“极坚刚”,开始时多注意由内动引导肢体的放长,螺旋缠绕,逐渐发力,还应专门进行单势发力练习及其它辅助练习如柔韧性练习,抖大杆子。

陈式太极拳手型也很特殊,不同其它式太极拳的手型,主要表现为掌型为瓦楞形的螺旋状,大拇指根合向小指,指尖后仰,这与陈式太极拳特点及技击作用有关,练刁时应注意,防止陈式、杨式掌型混同。陈式的勾型是五指尖自然捏拢,不同于其它式,应引起大家注意。

擦脚出步是陈式的步法特点,往往有擦不着脚的问题,除了和地质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虚实分清和腿力大小。练习中应正确掌握擦脚的距离。平时要专门练习步法,加强腿力练习(以桩功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