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桃花汤及少阴病便血病理解析

 云深易医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伤寒论》少阴篇中关于“下利便血”证,共有四个条文涉及。分别是:1、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4、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也。”是少阴伤寒致使阳虚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下焦虚寒,一般应该会有小便利、溏泄、腹痛等症状,但是此处却出现“小便不利s便脓血”现象,又是什么病机呢?

查阅历代大家解析,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家:

1、明·吴昆:盖少阴肾水也,主禁固二便,肾水为火所灼,不能济火,火热克伐大肠金,故下利且便脓血。(《医方考》)
        2、明·方有执:腹痛,寒伤胃也;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者,胃伤而土不能制水也;便脓血者,下焦滑脱也。(《伤寒论条辨》)。
        3、清·汪讱庵:如此证成氏以为寒,而王肯堂、吴鹤皋皆以为热,窃谓便脓血者,固多属热,然岂无下焦虚寒,肠胃不固,而亦便脓血者乎?若以此为传经热邪,仲景当用寒剂以散其热,而反用石脂固涩之药,使热闭于内而不得泄,岂非关门养盗,自贻伊戚也耶?(《医方集解》)。
        4、清·王晋三:少阴下利便脓血,是感君火热化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缓则亡阴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吴昆所谓肾水为火所灼,少阴阳虚,火又从何而来呢?方有执的寒伤胃说,与少阴病偏离太远,本是少阴伤寒,胃为阳腑处中焦,一般是胃恶热、脾恶寒,何来寒伤胃之论?另将便脓血解释为下焦滑脱,也太牵强,下焦滑脱必因阳虚不守,二便溏泄,而脓血必因热而成。至于王晋三君火热化太过之论,也与少阴病相背。少阴经气为君火,但少阴病本是受寒邪所侵致阳气(即君火)虚败,何有君火热化太过机会?

遍观各家之论,都难以自圆其说。

其实笔者认为,万病有其根源,病机不离病理,很多时候不是病症复杂,无法辩证的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对中医基础理论不能活学活用造成的。

对于伤寒传变的顺序,仲景先师已多次论及,即遵循先传经,后入脏,即是先表后里的顺序进行传变的。另外《黄帝内经》中也明确指出,脏腑存在互为表里的关系,一方受邪,最先受到影响的即是与其互为表里的另一个脏或腑。

我们依照这一理论,再来分析以上少阴病四条,就会豁然开朗了。

1、“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这一条明显是邪气在经、尚未入里犯脏之时。因为少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少阴受寒邪所侵,逼肾阳外泄膀胱。肾阳本秘藏于内,外泄则为龙雷之火,为害多端,首先膀胱受之,太阳膀胱主表,龙雷之火入膀胱之经,便会出现“一身手足尽热”症状;龙雷之火入膀胱之脏,火气激荡,所以“必便血也”。此处便血,特指小便。

2、“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可刺。”这三条,实是寒邪由经入里,深入少阴肾脏后的症状。

我们知道,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脏以藏为本,腑以通为顺。那么脏所藏的是什么?腑所通的又是什么呢?自然万物之理皆贵阳而贱阴,所以作为阴脏所藏的就是阳,而阳腑所通的则是阴,即遵循珍贵的藏之、低贱的去之的道理。

少阴肾脏受外寒侵犯时,脏受侵而失收藏之性,于是肾阳必外泄于阳腑。腑本为表为阳,火气本身就处于旺相,如果再加上肾阳之火,两火相加,激荡冲撞,血必不守。

由于肾处下焦,与膀胱、大肠、小肠为邻,当肾阳外泄膀胱时,就会出现第一条“一身手足尽热s便血”等症状;而若外泄于大小二肠,小肠为与心相表里,内含君火,大肠与胃同气,属阳明燥金,本身就具有火燥之性,如再加上龙雷之火泄入,不“便脓血”才怪呢!

再分析一下所主之方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赤石脂本为一种粘性很强的粉红色硅酸盐类矿物,深含土性,本为大肠经药,具有收敛止泻功效。本方用其止泻的同时,也是收敛外泄之阳,勿使肾阳流失之意。

其次干姜温肾寒,同时能引外散之阳回肾脏。这里干姜起到一个引药作用,之所以用一两,就是怕用量过大,恐助大小肠之火邪。

粳米作为一种长期生长在水中的作物,具有很强的渗水利湿的功效,水稻主要靠根部渗湿,所以入药也是对下焦寒湿作用明显。在本方中,粳米相当于开路先锋,扫清阴寒,打通外阳回肾之路。

这也是便血本为火邪所致,而组方反用温热之药的原理所在。所以后世以方测证者,见方用热药,便认为是寒证,但寒证却又与便血病机相矛盾,这也就是汪讱庵、成无已、王肯堂、吴鹤皋等历代中医大家争论不下的原因。

整付汤剂,因赤石脂颜色粉红,故称为桃花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