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从早晨开始

 云深易医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天地的生发始于春季,万物的更新始于早晨。

对于养生来说,早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

从时间方面来说,养生也要遵循季节的轮换和早晚的更替,要与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相符合。

也就是说,养生,也要从自然万物中去借鉴。

我们知道,一个有经验的农人,在春季来临时,他要先松土,将冰冻一冬天的土地给松散开来,然后播种,浇水,因为种子在干燥的土中是不能发芽的,只有浇上水后才能萌芽。等种子萌芽后,这时处在生长期的嫩芽开始吸收越来越多的养分,这时就需要及时施肥了。而如果在种子还未萌芽之时就施肥,有可能会将种子烧死。

而人的养生,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即松土、浇水、施肥。

一、先说松土。

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大便。

大便即是给体内的脏腑松土。

我们知道,人在经过前一天的三餐、劳累后,吃进去的食物水饮经过脾胃的消磨腐化后,渐次进入肠道,再经过一日一夜的分化吸收,胃部渐空,肠中渐满,而在漫长的睡眠中,脏腑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体内的气血、渣滓,也如冬季的山川草木处于板结状态。

清晨的时候,你解一次大便,情况就会出现大不同。一是在排出肠中大便后,即相当于给肠道打扫了一次卫生,清理了脏物。二是肠道清空了,相当于清除了其中堵塞之物,上下之气便畅然而通了。二是在排解大便时,会自然憋气冲顶,这又相当于将全身经络鼓动开来,唤醒了各个器官。

所以说,这个大便的过程,即是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二、再说浇水。

大便过后,最好喝一杯白开水。

上文说了,经过一夜的消磨腐化后,水滓从胃下趋肠道膀胱,从而出现肠满而胃空现象。

胃空之后,自然会有余气来填充。我们知道,体内之气常温热,中医也有“气有余便是火”之说,而胃本身又具阳明燥金之气,所以津液消耗过多的老年人,夜里清晨常会有口干的症状,即与此有关。

胃之上,为心肺之所。如果胃火常过盛,其火必炎上而伤心肺,伤心则心病,伤肺则咽鼻病,久之必星火燎原,病症蜂起。

如果我们能养成早起大便之后,喝一杯白开水的习惯,则白水入胃,蒸腾上润心肺,不啻于春降甘霖,有“春雨贵如油”之妙。

而为什么一定要白开水呢?茶水不好吗?

这里有个心态问题。白开水,清净之水也,无欲无染无色无味之水也。人人皆喜欢美色厚味,谁知淡中才含真谛。喝得白开水,自然得静意。

之前尝有高人提倡喝白开水,于今方解其意,亦是幸事。

当然,边走边喝,更佳。

三、来说施肥。

所谓施肥,即是早餐。

上文已说过,经过一日一夜的消化,胃中已空空如也。再经过排出肠中粪便,肠中也空空如也。这时如果仅靠一杯白开水,远远无法填满虚空之胃,而且一杯水也只是起到暂时的润泽作用。

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补充食物。否则,肠胃俱空,热气蒸腾,火气盘踞在胃中,无物烧烤,只能直灼胃腑器官。久之,则胃器必坏,这即是各种胃病之起源。

所以早餐即如农人施肥,能养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论》中也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养生在于养后天保先天,后天即脾胃,早餐即是重中之重。

古代耕种没有如今这么多肥料,如果再遇上旱涝之年,粮食就要大面积减产,甚至会颗粒无收,饥馑之年饿殍遍野现象,往往有之。这就相当于施肥不及时,如果我们早餐也不及时,我们的体内也会形成饿殍遍野,疾病横生的现象。

养生从早晨开始,这三个步骤,步步可入寿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