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音符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阿里山图书馆 2022-11-04 发布于北京

战争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但是不得不承认,战争期间围绕着战争与和平主题诞生的音乐作品也成为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1941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还是2015年世界各地正在诞生着的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的新作品。在开展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取得胜利之后的70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用音符参与着这场惨烈战争以及它的纪念,如同各自国家的战士们为了人类历史前进所作出的贡献一样。

为了忘却的纪念

文/魏天南

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与此同时,人性的美好与崇高也无有穷尽。战争,将这二者都发挥到淋漓尽致。身处在残酷战火中的人,无不用自己的眼睛和血泪控诉战争,而作为人类灵魂的歌唱者,音乐家无疑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岁月流逝,回响依依,不论是以作品振聋发聩的作曲家,还是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却依旧用生命绽放出艺术火花的演奏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保存着战争摧毁的一切:和平、安宁、爱情甚至生命。

虽然,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渺小而苍白的,但音乐家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就如春天的一棵嫩芽,不起眼,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开枝散叶,世代流传,承载并传播着人性的坚强与光辉。他们代言的不仅仅是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且是曾经消逝的和未来将要到来的所有时代。他们所发出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声音,而是所有苦难者的声音,是全人类向往光明、追求幸福的声音。


战火中的铿锵之声

第一次听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的人,无不为其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音乐气场所倾倒、震撼。正如苏联著名指挥家穆拉文斯基所说的那样,这部作品是人类意志力最辉煌的时刻。这部作品诞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艰苦卓绝的冰天雪地里,其诞生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壮烈的史书。这部作品刻画的际上并不总是具备这样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斗志。在他漫长的创作岁月里,肖斯塔科维奇被认为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斗争和妥协、刚强和懦弱。


政治和艺术的双重压力曾使他神经衰弱,夜不能寐,他也曾自嘲:“胆子还不如猫大。”这是一个艺术家难能可贵的真诚:承认自己的软弱不失为一种勇敢。但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只有被逼上绝路,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内心,也才能在这悬崖峭壁上开出最艳丽的花朵。


与其说音乐爱好者们喜爱、尊敬肖斯塔科维奇,不如说人们更加佩服肖斯塔科维奇。在德军围攻列宁格勒的漫长的29个月里,深度近视、被认为是一介文弱书生的作曲家却长时间燃烧着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战争甫一爆发,怒火中烧的肖斯塔科维奇便报名参军。虽然因为身体原因被拒绝上前线,毫不气馁的他又报名参加民兵,并被录用为战争消防员。他每天在城墙、战壕等地一边灭火一边帮助挖掘,或输送军民,目睹了战争的惨状和俄国人民极大的伤亡。据说,当时的肖斯塔科维奇常常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吃的是僵冷的一小块黑面包。他举着最简陋的灭火工具在城市中上窜下跳,将每天习以为常的敌机轰炸的声音当作战鼓声声。


这一切都激起他极大的创作热情。他在战壕中、在炮火里夜以继日地写作。当敌机从人们头顶呼啸而过,音乐家们,我亲爱的战友们,我们要保卫我们的音乐,我们要诚实地、奋不顾身地工作……”

作品在列宁格勒的首演也是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列宁格勒这座艺术之城,在当时却是一座死亡之城。1942年的春天,冰雪依旧覆盖着城市,没有火,没有电,到处是一片漆黑,每天都在大批大批地死人。据统计,1942年的2月,平均气温是零下30度 ,平均每天要死亡2000多人。市内唯一的一支乐团也只剩下老弱病残,大部分年轻团员已开赴前线甚至牺牲。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难倒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指挥艾拉斯贝格在全城招募乐手,从前线和市内的各个留守部队里,从城市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的人中,凑齐了100多人的临时乐队。终于在当年的8月7日,这部英雄的作品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首演了。许多人为了参加这场演出,拒绝从列宁格勒撤退,宁愿坚守城市。在德军残酷的围攻下,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列宁格勒的音乐家和列宁格勒的人民共同完成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演出。作品中吹响的那强烈的号角,不知烧红了多少人的眼睛,穿过悠悠的岁月,时至今日依旧栩栩如生。


生活在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的今天的圣彼得堡人,已经无法想象当年德军围攻列宁格勒时的惨烈。这段历史上最大、时间最长、最残酷的围攻战留下的数字是:900天的围攻时间、数百万的伤亡(战死、饿死、冻死)。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暖气、没有粮食,天寒地冻,冰雪苍茫,多少人在绝望和伤痛中死去,如今都已随风而逝。在这一切消逝之后,留下来的实际上只有艺术,只有音乐。每当那段机械般层层递进的旋律响起,人们就仿佛重新置身炮火之中,感受到当时的他们是多么愤怒,又是多么渴望和平、温暖的生活。这或许就是音乐的力量:不需要一言一语,就能刻骨铭心。

图片

灵魂深处迸发的火之舞蹈

在音乐史上,普罗科菲耶夫被认为是唯一一位可与肖斯塔科维奇比肩的苏联作曲家。与圣彼得堡的肖斯塔科维奇不同,居住在莫斯科的普罗科菲耶夫在战争时期深居简出,既没有公开演出,也减少了大部分创作与教学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虽然卫国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但莫斯科还尚未被战火波及,城市的生活还基本保持着正常;另一方面,普罗科菲耶夫的性格比肖斯塔科维奇更加沉静、内敛,尤其是在其返回苏联之后。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普罗科菲耶夫的人生轨迹。他出生于乌克兰的富裕农庄里,年少成名于圣彼得堡,11岁受到当时俄罗斯音乐权威塔涅耶夫的指点,13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获得当年的俄罗斯作曲金奖并演奏自己创作的技巧辉煌、颠覆19世纪音乐传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完成了毕业音乐会。1918年,布尔什维克革命爆发,普罗科菲耶夫流亡西方,定居巴黎,在西欧和美国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获得巨大成功。出人意料的是,在经过几年的反复思考后,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返回苏联,定居莫斯科,成为因革命流亡西方后回归的唯一一位音乐家。究竟基于什么原因回国、回国后他是否后悔过,时至今日,人们或许已无从探究,只能从他的音乐中窥视一二。

普罗科菲耶夫一共创作了九部钢琴奏鸣曲,其中的六、七、八三部是同时开始构思、同时动笔、平行谱写的。因为它们主要构思并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被称作战争奏鸣三部曲。其中的《第七钢琴奏鸣曲》,又称《斯大林格勒奏鸣曲》,就是在卫国战争时期创作的,完成于1942年的春天,是普罗科菲耶夫最著名的钢琴作品。

莫斯科的春天,被作曲家称之为刹那间绽放的春天。此刻,覆盖了几个月的冰雪突然开始融化,阳光照射下反射出晶莹剔透的光芒,照耀着从冻土中倔强盛开的绿树和鲜花。普罗科菲耶夫在日记里写道:“我怀念这突然绽放的春天和它背后那长久的、真正的冬天。只有俄罗斯有这样的冬天,也只有这样的冬天,能让我真正地从事创作。”然而这个春天又是如此特殊,纳粹的铁蹄已经踏破故国的山河,横扫了俄罗斯西北部的森林、旷野与沼泽,步步逼近莫斯科。德军的凶残和斯大林的错误决策导致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伤亡惨重、尸横遍野,抵抗过零下40度的严冬的,全城只剩下几千人。在这个创作背景下,普罗科菲耶夫用他特有的辛辣笔法,写出了颠覆性的《第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从始至终都笼罩在激烈的情绪与阴郁的氛围下,没有春光明媚,也没有巧笑妖娆。虽然普罗科菲耶夫没有用肖斯塔科维奇式的笔触来直刺人心,却写出了战争阴云密布下的痛苦和激愤以及人民不屈的精神。这来自灵魂深处的火焰感染了苏联人,也感染了所有遭受战争迫害的、热爱和平的人。霍洛维茨在美国首演这部作品获得空前成功,被《纽约时报》命名为钢琴版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

可以看出,普罗科菲耶夫回国后的创作实际上是深受战争影响的。除了战争三部曲以外,他还创作了一部史诗般的巨著:五幕歌剧《战争与和平》。将托尔斯泰的巨作搬上了歌剧舞台,也成为他一生歌剧创作的巅峰。此外还有他为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创作的电影配乐以及与其在创作上一脉相承的《第五交响曲》。四年的卫国战争极大地影响、沉淀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将他的创作从个人性、独特性转移到更加深化、厚重又更加简约的风格上来。可以看出,作曲家战争时期和战后的创作凝结了更多的民族气质,变得更为深远、感人。

图片

时隔20年的追忆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布里顿有两部反战题材的作品,名字都十分相近,一是1942年所作的《安魂交响曲》,二是1962年所作的《战争安魂曲》。当然,无论是作品规模、气魄还是深度,《战争安魂曲》都领先于前者,被认为是20世纪古典音乐反战题材的最巅峰。


布里顿从始至终就是一位坚定的反战主义者。二战爆发时,恰逢布里顿旅居美国。他意识到战争已将自己的生活改变,美国梦也因此而破碎。1942年,布里顿回到英国,但拒绝参军。他逃避兵役的理由很简单:不愿意做任何政客的棋子和傀儡。布里顿的反战精神与肖斯塔科维奇不同:他反对一切战争,也反对民族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布里顿的反战精神更为普世—可以说他是一位世界主义者。


布里顿在1942年回到英国后,虽然拒绝服兵役,倒是举办了不少为修缮城市而募款的义演。德军空袭期间,他躲在防空洞里对战争咬牙切齿:“魔鬼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人世!”1945年,二战结束,英军解放了贝尔森集中营。布里顿参加了为贝尔森集中营的幸存者举办的音乐会,为著名的犹太小提琴家梅纽因伴奏。这场令人铭心刻骨的演出成为布里顿音乐生涯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之一,也促成了他与多位犹太音乐家的友谊。1962年,布里顿接受考文垂大教堂的邀请,为大教堂的重修落成庆典谱写一部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战争安魂曲》在考文垂大教堂首演了。英国城市考文垂在二战中惨遭德军猛烈轰炸,死伤无数,整个城市几乎破坏殆尽。1962年,在原教堂的废墟边上重新修建而是注入了鲜明、活跃、生动的力量,传达了极强的反战概念。除了弥撒经文以外,布里顿采用了英国诗人维尔弗雷德·欧文的九章诗篇。欧文死于一战结束前夕,去世时年仅25岁。诗人的遭遇引起布里顿无限的同情与怜悯。


在这部世纪大作中,布里顿引用了欧文诗歌中对光明、对人性歌颂的段落,也不乏对战争的无情、残酷与荒诞的刻画。例如最终章《奇异的相遇》,诗句描绘了素昧平生却在战场上互相残杀的两国士兵死后在地狱中相遇的情景,这种诡异惊悚、可悲可叹的场面通过男高音与男中音的对唱展现出来,给人极大的听觉与心灵冲击,也引起人们对战争的深深思考。可以说在《战争安魂曲》中,作曲家决不仅仅满足于营造忧伤、宽慰的气氛。他将音乐对战争、对人性的挖掘进行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20世纪反战作品的巅峰之作。

图片


集中营里诞生的作品

法国作曲家梅西安或许是二战以及战后一段时间内最知名的作曲家了。他独特的战时经历和虔诚的宗教信仰都为他在战争中创作的《时间结束四重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梅西安于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天主教家庭里,11岁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是当时有名的音乐神童。他早期的创作以宗教作品和神秘主义作品为主。毕业后,梅西安留校任教,并同时担任巴黎三一教堂的管风琴师。与巴赫、布鲁克纳等著名宗教作曲家一样,梅西安终生担任大教堂的管风琴师,试图在音乐中与上帝融为一体。


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法军节节溃败。在一次战役中,梅西安与大批法军士兵一起被俘,并被送往德国南部一个集中营。被俘的时候,梅西安正在构思一部新的作品,他给作品最初起的标题就叫做《时间尽头》。或许是天命不该绝,他在集中营居然遇到一个热爱音乐、有着人道主义情怀的德国军官,名叫布鲁尔。类似电影《钢琴家》中的镜头,他下令给作曲家一间独立的囚房,并配有纸笔,帮助梅西安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作品最终命名为《时间结束四重奏》,又译作《末日四重奏》。作品取意自《圣经·启示录》里的一句诗:“时间已到了尽头,不再有了。”这部史诗般的警句,无疑是作曲家为战争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1941年德国南部的冬天,白雪皑皑,由作曲家本人担任钢琴部分,在集中营里找出另外三人分别演奏小提琴、大提琴和单簧管,四个人为数百名战俘演奏了这部作品。多年以后,梅西安回忆称:“这是印刻在我内心最深处的一次演出。”

《时间结束四重奏》有八个乐章。即便是现代音乐中,这种规模在室内乐作品中也是很罕见的。梅西安在其中贯穿了自己的几大重要创作元素:宗教、战争和他毕生钟情的鸟类(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作曲家的身份以外,梅西安还是一位著名的鸟类学家)。在集中营里的恐惧、绝望和愤怒以及对人性和神性的思考,都化作他笔下的音符。各种乐器的音色模仿鸟鸣,从始至终闪烁在乐曲中,时而欢快,时而凄惶,时而悲凉,仿佛映射这充满苦难的尘世。第七乐章暗示基督教义中的第七日,即安息日。而按照梅西安本人的说法,作品之所以还有最重要的第八乐章,就是意指安息日的延长。“荣光照耀的、恒久的第八日”,人们撕裂了灵魂,超脱了痛苦与冲突,在这恒久的安息日中享受平静与幸福。


在纳粹的集中营写出这样的一部作品,可以想见当时的作曲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游走在时间的尽头,梅含义以外,无疑还具有对战争发起者的深刻讽刺—既然一切都终将尘归尘、土归土,那么现在的争夺和杀戮就显得多么可笑。这也是这部作品与上述几部战时作品的区别所在:梅西安是从人的内心、生命的终极意义等角度出发来思考战争、思考人性。在他看似冷静的面孔背后,饱含着对人类的深深悲悯和宽怀。

图片


颠沛流离的演奏家们

除了在战火中焦灼的作曲家之外,许多著名的演奏家也被战火波及,被迫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谋生。在他们中,有的人事业进一步辉煌,如日中天;也有人流离失所,彷徨着失去方向;还有一些人,坚守着故土,为故乡的人们演奏祖国的音乐,却被质疑有纳粹背景,在战后受到审查与污蔑。如此种种,如众生百态,映射着那个残酷而荒诞的时代。


二战时期,美国是流亡音乐家的乐园。这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强盛国家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它抛去了老欧洲沉重的历史包袱,用全新的、先进的制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进入了发展最快的一个数十年。几乎所有受到战争和政治迫害的音乐家都选择将美国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中有的人在美国如鱼得水、飞黄腾达,有的处处碰壁、备受窘困。但无论如何,美国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避难所,使他们得以重获平静、自由的生活。


指挥家瓦尔特是二战中流亡美国的音乐家中的佼佼者。布鲁诺·瓦尔特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极有音乐天赋,年纪轻轻就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助理指挥,而当时的首席指挥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马勒。瓦尔特在马勒手下学习到精深的指挥艺术,并与其建立了商大厦管弦乐团等著名乐团的指挥,但屡受纳粹干扰,不得不中止与乐团的合约。1933年,瓦尔特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奥地利谋生,在维也纳居住了四年。但很快,奥地利也被纳粹占领,瓦尔特居无定所,1938年先是逃亡法国,后前往美国,1946年正式加入美国籍。


瓦尔特在美国的指挥生涯可谓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就如一只雄鹰找到了他的海阔天空。在美国的音乐史上,瓦尔特可以算得上最重要的指挥之一。他的名声与两支伟大的交响乐团— 纽约爱乐乐团和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牢牢铭刻在一起。瓦尔特的音乐美学纯粹而简单,他毕生追求“声音之美”,指挥风格自然、简约,罕见地同时兼具严肃与亲切、端庄与温柔、高贵与淳朴。在他麾下,这两支新生的美国乐团具备了德奥之声,即美不胜收的弦乐与雄伟华丽的管乐。可以说,瓦尔特是德奥音乐传统与清新、自由的美国风格的完美结合者。正是这种强大的融合能力使其成为20世纪最重要、最伟大的美国指挥家之一。


与瓦尔特相比,他的同行克伦佩勒就没有那么走运了。克伦佩勒(生于1885年)比瓦尔特(生于1876年)小九岁,同样是犹太音乐家,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是受马勒推荐,他在21岁的时候就成为布拉格德意志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上世纪30年代初,克伦佩勒的人生达到第一次巅峰——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与音乐总监。可惜好景不长,1933年,纳粹勒令克伦佩勒与歌剧院解约,克伦佩勒历尽艰辛,经瑞士逃往美国。来到美国之后,他先是担任了洛杉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后又赴匹兹堡交响乐团任职。可以说,克伦佩勒以一己之力使这两个乐团从默默无闻一举跻身至世界一流行列。但是,由于克伦佩勒为人严谨、沉默、苛刻,与美国乐坛的关系一直不佳。加之1939年的脑瘤手术后遗症,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半身瘫痪,事业几乎停滞。

美国的郁郁不得志使克伦佩勒在战后便做出了重返欧洲的决定。1947年,他出任匈牙利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51年离职。离职的原因据说是克伦佩勒与剧院高层在曲目选择上发生冲突。同年,他来到伦敦,接受了EMI公司新成立的爱乐乐团的邀约。此时的克伦佩勒已经66岁了,而爱乐乐团仅仅是一支新成立的小乐团。历尽艰辛的克伦佩勒不愧是老而弥坚,他以极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爱乐乐团带上了欧洲之巅,短时间内便成为世界一流乐团,并借助EMI公司之力,录制了大量优秀的唱片。正是这些唱片使克伦佩勒声名远播,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重塑了音乐的辉煌。

有人离开,就有人坚守。音乐家亦然如是。瓦尔特、克伦佩勒等人能够在二战期间成功逃往美国,其背后不为人知的功臣,却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指挥—富特文格勒。这位德国指挥帝王、德奥指挥学派的最佳代言人,因曾在1942年希特勒生日音乐会上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被许多犹太音乐家指责为希特勒的走狗。战后,富特文格勒受到审查,被禁止演出,也中断了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关系。美国的犹太音乐家领袖、著名指挥托斯卡尼尼就多次公开批评富特文格勒,因为他在战争时期依旧在柏林指挥音乐会。

但是,这种指责并不是完全公平的。对于身处在纳粹铁血统治下的人而言,稍不留神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作为德国指挥的翘楚,富特文格勒却在明里暗里帮助过许多犹太音乐家。如前所述,瓦尔特、克伦佩勒等人都是借由富特文格勒的帮助而成功逃往美国。许多人都看过《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确,有时候坚守比逃离更重要、更可贵。如果没有人坚守,更多的人就会失去帮助。


富特文格勒的反纳粹、反战精神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他拒绝在音乐会上对纳粹行礼,还曾经在纳粹下令禁演作曲家辛德米特的歌剧《马蒂斯》时毫不犹豫地站在作曲家一边,遭到纳粹解职。小提琴家梅纽因是使富特文格勒重获名望的功臣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谈道:“我不认为一个留在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人民演奏贝多芬作品的音乐家有什么错误。要知道,德国的人民并不是纳粹,他们也受到屠杀、忍受着战争的煎熬,他们比谁都更希望听到贝多芬的作品!”梅纽因一再强调,富特文格勒在战时的行为,并非为虎作伥,而是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壮举。

由于梅纽因的艺术与政治影响力,富特文格勒在战后两年内恢复了非纳粹身份,重获盟军的认可。他不但重新执掌柏林爱乐乐团直到逝世,还准备去美国演出,可惜未能成行便与世长辞。富特文格勒在德国柏林的复出演出时,柏林万人空巷;同样饱受战争之苦的柏林人排成长龙,人们用家里仅剩的各种物件来购买门票—瓷器、咖啡、皮夹克,女人们甚至用鞋子、木桶来交换门票。在这场感人至深的音乐会上,人们明白了:战争无论对哪个国家的民众而言,带来的都只有巨大的伤害,而能够抚平这创伤的只有音乐。


富特文格勒的战时与战后录音都显示出一个极有素养的指挥和一支训练有素的乐团是如何赢得尊重的。没有惊慌、没有抱怨,更没有任何侵略性。他们是那样高贵、严肃、稳重,又那样富有人性、饱含宽慰。他重塑了音乐家的尊严:不论你是日耳曼人还是犹太人,你首先是一个音乐家。

弹指一挥间,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已结束了70年。今天的世界,在千疮百孔的面目下进行着歌舞升平的游戏。但是,日升日落,斗转星移,花开花谢,人来人往……这一切看似正常的事物,其实却是最奇妙也是最珍贵的。去谈战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未免太过无情和奢侈了。如果可以,我们一定希望它不曾发生,也不曾带来什么。如今,这鸟语花香的平静生活中,依旧时时能听到来自70年前的哀嚎。那是即便我们不情愿、战争却依旧给我们留下的伤疤和记忆。

国家大剧院纪念 每一场都有看点

文/任小珑

今年,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大剧院举办一系列主题演出,包括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南京、南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乐季音乐会、总政歌舞团《铁道游击队》、辽宁芭蕾舞团《八女投江》、吉林省京剧院《杨靖宇》、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祖传秘方》等十余场演出,涵盖歌剧、交响乐、芭蕾舞、戏曲、话剧五大艺术门类,时间跨度将近八个月。

国家大剧院希望借用与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艺术力量,带领观众重新阅读战争在人类心灵和记忆中留下的深刻痕迹及其无尽余波。这个希望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对战争与音乐之关系的沉思。战争与音乐,从来不是擦肩而过或不相往来,而是彼此血肉交织的如影相随。

当我们谈论战争时,并非只去谈论作为人类战争巅峰的两次大战,而是谈论一种标示着个体内在和群体关系之冲突状态的广义战争。这样的广义战争,在人类由古至今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而音乐对它的介入与呈现同样随处可见:作为传统政治意义上矛盾斗争和暴力手段之最高形式的战争,可以包括肖斯塔科维奇笔下惊心动魄的战争回响和他终其一生默默的坚守与抗争,包括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心中波西米亚芬芳的祖国热土,和为抢夺或保护她而起的暴风雨般的族群对抗,包括约翰·亚当斯眼中原子博士试图以炽热的科学情怀辅佐正义却最终落入人类自我毁灭陷阱的疯狂与惊悚。

作为广义上用以标示一种对抗状态的战争,则可以发生在布里顿与柴科夫斯基内心弗洛伊德式的本我与超我的自我斗争中,发生在令西贝柳斯无限神往的北欧音诗中那些伟力无边的众神之间,发生在马勒、贝多芬和布鲁克纳为追问存在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与超验世界的夹缝间做出的关于挣扎与救赎的人生素描中。

无论是何种战争,我们似乎都能在其中捕捉到音乐的介入:从它对躁动与恐怖岁月的兆示,到它为压抑的人们发出的怒吼,以及它对每颗孤寂心灵的慰藉和每个逝去灵魂的超度。音乐或许不是让战争最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但却让人对战争的罪责和苦难更加望而却步,也对和平的光明和美好更加珍惜向往。

当我们谈论音乐时,音乐也并非静态和单维的事物,而是不同特质的多种事物之间动态复杂的互动关系。从对构筑音乐的不同元素的矛盾与存亡关系、对话与相处方式的研习中,我们仿佛能感知到一种深植于音乐肌理之内却肉眼无法可见的战争的存在,更能从中参悟到有关内心和人间的战争与和平的许多玄妙:从乐理层面看,所有音乐皆诞生于声响与寂静的对抗,而所有音乐的美学呈现也取决于这种对抗的过程和结果。演奏和倾听的过程也由此升华为人生体验的一种映射:通过对音响与寂静之抗争关系的感知和控制,我们似乎能感触到一种在生活常规中很难体会到的生与死的抗争。一个音符归于静寂时,常会让人感念生命之远去,而正是通过无数音符的生死过程,我们才得以从音乐中收获超越现实的情感生死之顿悟。

巴伦博伊姆在其书作《音乐的力量》中提出,音乐正是由此帮助人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宁静与平和。从审美层面看,最美的音乐应当是智识、情感和气质的完美平衡,即所有音符和不同情感都要建立彼此的尊重、倾听、理解与回应,并由此达成音乐中内在的宁静、平和与终极和谐。在巴伦博伊姆看来,如果这种音乐的终极和谐能扎根人类社会的话,则人与人、国与国便能彼此待以更多的宽容与和谐,而我们也将获得音乐的力量和启示,绘出一幅美好乌托邦的理想图景。巴伦博伊姆正是在此理念鼓舞下创办了东西和平交响乐团,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音乐家朝夕相处,并共同追寻内心和音乐的宁静与平和。在历经战争苦楚之后,和平早已是人类重要的终极梦想。而在我们不懈求索和平梦想的路上,音乐当然早已是我们的力量和启示的重要来源。

2014年和2015年在艺术界都是战争主题颇为重要的年份,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艺术中心都在隆重地推出战争与和平主题的作品。今年,国家大剧院很高兴与艺术圈里的同行一起,用艺术的方式带领国内观众回顾那段伤痛的历史,从中获得灵感和反思。

国家大剧院在为观众挑选节目的同时,希望通过艺术传达这样的理念:战争无处不在,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只有记住战争里面的痛苦和黑暗,才能想方设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同时,战争里面除了痛苦的回忆,还有人性的光辉。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性的光辉,战争才会有尽头。

一系列节目中的每一场演出都有看点。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耳濡目染和感受。杨靖宇、八女投江等等都是一段历史,个中的痛苦和悲惨都不是我们曾亲眼目睹的。希望观众们跟随国家大剧院一起,走入深邃的艺术世界,重新审视全人类一起经历的那段苦难的历史。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