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种更加结构化的生活方式

 碧海蓝天kx32di 2022-11-04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处理高强度事务的人一定需要一种更加结构化的生活方式。——Marc Andreessen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维度的增加,事务性事情的增多越发感同身受。

我不得不说,人类的大脑本质上不太擅长处理多线程任务。

一方面,事情一多积压起来,人就会感到压力,往往顾头不顾脚难免会出现纰漏,无法做到像计算机那般精确;一方面,如果我们脑子里总是有许多待办事项,那我们大脑的运转效率也会下降,每天都好像心事重重,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做,会有一点强迫症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需要更长周期来完成的大事务时,比如做一个大项目,比如做一个大单子,比如完成一本书的写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光靠我们的脑子记,靠我们的大脑来建构,那很大程度上很难完美理想地完成他们。

要么一开始三分钟热度时间一长我们就失去耐性或者忘东忘西,要么最后的成果较大偏离了自己原来的预期,可能花了更多时间但完成质量却非常一般。

人类的大脑思考是由念头组成的,我们大脑中会同一时间出现一大堆杂乱无章看似毫无关系的念头,而非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单纯依靠大脑来获得结构化的工作生活状态。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那你势必要处理复杂的问题,要更长周期做一件事情,势必会面对较高强度的日常事务,而在高强度复杂性的局面里,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就至关重要。

但结构化绝对不是僵化,很多人固守着非常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改变绝非结构化的生活方式,结构化的生活方式是在持续成长的,它应该具备充足的弹性,可以做到“可丰可约”,在各种情况下都应该能够应对。

一个理想的结构化生活方式应该是:

这种方式考虑到了至少80%的情况,并给突发状况也设立了一些余量,能让你在各种各样的每日纷繁事务间游走而从容不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确保日常事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充足时间处理突发事务,而且这个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考虑到了你的工作,生活,家庭事务,个人健康和个人志趣与个人学习的方方面面,让你用这个方式就可以不再花费精力去思考每天80%的事务优先级,甚至不太需要不断地去刻意管理你的时间。

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德十三条,到曾国藩的日课12条,再到达利欧的原则,你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在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过自己的人生。

我曾经看过比尔盖茨的一个纪录片《走进比尔》,其中盖茨的生活方式也几乎堪称结构化典范,他的结构化生活方式让他得以在每天大量的会议,电话间隙还能抽空打网球,飞来飞去见创业者,每年读上百本书,定期见巴菲特。盖茨自己每年还会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在自己的思考屋里一个人呆着看书发呆,思考一些更加长远的事情。

如果你想开始尝试一种结构化的生活方式,那最开始的第一步,一定是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你的时间的花费,并尝试开始管理你的时间。

前几天,小红书有个粉丝让我推荐时间管理的书,我给她推荐了三本,而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就是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科学家柳比歇夫,基本上是一个结构化生活方式的典范,他把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花费都仔仔细细记录在笔记本中,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可以说他用了一样的时间却做出了其他人几辈子的成就。

有朋友一定会问,我不想当什么成功人士,我就想当个普通人,难道还需要这种结构化生活方式吗?

我觉得是需要的,不管你多么想当一个普通人,我们的一生大概率都是会经历相当曲折而复杂的事情,从亲人患病到家庭破裂,从失业破产到天灾人祸,如果我们没有储备一个相当优秀的生活方式,一个相当稳健的心理机制,一个相当丰盈的财务准备,当我们被突然打趴下的那一刻,你可能会因为无法承担而崩掉。

很多朋友都了解我的故事,2018年开始,我和太太就被母亲突然罹患的晚期肺癌一拳打翻在地,母亲得的是只有1%的人才会得的类型,那段时间真是让人彻底混乱无序了。

连续三年半的时间,要经常陪母亲去医院做化疗放疗免疫疗法靶向治疗做PET做CT找医生看换医生看自己研究最新医学进展读相关书籍努力想办法入实验组,还要一边找机会换工作回上海一边兢兢业业工作,还要想办法赚更多钱找钱借钱,还要照顾严重过敏困扰经常晚上大半夜睡不好觉的女儿,还要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能垮掉,还要坚持已经开始的写作。

经历过那三年半的马拉松式的日子后,我更加坚信一种结构化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如果我要是能在母亲患病之前活得更加结构化,那母亲可能就不会得这个晚期的病,那我可能当时就能有更多的钱来让全家的焦虑程度更小一些,那我也可能更好地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责任,能更高质量地陪伴母亲。

这些年我慢慢建立了自己的结构化清单,并逐步在努力闭环,找时间我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结构化清单,但今天简单来说一说你通过结构化要达成的两个核心目标:

一.你的时间安排,每日日课的安排,日程的安排和生活方式要确保你能在很好地处理工作,照顾家庭的基础上,还要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时间开展个人志趣爱好,有时间开展良好的社交,还要能日积跬步地学习。

很多人总是被动接受生活的挑战,他们只能处理好工作,或最多照顾好家庭,而自己的人生则安排的一团糟,身体从来都不管,没有任何在坚持向深处探索的个人志趣和爱好,除了工作之外没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更别提了,打毕业就再没翻过书。

但这样只会让你在面对重大黑天鹅事件时傻了眼:

不注意身体突然体检查出毛病,没有个人兴趣爱好退休之后整个人垮掉,工作之外没朋友让你在社会关系上就像在裸奔,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应对大事,毕业之后完全不学习则让你被干掉突然失去收入的几率大大增加。

要把这些长期的事排入日程,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行动。

二.你的财务收入要能朝着更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除了工作收入之外,你要努力拓展其他收入,投资收入,或个人作品收入等等。你要算一下自己的生活开支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开支,并努力让自己尽可能早地拥有这笔钱。

你要让自己逐步至少具备失业后全家也能再生活至少一年的钱+父母突患恶疾需要的最多的钱(要朝着高准备)+孩子上学到大学的钱+退休后能过一个相对体面生活的钱。

前几天听了一个梁文道和吴晓波的对谈,其中吴晓波谈到,中国有个词叫乾坤,如果过去我们是乾的时代,那么之后可能会长期处于一种坤的状态。在习惯了激荡昂扬的日子之后,如何在长期的下行状态中依然保持生活状态,并能找到活着的意义,对每个人都意义非凡。

希望今天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也能意识到结构化的重要性,并尝试开始建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便在之后不确定的日子里行稳致远,不被大风吹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