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苏轼与《留侯论》||作者:董铁中

 文化新媒 2022-11-05 发布于四川

网络

苏轼与《留侯论》

作者/董铁中

编辑/天美五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河南省郏县,提到苏东坡妇孺皆知。苏东坡家不在郏县,又没在郏县居过官,一生走偏大半个中国,却把自己身后的归焉之地选在了郏县,还特意嘱咐其弟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公元1101 年六月,苏东坡获大赦从儋州北归,途经常州病逝。其弟尊嘱于次年又将苏东坡灵柩千里运回郏县,葬在小峨眉(今茨芭苏坟)。此事令郏县人感动不已。

  留侯是张良的封号。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张良出身相府,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曾辅佐韩国5位君王,有“五世相韩”之美誉。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后,张良悉散家产,弟死不葬为韩报仇。博浪沙椎杀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全国震动。辅佐刘邦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赢得“亡秦,灭楚”作出了重大贡献。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爵封留侯,史称谋圣。张良是谋略圣人,张良是千古完人、张良是郏县人,这让世世代代的郏县人引以为荣。

  宋嘉祐五年春(公元 1060年),苏东坡兄弟俩随父亲从眉山赴汴京时,专程由长江转汉水,至襄阳上岸,经南阳,方城,叶县到郏县张店张良故里祭拜张良,苏东坡深深被张良的智慧和谋略所感动。之后创作了《留侯论》,并于同年八月参加制科考试时,作为进论之一呈于皇上,深得宋仁宗赏识。

  《留侯论》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引证史实,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了帝王大业。同时还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以及项羽、刘邦等不能隐忍的反面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留侯论》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作者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文学才华。

  “孺子可教”这个故事在《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中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苏东坡在《留侯论》中,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苏东坡认为,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经苏东坡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苏东坡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项羽是个可叹可悲的历史人物。当年在钜鹿之战中,项羽率5万人马,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大破秦军30万精锐之师,杀死秦军主帅苏角,生俘王离,又逼降秦20万大军主帅章邯。钜鹿之战的胜利使秦王朝失去了擎天支柱,令各路义军首领刮目相看,他们进军帐拜见项羽时,都是跪着前行,没人敢抬头看项羽。自此,项羽成为各路义军的上将军。鸿门宴后,项羽便主持分封了18王。而后,以西楚霸王自居。楚汉战争之初,楚军不仅士气高昂,而且与汉军在兵力上也具有4比1的优势。然而仅仅4年,项羽灰飞烟灭。对于兵败的原因,项羽是百思不得其解,乌江自刎时竟仰天长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苏东坡对项羽兵败的天命论并不赞成。在《留侯论》中苏东坡把楚汉战争的胜败,归结于能忍与不能忍,指出:“项籍之所以败,唯项籍不能忍,轻用其锋;高祖之所以胜,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韩信是个军事奇才。起初在项羽帐下是个执戟郎中,因不被器用,便投奔刘邦,作了个军需官,韩信仍不满足,又不辞而别。因萧何知道韩信怀揣张良的举荐信,接触中也觉得韩信有才,于是月夜又把韩信追了回来,并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不负众望,带领将士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一举评定三秦。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不仅不认为是好事,反倒感到是一种威胁,一天清晨,在小修武兵营,韩信在被窝里突然被不期而至的刘邦收缴了兵权。后又命他收集赵兵去攻打齐国。是金子总会发光,韩信进攻北方,势如破竹。生擒魏王豹、赵王歇,逼降燕国,攻占齐国。当韩信派使臣向刘邦求封“假王便”时,刘邦火冒三丈,怒斥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佑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见状赶紧在桌下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并耳语刘邦 :“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不然变生。”刘邦这才醒悟,180度转弯,命张良前去为韩信受印封王。张良及时劝刘邦忍下一己之愤,封百万大军统帅韩信为齐王,稳定了韩信抗楚的大局,这对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良的隐忍关键时刻作用在刘邦身上,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对此在留侯论中,苏东坡写道:“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苏东坡把楚汉战争刘邦的胜利归结为“此子房教之也”的观点,千年之后,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同,据《历史的真情·~毛泽东两访莫斯科》载: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视察兰考时说:“西汉的第一谋臣叫张良,就葬在这里。”身边人员阎长林问:“张良的本事真像书上写的那么大吗?”毛泽东肯定地说:“嗯,我看比书上写的还要大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张良这个人,就不会有汉高祖刘邦。”

  郏县是苏东坡的归焉之地,是谋圣张良的故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郏县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三苏园和张良故里的开发利用,是郏县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和张良文化,发展文旅事业,实现文旅富民的必然选择。

董铁中

本文配图源于百度

作者简介
董铁中

董铁中,河南省郏县人。1949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曾任郏县人大十一、十二届常委会副主任,十三届党组成员。现任平顸山市张良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执行主编《人大工作掠影》、《光辉历程一郏县人大履职纪实》、《郏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著《谋圣张良》、《张良传略》等。

平台简介

网  络  文  学

NetLiterature

编 审

天美五星

做时尚之事  话文化之观

正生活之风  扬艺术之能

传播原创文化  弘扬创作精神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在文学的路上同行,路上有你、有我、有她,有我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有心,所以精彩,因为有情,所以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欣赏。原创有你,一路芬芳。

原创投稿渠道:

微信:Aifezhang

邮箱:NetLiterature@sina.com

微博:@网络文学交流

平台支持:各大新闻网络平台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网络文学旨在对原创作品公益宣传,同时获天美五星/天美新媒等全媒体支持,全网传播,百度搜索、微信搜索、360搜索、搜狗搜索等都将能检索到发布的原创作品,所发布原创首发作品均获作者授权、非授权部分会特别注明,欢迎各位文学原者投稿,作品可文字、可音频、可视频等不限于形式......记得为作者点个赞以表鼓励^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