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广丨养鱼不注意这些细节,投再多的饲料都是徒劳!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2-11-05 发布于广东

图片图片

图片

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报道:

作者 | 王晖 渔美康集团技术宣传部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




鱼类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的来源和陆栖脊椎动物有所不同。鱼类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一些杂食性和植食性鱼,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较高。但是,肉食性鱼类甚至草食性的草鱼,其主要的可消化和吸收的能量来源是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双糖、寡糖、半纤维素等)。



蛋白质是鱼类主要的能量来源,鱼类血液中的葡萄糖较多地来自于蛋白质的葡糖异生作用,而不是直接来自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脂类是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主要的非蛋白质能量来源,它们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和易于代谢分解。

图片 

图片

按照热力学定律,鱼类摄人的所有能量(I)必须通过代谢(M)、生长(G)和排泄(E)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因此,I=M+G+E,即摄入的能量=代谢的能量+生长贮存的能量+排泄的能量。

对鱼类的分析研究表明,在正常的环境条件和摄食状况下,鱼类代谢损耗的能量约为30%-40%,粪便排泄损耗的能量约为30%-40%,可用于生长的能量仅为20%-30%。肉食性鱼类的代谢能比植食性鱼类高、排泄能比植食性鱼类低、生长能比植食性鱼类高。

可以通过人为因素降低部分的代谢能和排泄能,相应的增加一部分生长能。




一、了解代谢能和降低代谢能的途径和方法

1、什么是代谢

代谢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涉及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的全部物理、化学和生理过程。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摄取所需物质和能量来构建自身,同时排出废物。

2、什么是代谢能

人类把鱼类生理代谢能够利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代谢能;即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粪、尿、鳃排出的能量之差。

3、代谢能的组成

代谢(M)可分为几个不同的代谢水平,即标准代谢(Ms)、常规代谢(Mr)、摄食代谢(MF)和活动代谢(MA)。

因此代谢能的组成有:M=Ms+aMr-s+b MF-s+cMA-s

公式中:a,b,c为常数,用以估算一天内常规、摄食和活动代谢所占的时间分量。

标准代谢能,指的是用于血液循环、细胞修复和再生、离子跨膜运输和肌肉协调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实际研究工作中对标准代谢能的定义是:一尾不受惊动的鱼于静水中,在胃肠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

影响鱼类标准代谢的因素包括种类、体重、水温、溶氧、季节及光周期、昼夜节律等。

常规代谢能,正常的环境中实际情况下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摄食代谢能,在摄食过程中产生的代谢能。动物在将摄取的食物转化为机体物质时,或者是在水解化动提供能量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排出体外。

活动代谢能,鱼以一定强度做位移(游泳)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


4、如何降低代谢能:通过降低常规代谢能、摄食代谢能和活动代谢能。

⑴以下三点措施可以减少摄食代谢能和活动代谢能。

合理投喂每次投喂保持八分饱,减少多余投喂次数。合理安排投料机的数量,避免出现鱼扎堆抢料的现象。投饵机数量,大鱼8千斤需要一台大投饵机。小鱼3千斤到4千斤需要一台大投饵机。

饲料的颗粒大小、蛋白含量、投喂量、投喂时间和次数,应根据鱼的品种、鱼体大小,生长阶段,温度和天气变化做出灵活调整,饲料采用定时定点定量投喂。

避免鱼类受到惊吓产生狂游,跳跃,连续游动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会增加自身的能量消耗,增加了活动代谢。

⑵以下三点措施可以减少常规代谢能。

①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减少水环境对鱼体产生的胁迫。

氨氮、亚盐、PH、溶解氧、透明度、藻相、总硬度、硫化氢、生物耗氧量等指标都正常组成良好的水质。


图片

池底主要是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物颗粒沉入水底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泥沙等形成的底泥环境。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会消耗掉底层本来并不多的氧气,造成底部处于缺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严重破坏了底质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底质。

定期(7-10天)使用一次底康1号+养水宝,高温期间增加EM神露或菌美1号。底康1号能高效安全的氧化有机物,提高透明度;养水宝是多元有机酸,在解除水体毒素的同时还可以稳水,降应激;EM神露或菌美1号可以分解有机物和补充有益菌。

养殖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菌群,有机质,矿物质元素及营养盐。浮游植物是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养殖水体通过肥水来提供大量的浮游植物,维持水体的平衡,也是提供给花白鲢的重要饵料。良好的藻相都是由数量均衡的多种藻类组成的。

定期(10天左右)使用一次肥爽1号+安稳素+滤饵多泰,低温时期或清瘦水体增加肥爽2号,藻源宝。肥爽1号主要是磷元素和硅酸盐的专业调水性肥料,不含氮元素,在促进氨氮转化、维护优质藻相方面有巨大优势。安稳素是深海浓缩素,具有全面完善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及生命生长因子,可有效补充激发养殖水体的生命活力,促进池塘生产力增加、水质改善、养殖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养殖动物疾病恢复等。

②减少病原对鱼体的损伤。

病原侵袭鱼体后,引起鱼的免疫应答,在抵抗病原的过程中要增加自身的代谢能。下图1为锚头蚤寄生,会引起体内的炎症反应,增加鱼体的代谢能量。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 寄生锚头蚤的草鱼

养殖管理过程中,减少病原对鱼体损伤的具体方案如下:

寄生虫易暴发时期,每15-20天检查一次寄生虫,达到杀虫的数量及时杀虫;

细菌性疾病流行时期,避免外源污染水质进入池塘,用低刺激性消毒剂对池塘水质杀一次菌;

对鱼的体表、鳃丝和肠道检查是否有伤口或异常,大部分致病菌是通过肠道、鳃丝和体表侵入鱼体,使用三黄散+水黄金+美康6号拌饲料内服一到两个疗程。

③减少应激反应。比如天气变化、水温变化导致倒藻,突然性的氨氮亚盐上升,药物刺激等。

在台风来临前、大幅度降温前、连续降雨前、拉网卖鱼之前;在倒藻后、缺氧后、药物中毒后、鱼种长途运输放苗后;都可以使用安稳素+活力宝,减少应激反应,降低代谢能。




二、了解排泄能和降低排泄能的途径和方法

1、什么是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将其物质分解代谢产物,尤其是终末产物清除出体外的生理过程。食物消化后,氨基酸、脂肪和糖类等能源物质进入动物体内。脂肪和糖类在体内分解代谢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氨基酸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有氨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酸酐等。

排泄包括粪便、尿和氨,以及从皮肤分泌的黏液和脱落的上皮细胞。鱼类的食物中不可消化部分,以及脱落的肠上皮细胞、黏液、参与分解代谢的消化酶、细菌等组成粪便的主要成分。

2、什么是排泄能

在大部分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氨占大约 85%。鱼类在排泄含氮废物的同时也损失掉了一部分能量。鱼类通过嘌呤代谢产生部分尿素,随同含氮废物一起排出体外。鱼类内源性含氮废物主要是通过鳃排出体外,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肾排泄。

✦通过鳃排泄损失的那部分能量称为鳃排泄能。

✦通过肾排泄损失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尿能。

✦没有被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所含的能量称为粪能。

✦排泄能包括粪能、尿能和鳃排泄能。

下图2为鱼类产生的粪便,粪便表面有一层粘液包裹,其中的饲料基本没消化,增加了排泄能量。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 未完全消化的鱼类粪便




3、如何降低排泄能:主要是通过减少粪能的损耗

水产人工配合饲料主要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以及添加剂组成。其中蛋白质饲料又分植物性蛋白饲料和动物性蛋白饲料。不用的养殖鱼类,使用的饲料配方不同。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利用率也不同,导致粪能的损耗也不同。鱼体自身的消化能力、消化器官健康程度,以及消化酶的活性也会影响粪能的损耗。

减少粪能损耗的途径:

⑴增加肠道本身的消化吸收功能

①消化吸收的原理

肠壁的组织学构造与胃壁相似,也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黏膜由起吸收作用的柱状上皮细胞与能分泌消化酶和黏液的杯状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越丰富,肠道内壁的绒毛膜状褶皱越明显、越厚实,肠管相对越长;消化作用的时间也越长,使得食物能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如下图3为肠道绒毛膜少、图4为通常肠道绒毛膜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 肠道壁薄,绒毛膜不明显     

图片

 图4 肠道壁厚,绒毛膜明显


②不同鱼类消化能力的差异

肉食性鱼类的消化道短,蛋白酶活性高;植食性鱼类的消化道长,淀粉酶活性高;杂食性鱼类则无论是消化道长度还是消化酶活性,都介于前两者之间。无胃的鲤科鱼类蛋白质的吸收在肠的后部,脂类的吸收在肠的前部。

③增加肠道消化吸收的方法

实验表明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肠道内壁吸收消化细胞生长,明显增加绒毛膜厚度和褶皱,从而增加肠道消化吸能力。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常人为使用乳酸菌拌饲料投喂。比如使用美康1号+美康2号+美康6号投喂,一个疗程5天,一个月使用2~3个疗程。其中美康1号主要成分是包膜乳酸菌;美康2号主要是保肝功能产品,维护肝脏健康,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美康6号是多种包膜维生素,作为辅酶后辅酶的重要成分在营养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⑵改善饲料本身的营养组成结构,将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质变成容易消化吸收的物质。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对消化酶的分泌有影响。鱼类能适应于不同的饲料而调整其消化酶的分泌。鱼类蛋白质营养大部分需要通过摄食从饲料中获得,其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营养学理论报道动物体吸收蛋白质以小肽形式为主,并以小肽为合成原料在细胞内合成新的蛋白质。

①植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弊端

常见的饼粕原料豆粕、芝麻粕、菜粕等富含植物蛋白,但抗营养物质含量高,直接以它们作为饲料会导致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饼粕类原料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集素、硫代葡萄糖苷、单宁、植酸、草酸等抗营养因子会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甚至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②小肽饲料的营养优势

小肽是指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物质。小肽转运可以通过逆浓度梯度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消耗的能量较少;与其他转运物质没有竞争性颉颃,载体的饱和度低,转运效率相比氨基酸更高。小肽具有促进生长、增强免疫、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等功能。

 ③小肽饲料的制作原理

小肽饲料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以豆粕、芝麻粕、菜粕等植物源蛋白为原料,通过有益微生物比如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代谢、发酵,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易于动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和次级代谢产物如有机酸、可溶性小肽等的饲料。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的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发酵温度、时间、催化剂、菌的种类和数量等。目前水产行业中滤饵多泰和菌体蛋白是非常优质的小肽饲料,在生产实践中已有定论。

⑶维持良好的肠道环境。

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作用

动物肠道菌落是微生物多种群的有机整体,既有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又有中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还有有害菌,它们定植于肠道黏膜表面,与肠道黏膜细胞共同构成生物屏障,保护宿主抵御外来病害微生物的侵袭。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利于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动物免疫力,保证动物体的健康。补充益生菌,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的定植、生长、繁殖是调节菌落平衡有效的方法。如图5为肠道有益微生物丰富的照片,肠道非常健康,饲料消化后颜色非常明显的黑色。

图片

图5 益生菌丰富的鱼类肠道

②肠道有益菌的种类和作用

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以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肠道生态健康。其中,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对肠道内的病原菌和腐败菌具有抑制效果。由于芽孢杆菌需消耗氧气。因此可以维持肠道内的厌氧环境,有效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同时生成的淀粉酶、脂肪酶等可以保证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酵母菌在肠道内处于优势菌种,能够迅速生长繁殖,消耗氧气,有利于其他厌氧菌的生长,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EM菌在降低排泄能上的效果展示

EM菌为一种混合菌,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类。本案例使用的EM菌为液体的EM神露。

案例情况介绍:

⑴基本情况

养殖池塘中,发现池塘四周有成条状的粪便,粪便外包裹一层粘液,粪便中饲料原料的颜色和颗粒非常明显,饲料的消化吸收很差。

⑵处理方案

每餐都使用EM菌拌饲料,半小时后投喂;1升EM神露拌饲料20斤,连续使用3天。

⑶使用前后效果对比

使用之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吸收能力下降,整个肠道内饲料颜色变化不明显,肝脏颜色不鲜艳,呈土黄色。(如图6)

使用之后肠道功能正常,饲料消化吸收明显,整个肠道内饲料颜色变化明显,肝脏颜色鲜艳,呈粉红色。(如图10)

 图片

图片

图6 使用EM神露前,肝脏土黄色,消化吸收差

图片

图10 使用EM神露后,肝脏粉色,消化吸收情况明显改善


使用之前,前肠分泌大量粘液,粘液凝固(如图7);使用之后,前肠饲料弥散,不成团,消化液充足(如图11);

图片

图7使用EM神露前,前肠分泌大量粘液,粘液凝固 

图片

图11 使用EM神露后,前肠饲料弥散,不成团消化液充足


使用之前,中肠粘液包裹饲料,影响饲料吸收(如图8);使用之后,中肠饲料颜色变深,没有粘液包裹饲料(如图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 使用EM神露前,中肠粘液包 裹饲料,影响饲料吸收 

图片

图12 使用EM神露后,中肠饲料颜色变深,没有粘液包裹饲料


使用之前,后肠的粪便中还能明显看到饲料的性状,颜色和颗粒都完好存在(如图9)。使用之后,后肠的粪便中完全看不出饲料的性状,粪便呈黑色,饲料几乎完全消化(如图13)。

图片

图9 使用EM神露前,后肠的粪便中还能明显看到饲料的性状,颜色和颗粒都完好存在

图片

图13 使用EM神露后,后肠的粪便中完全看不出饲料的性状,粪便呈黑色,饲料几乎完全消化





参考文献

1. 林浩然.鱼类生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

2. 刘臻 等.草鱼肠道小肽运转与营养调控.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4




本文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