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九)

 温馨微语 2022-11-05 发布于江苏

/四 月

路婉清的眼睛随着滑动的字盘,随着鸡啄米似的字锤儿飞快移动。“你打得真快啊!”路婉清由衷的发出了赞叹,“这一共有多少字儿啊?”
艳萍拿出一张《铅字打字机汉字排列顺序表》,“这是原来机架字盘上的2720个汉字,是按偏旁部首排列的。现在的字盘用了几年了,中心部位的字我是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调整的。”她告诉路婉清除了机架上字盘里的字,还有两大盒四小盒备用铅字,一共是5400个常用字,包括各种图形符号。备用字盘要熟悉,机架上的日常工作字盘要背过,这样打起字才能得心应手。
这个时候路婉清才注意到,这些铅字竟然都是反着的,不仅上下颠倒,字的偏旁结构笔画也都是反着的!
“如果打错字儿了怎么办?”路婉清问。
艳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玻璃瓶,告诉路婉清,这是涂改液,用小刷子沾点涂改油盖住打错的字重新打上就行。说着她从滚筒上卸下那张蜡纸把它揭开,路婉清看清楚了,那蜡纸一共三层,一张蓝色的蜡纸粘在一张带格儿的“坐标纸”上,蜡纸和坐标纸中间垫着一张薄薄的雪白的棉纸,用涂改油涂改错字时要把它们揭开。艳萍用涂改液盖住一个字重新打上让路婉清看。

路婉清心里开始打鼓,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艳萍那双细腻柔嫩十指灵巧的双手。她心里暗暗思量,把那些汉字排列顺序背下来不算太难,熬点灯油少点瞌睡下点功夫就行。可这打字机……她的双手肌肉萎缩,脊椎灰质炎造成的末梢神经麻痹让她手腕无法抬起,十指丧失了抓握拿捏的基本能力,那双手连一根针、一张纸都捏不起,这字盘上和机头上的操纵手柄握不住啊!还有那三层的蜡纸,小玻璃瓶中的小小细细的小刷子……路婉清脑海里猛火煲粥,滚烫的粥四溢外流,灼得心痛却说不出口。
“你来试试吧!”艳萍站了起来把打字的位置让给路婉清。“你可以用复印纸把字盘中间部分的汉字打下来,这一部分和原来字盘表上的字不一样。你记着,遇到字盘上没有的生僻字就在备用字盘里找,用镊子把字盘里的字掏出来腾出一个空格,用完之后把这些字放到原来的地方,一个都不能丢,因为每一个汉字只有一个,少一个都没办法工作。”
哦,要用镊子夹起那些铅字……路婉清的心刺痛了一下,仿佛那把镊子扎在心里。
艳萍到梁主任办公室开会去了,那个叫徐达仁的宣传干事依然埋头在写东西。路婉清脸红心跳,坐在打字桌前忐忑不安地端详着这架小小的机器,两手不住地在腿面上来回揉搓,手足无措不知怎样才好。

字盘上橄榄绿色的推拉手柄只有手指粗细,两个手指就可捏住;机头字锤儿操纵手柄是绿色的,像一棵绿色的蘑菇头,只需把蘑菇头握在手心,拇指、食指和中指就可以捏牢靠手腕按动,小字锤儿就能叼起铅字敲击在蜡纸上,可路婉清不行,她的手指根本没有抓握的能力。
路婉清的这双手手臂枯瘦如柴,手掌削薄十指无力,摆在那儿看,骨节修长纤细,宛如抚琴弄弦的玉手葱指,岂不知腕不能抬掌不会握指不能抓,更不用说捏拿细小的东西。记得小时候母亲给她做过一个布偶娃娃,玩伴们不是拎着布偶娃娃的胳膊就是提着它的腿,而婉清总是要双手夹起来才能把它抱起。就是拄拐走路路婉清用的也是用臂力把拐杖夹在腋下。那一年到某医学院复诊时,医生在病历上写的“双手外观呈手套样”,指的就是末梢神经系统功能的丧失。这双手根本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生活中周围的人注意到的往往是婉清的脚,那双扭曲的脚无处可藏,内翻的足面得忍住触地的刺痛支撑着身体。而双手却可以刻意避开人们的目光,只要不在人前拿物、吃东西、把瘦弱的手在人面前摆来挥去,加之那双惨不忍睹的双足已经紧紧地抓住了人们同情慈悯的视线,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注意这双手。刘主任之所以能推荐路婉清到这儿学打字,她也是对这双手的残疾毫不知情,如果知道,路婉清恐怕没有这样的机遇。

“自尊”是残疾者的盔甲,它表面坚强,包裹的其实是一颗自卑的心。
只要到商店买东西路婉清都会把钱按照需要的数额准备好,避免售货员收款找零。路婉清特别害怕那些一分两分的硬币,她的手捏不起来。那些个硬币对路婉清是一种难堪,她只能将左手挨近柜台边缘,用右手把那些硬币拨拉到柜台边上的左手心儿里,尽管如此硬币有时还会从合不拢的指缝中滑落掉到地上,遇到这种情况路婉清会忍住心痛,装作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地离开,其实心里很懊恼,拣不起的那枚两分的硬币戳得心痛,父亲一个月六十四元的工资要养活老老小小一大家人,两分钱的酱油母亲炒菜要用好几天……
身后传来挪动椅子的声音,是徐干事,见路婉清扭头看他,他客气地点点头拿起写好的东西向外走去。
徐干事走了,路婉清松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唰地一下,那字盘在机架轨道上流畅优雅地左滑右转,划了一个不大的圈儿后就被弹回了原位。哦?路婉清一愣怔,原来是她转身时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字盘手柄。就这样轻轻碰字盘就可以滑动!路婉清心头仿佛揣着一头小鹿狂跳不止,她试着用左手掌去推动那根小小的的手柄,字盘又一次轻巧地滑出去又滑回来了。可以感到装满铅字的不锈钢字盘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但很灵活。路婉清心中涌起一丝希望,用手紧握手柄前后左右迅速推拉让其和机头字锤儿对准配合不是很难的事情,可婉清无法握住手柄,不行。链接着滚筒的机头字锤儿除了操纵原理相同,还需要手指捏住手柄凭借腕力扣压字锤儿。婉清还不行。

这麦城还没走就望城而逃?这不是路婉清的性格。她静下心来仔细琢磨。
她试着把一张复印纸叠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滚筒上的压尺压住,手指没有气力,她只能用薄瘦的手掌压住翘起的压尺,成功了。但是薄薄的手掌却被滚筒左侧的字距调节器夹住了,路婉清一抽手滚筒被带得左右乱滑……呵呵,苍天有眼啊,难道是主的旨意?路婉清脑海里飞快的闪过年幼时用细绳将铅笔绑在手上写字的情景,将绣花线从注射针筒和针头小孔穿过两手夹住针筒绣花的情景,用舌尖黏着线头穿针引线的情景……闭上眼睛回想之前的种种努力,路婉清的自信顿时喷涌而出。对,将自己的左手变成打字机的一部分,用手臂前后左右推拉滚筒字锤儿就可以对准字盘上需要的铅字,右手打字手腕手指无力没关系,用手掌借助臂力就可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到肚里,啪啪啪,路婉清把字盘中间的汉字排列很快就打印了下来。
有些事不是看到了有了办法才去尝试,而是尝试了才能找到办法。路婉清不再纠结什么操纵柄,不再纠结那两只手,有了这只能与滚筒连接的手臂,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是啊,万物有灵,鸟靠翅膀,鱼靠鳍,只是各自生存的姿态不同。任何生命都可以以不同的姿态方式展示自己,我一定也可以!路婉清揪着的心顿时释然很多。
这个时候玻璃窗外不单有一双手兴奋惊喜的眼睛,还有翘起的大拇指!
(本文叙事纯属故事,如有雷同,请勿对号人)
【未完待续  隔两天刊发一期  谢谢关注】

作者简介

四月,实名李蕊芬,女,19504月生人。四肢重度残疾患者,用一根手指打字。所著《中华民族大家园》荣获中国教育部、新闻总署“十个一工程”一等奖。《精彩瞬间》《幸福不残缺》曾在市级报刊发表;《点亮心灯》曾荣获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征文大奖。《温馨微语》最忠实的朋友,近年在此刊发过《童年拾遗》等近六十篇短文。喜欢用文字讲述故事,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快乐。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八)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七)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五)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四)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三)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二)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一)

李蕊芬:一块儿墙皮(生活札记)

李蕊芬:初心与使命——写在中国共产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