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小娃|一图胜千言,一份师生共同生成的班级公约

 粮食豆豆 2022-11-05 发布于天津

一年级小娃识字有限,班级内许多布置要图文结合。我想类似于班级公约这种非常重要的共识性认知更要图文结合并且由师生共同生成(老师搭框架,学生填内容),学生认同了才能真正起到行为约束和规范作用。

本学期开学初一节班会课上,与同学们达成有关班级公约(学校上课、课间、午休、放学等等的一些规则和流程)的共识后,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画了出来,完成了一些绘画作品。孩子们充满想象力,可谓一图胜千言,比啰哩啰嗦的文字简单易懂,比冷冰冰的规章温暖、生动,更重要的是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更容易引起共鸣。

最近我腾出一些时间整理了同学们的作品,并把它们做成可视化的班级公约展示在班级后方文化墙上。平时能时不时地提醒同学们遵守公约,规范在校行为,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在校学习和生活习惯。

Yi诺绘制的班级公约内容全面,思路清晰,涵盖了到校、上课、课间、课后和放学等环节同学们应该做的事情和细节。我把它塑封起来,用一颗图钉钉在展示区中间位置。

(Yi诺绘制的班级公约内容)

我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圆形标识(到校、课间、午餐等大的时间阶段和环节),用图钉钉在它四周。之后把同学们的作品剪裁、拆分、重新组合成不同的模块,作为解释性文字钉在圆形标识周围。这个班级公约的大多数内容是同学们绘画、制作的,我想他们一定很有认同感。希望周一他们入校后看到这个布置,会有一种惊喜和被看见、被重视的感觉。

(班级公约展板)

Si源绘制的公约关于下课的部分中有一个嘴上画叉的标志。我想她的意思是想表达:虽然下课了也不能大声喧哗的意思,所以我在嘴巴旁边加了几个扩散来的条纹表示声量太大。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又重新审视了同学们的作品,看到了许多作品中的细节,同学们真是认真又细致。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拼音、文字、文字加拼音、拼音文字加图画,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全力以赴努力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让人看了很是动容。

(同学们对班级公约的诠释)

内容方面也够完整,无论是课间时的准备工作、午餐的流程,还是课程中该做什么、放学时的注意事项都挺详尽。虽然日常表现还有反复的情况,但是这就是孩子,需要规范,需要提醒,也需要谅解。

(孩子们绘画中的细节,一图胜千言)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我应该修炼自己的“笨”功夫。当然,可以用一些非常便捷的工具,但亲手做的更有温度。当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会取得进步。为了孩子们,我愿意这么做。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后,Shi诗冲我跑过来,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刘老师,您辛苦了”,我把它揣在衣兜里感动了半天。中午在我送部分学生离校后回到班级里,发现我的桌子上有一碗汤。我问同学们是谁给我盛的,Yu茜说:“刘老师,是我给你盛的汤。”她平常调皮得像个小男生,没想到这么细心。午饭期间,看着这碗汤,我不禁流泪了。还好当时背对着学生,如果让他们看到我流泪,估计会很尴尬吧。

(Yu茜同学为我盛的一碗汤)

同学们,感谢你们对老师的关照,陪伴你们是我的荣幸。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懂礼貌、守规则,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以及学校这个更大的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