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孩子要吃高级的苦,才能得到高级的人生

 竺冰落 2022-11-05 发布于河南

文/竺冰落

“吃苦教育”,不是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制造麻烦,或者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麻烦”。

而是在孩子“吃苦”的时候,和孩子站在一起,跟他们一起攻坚克难,找到出口。

——虎妈(来自网络)

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新闻: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体验所谓的“吃苦”,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让孩子承受自己年纪不该承受的痛苦。这样的“虎妈”、“鹰爸”等折磨孩子的行为,真的并不值得提倡。可是,有些人为的痛苦,除了让孩子有皮肉之苦外,很少有其他的收获。

可是,有的家长却乐此不疲。

是的,孩子需要吃苦,但是有些低级的苦,没有必要去吃。因为,那些低级的苦,就是为了吃苦而吃苦。我们要的是高级的苦,即真正能够锻炼孩子的苦。

孩子需要学会坚持、需要不怕困难。可是,让孩子冬天穿着单薄跑几公里,就能学会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让孩子自我成长,需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因材施教。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培养一种兴趣,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才能。这才是坚持的意义。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鼓励孩子,找对方法来让孩子坚持下去。当有一天孩子真正学有所成时,父母会骄傲,孩子也开心。

所以,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味要求孩子做不想,或者不愿意干的事情,可能会适得其反。

01

当老师这些年,我深深明白: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学习的。因为有的孩子,即使被逼学习、取得一时的成绩,可终究不能长久,一旦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就很容易放纵自己。而父母和老师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也不可能愿意一辈子受人管制。

就像之前出名的案例:被中科院录取的魏永康,仅仅十三岁就上大学,可是结果呢?被退学,因为他会的只是学习。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只会让孩子无法适应社会。

新闻中,不少孩子因为害怕父母责怪成绩差,而离家出走、自杀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父母本应该是孩子避风的港湾,结果却成了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吃高级的苦,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一个孩子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心灵。只要我们能够培养孩子强大的内驱力,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02

当孩子被培养着勇敢面对困难时,他才不会在未来因为随随便便的困难而放弃自我。孩子没有自主能力,我们身为父母,需要帮助其成就人生,但不要过分参与。

只有孩子无法成就自己时,父母的逼迫才是最好的成全。在《刻意训练》一书中,孩子学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有兴趣—没兴趣—刻意练习—成为习惯—有兴趣—培养一种特长。

当下社会,面面俱到不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抓住孩子的一个特长,才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可能完美无缺,一个人只要能抓住自己最擅长的,就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很多父母,在孩子第二步时,就开始放弃了,还冠冕堂皇说:孩子不感兴趣。可是,成就一个特长,本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若父母不能及时督促孩子继续发展,孩子可能在很多事情上稍遇困难就放弃。

03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父母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鼓励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支持。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与一个中断和休息,方便孩子调整自我。

第三,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有发展的空间,我们就继续坚持;若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

毕竟,人的一辈子很长,很多困难都不过是暂时的,继续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第四,我们身为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毕竟,孩子很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呵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优点,提供一些好的建议,让孩子及时改进。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相信:他们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真正成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