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就好

 金苹果6 2022-11-05 发布于北京

有弟子问王阳明,“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不好的念头发生的时候,心明明知道,但就是不能很快克去。

相信很多人在对付念头的过程中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明明一个不好的念头产生了,自己也知道这个念头不好,用了各种方法去清理,但就是不能快速去除,它总是跑出来干扰自己,甚至让人身心俱疲。

王阳明的回答是,“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你心里当下的那个“知道”,就是你的命根。

这个命根是什么呢?这个知道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良知,你的良知自然知道。

这个“知道”很重要,这个知道就像一个探照灯,你要立马用这探照灯去照这个不好的念头,不要让探照灯到处晃来晃去,而要对准这个念头,聚焦在这个念头上照射,那不好的念头自然就消失不见了。

图片

就像一间黑暗的屋子,只要打开一盏灯,所有的黑暗都瞬间消失了。就像太阳一出,所有的鬼魅魍魉都消失不见了一样。

但是,鬼魅魍魉不会单独一个出现,而是一群一群聚集在一起;黑暗也不会只有单独一小片,而是一大片一大片连在一起,从而让整间屋子都处于黑暗当中。念头也是一样,念头往往也是成群结队出现的。

一个念头出现,背后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相似的念头,念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称之为“念头簇”。就像王阳明所言,“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可见,一个恶念只要有一毫在,其他的恶念都会紧接着相引而来。

所以,念头并不是单独行动的,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出现,但我们的觉察意识有限,往往以为就那一个念头而已,实际上是一个“念头簇”。

图片

这个念头簇出现的时候,有时就像开火车,一节车厢连着一节车厢,一个念头连着一个念头,哐哧哐哧,哐哧哐哧,哐哧哐哧……好像永远停不下来。一不小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纷扰杂乱的念头簇所控制却不自觉。

因此,当我们意识到一个念头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念头很大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你感知到的很可能是这群念头簇当中的另外一个相似的念头,或者念头火车当中的另外一节车厢而已。

你之所以感觉到很难快速克去一个念头,不是这个恶念有多么顽固,它可能早已消失不见了,而是这个念头簇中相似的念头在不停的跑出来捣乱而已,所以你会感觉到“不能使他即去”,实际上是不能使这个念头簇很快消除。

但是,只要你继续保持观照,观照一段时间,慢慢的这个念头簇就会变小,甚至会消失不见。因而,每次对治念头,你都不是在跟一个念头做斗争,而是在跟这个念头背后的念头簇做斗争,所以这个过程相对会漫长一些。

因此,“当下即去消磨”,不是消磨一个念头,而是消磨这一整个念头簇。

消磨的方法,就是你的那个“探照灯”。打开探照灯,用探照灯不停的去照,就是方法。不是说,在探照灯之外还要再去找一个工具,不需要。

当你照到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会消失不见,然后会出来另外一个念头。

你只要照,它就会消失,不需要你额外做什么,黑暗不可能在灯光下依然存在,黑暗和光明不可能同时出现,它们只可能出现一个。

有时你打开灯,感觉黑暗依然还存在,或许是因为这个灯不够亮,导致有很多地方没有照到而已。

因此,知善知恶即良知,你心里的那个“知道”,就是你的命根,这个“知道”就是方法。

因此,当你觉察到一个不好的念头,马上告诉自己,“我知道了”。知道什么呢?知道“有个念头”,知道有一个不好的念头出现了,知道这个念头是什么,知道有念头在运作,知道念头是念头,你是你,那念头不是你,你也不是那念头。

当你说“我知道了”,代表你站在这个念头的外面正专注的看着这个念头,而不是处在这个念头的控制下而不自知。就好像你在和人吵架,正吵得带劲,突然你的脑袋里冒出一句话:我这是在干什么呢?这句话代表你瞬间从当前的事态当中跳脱了开来,代表你重新获得了清醒,于是你立马停止了这正在进行的伤人伤己的游戏。

当你说“我知道了”,也是一样,代表这个念头没有控制住你,你即时的从这个念头当中跳了出来,能够站在这个念头之外审视、观察这个念头。当你一审视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其实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念头簇中的另外一个念头。你继续保持超然物外的态度,继续保持审视和观察就好,不管出现什么念头,都不要认同,都不要丧失这个超然外物的外部视角,一旦你认同了,你就会瞬间成为这个念头,你就会和这个念头融为一体,你就会把这个念头认作是你自己,就会被这个念头所掌控。

把关注点放在这个审视和观察的“观”的位置,不要放在那个念头的位置,这个“观”才是你,那个正在生发的念头不是你。很多人把那个念头视为自己了,这就是所谓的“颠倒众生”,你要做的,就是再颠倒回来,回到正位就好。

这个观的位置,才是你的正位。

所以,“我知道了”,这就是你处在自己的主位,用探照灯去照,你一直去照就好,不要一不小心就关掉它,不要离开自己的主位跑来跑去就行。

记住,“我知道了”,知道“有个念头”,知道就好。

当你正在抱怨的时候,假设你能够保持足够的观照,假设你的心能够处于正位,你会立马发现一个抱怨的念头正在发生,你看见它了,于是你告诉自己,不能让这个念头控制住自己,于是你从这个念头当中剥离出来,并且告诉自己,“我知道了”,我知道有一个抱怨的念头,我知道有一个念头,那么很快你就不再抱怨。

知道有念,知道就好。

当你干活正想偷懒的时候,假设你能够保持足够的觉察,假设你的心能够处于正位,你会立马发现一个惰念正在发生,于是你立马发出警告,“有个念头”,“有个惰念”,那么你就不会被这个惰念所掌控。

知道就好。

《大学》上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那怎样才能“得其正”呢?

很简单,忿懥的时候,知道忿懥了,恐惧的时候,知道恐惧了,好乐的时候,知道好乐了,忧患的时候,知道忧患了。

知道就好。

为什么这么讲?

知道,谁知道了?心知道了。心既然知道了,就代表心回到正位了,心回到正位了,则其他一律归位。这就叫“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就是孟子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心找回来,放回原位,自然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很多时候,问题之所以频频出现,是因为心不知道,心不在位子上,心没有做主宰,而是让其它私欲做了主宰而已。

所以《大学》接着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没有在正位,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心在就好,让心居其位就好,这就是“修身在正其心”,心正了,身自然就修好了。

正心的方法,也没那么复杂,就是“我知道了”,知道“有个念头”,知道就好。

图片

王阳明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妄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是灵丹一粒,点石成金。

这当下的那个知道,这能够知道、知觉的良知,本身,就是法门,就是诀窍,看见就好,知道就好,一看见、一知道,妄念自然就消融了。之所以不消融,是因为你没有回到良知,回到心的正位,是因为和那个妄念合一了,回来就好。

因此,这良知自是客观存在,又是应用方法,良知既是目标,又是路径,既是体,也是用,体用合一。就像王阳明所说,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

所以,格物怎么格?致知格物,致知才能格物,格物才能致知,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格物致知原来是一不是二。

不仅致知格物是一不是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一不是二,“格致诚正修”都是一件事,而不是几件事。

因此,如何击穿人欲、克治念头,最终还得靠这良知一窍。

口诀就是这四个字:知道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