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知道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要读读这几本书

 逍遥_书斋 2022-11-05 发布于河南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中华文明源头到底在哪儿?夏王朝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人们。为此,国家相继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些成果逐步显现出来。


什么是 “文明”?中外学人在概念理解上有多种说法,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确认“文明”,以“国家”形态出现为标准。接下来的问题是:确定国家形态的标准是什么?按西方通行的说法,有三项指标:城市、金属器具和文字。


对中华文明来说,城市遗址发现很早,青铜器也不是问题,但文字只发现了商代甲骨文。夏代文字目前仍未发现或确认。因此,就出现了西方人不认可夏代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除了继续文字考古发现外,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路。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图一)一书中,历史学家李零提出了另一个判断文明的标准:社会文明标准。城市、金属和文字这三条标准,走的是技术路线,是技术文明标准。李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以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社会分工、社会阶层分化等几个社会发展指标,作为文明标准。这样,距今5300年的良渚文化具备了这些标准,形成了国家形态,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的真正形成。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了三个朝代及年代,但关于夏朝年代等问题尚有系列争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另辟蹊径,从文明确认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结论是:“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流域出现了文明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国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引领者”。


这是学界乃至官方结论,指出三个阶段:距今5800年——5300年有文明迹象,距今5300年——3800年,则是指良渚文明等,己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则指二里头考古发现,形成核心文化。


这个结论,是在近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基础上作出的。总体了解各个重大考古发现,可读一读《从考古看中国》(图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对不同阶段的文明成果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对于探源工程提出的三个阶段,对应的是不同考古命题。


第一阶段,属于新石器时代,大量考古学书籍可参考。张光直先生是知名考古学家,他的《古代中国考古学》(图三),着重介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刘莉、陈星灿是当代中外考古学名家,他们合著的《中国考古学》是个经典版本,这本书知名度高,己溢价很多。
第二阶段,实际上就是考古学上常说的“满天星斗”和“古国”阶段,这两个著名的提法来自另一考古大家——苏秉琦,他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图四),系统介绍了他的理论及依据,他提出我国国家形态经历“古国”——“方国”——“帝国”三大阶段。良诸文化时期,中华大地上,文明竞相开花,属于“古国阶段”,对各文化陆续出现,他形容为“满天星斗”。赵汀阳等学者将苏秉琦先生的重要论述编辑成书,取名《满天星斗》(图五)。


第二阶段,以二里头为标志,己由“满天星斗”,转为“月明星稀”,二里头文化,就是众星所捧的“月”,己成为核心,考古学家许宏定义为“广域王权国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夏代,但跟我们想像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明显不同,至多是松散的集合体,而且区域有限,周边还有很多“星”—小政权。


可参考许宏先生《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图六)等,有详细论证。
换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威论著,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图七),这本书1930年初版,是用马克思主义诠释中国古代社会,有些提法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这部著作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经典著作,很多学者仍以这部书为依据。


郭沫若先生有大量研究成果,如甲骨文、青铜器等。这些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的方法,青铜器还作为一个古代分期的方法,大量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郭沫若先生有著作《青铜时代》(图八),许宏先生也有介绍青铜时代的著作《东亚青铜潮》等,研究青铜器的新路径,有本新书《另一种古史》。


青铜时代大体与我们所说的夏商周三代对应。夏代的研究成果,只能是一些考古成果。关于商代的专题研究,有张光直先生的《商文明》,这部著作是从考古学成果的角度论述的。当时几位著名学者商量分工写作,许倬云先先写《西周史》(图九),这部著作体现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相结合,通过大量考古成果来论证。杨宽先生的《西周史》则以古文献为主。


到了西周史,就跟古代信史记录接上了头。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