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频谱多普勒分析基础 基线、频宽、频窗 ![]() 基线:频移为零时的基准线 ![]() 频宽:指频移在垂直方向上的范围,即频谱线的宽度。 意义:提示取样容积内红细胞的运动速度的离散情况。离散程度大,频宽大。离散程度小,频宽小。 频窗:基线与频谱线之间未填充的部分。 意义:频宽加大则频窗变小,反之亦然。 ![]() ![]() 频谱线的“亮区”及其意义 频谱线的亮度:代表多普勒信号的强度。 ![]() (微信点击图片可以直接翻译图片上的文字) 典型的频谱形态 ![]() u点:舒张末期 P波:收缩早期冲击波波峰(左室收缩) u-P:快速射血期(收缩早期) T波(潮汐波):缓冲射血期。外周血压下降,主动脉等弹力血管收缩所致。 DN重搏波切迹:主动脉瓣关闭所致。 DW重搏波(舒张波):主动脉瓣关闭后,心室内血液反冲所致。 u-DN:相当于左心射血时间(LVET)。 ![]() 正常动脉波形 正常动脉波形1 ![]() 三相波动脉波——主要见于四肢血管 特点:陡直的u-P段,至P点后,谱线急速下降;无T波,重搏波切迹越过基线至另一侧,形成一个小的反向波。随后为一小的正向重搏波。 ![]() 正常动脉波形2 ![]() 低阻型动脉波——主要见于实质脏器动脉。 特点:陡直的u-P段,至P点后,谱线缓慢下降,有不明显的T波,重搏波切迹不明显甚至消失,重搏波也不明显甚至消失,DW-u段维持在较高速的水平。 ![]() 正常动脉波形3 ![]() 高阻型动脉波——主要见于空腔脏器动脉。 特点:陡直的u-P段,至P点后,谱线快速下降,有明显的T波,重搏波切迹显著,其后为明显的重搏波,DW-u段维持在较低低速的水平。 ![]() 正常动脉波形4 ![]() 混合型动脉波——主要见于较大血管。 特点:介于低阻型动脉波和高阻型动脉波之间的类型。 定量分析 1、速度测量 PSV,EDV,Vmean等 进行速度测量前一定要校正角度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我们要求声速与血管的夹角越小越好,尽量不要超过60°。 ![]() 2、加速度(AV)和加速度时间(AT) 舒张末至收缩早期达到峰值时的速度增减的速率和所需时间。 ![]() 3、流量分析 Q=Vmean*S (S:血管的截面积) 4、压力差P=4*(V1²-V2²) 由伯努利方程推导而来 半定量分析 1、阻力指数:RI RI=(S-D)/S S:收缩期峰值流速 D:舒张末期流速 反应取样点处的后阻力情况 RI:0-0.6 低阻 0.6-0.75中等阻力 0.75-1高阻 顺应性越好,RI与阻力的关系越明显 2、搏动指数PI PI=流速的最大差值/平均流速 ![]() ![]() 图片文字来源于:华斌的超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