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主观题的小伙伴们,要打起精神来啦! 今天,合合菌带着柏浪涛老师的妙招,为大家解答“刑法主观题到底如何备考?”这一问题,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考情分析 从司法时代到法考时代,刑法的考试题型总结起来就两种,一问一答式和综合分析式。 一问一答式 此种类型的题目主要出现在2013年以前,2013年以后就很少考到了。题目通常是给5、6个事实,针对每个事实分别设问。由于各个事实之间基本上没有关联,因此考生没必要通读全文后再作答,只需要看一问答一问即可,难度较小,考生比较容易得分。 此种类型的题目无论是以前的司考时代还是现在的法考时代,都有出现。案情分成几个自然段,不分事实,通常设3、5问,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案情中的某一个情节来进行设问。考生做这种题目一定要先看问题,搞清楚问什么,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案情,这样读题才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 切记,看清楚问题,问什么答什么,没有问的不要作答。 综合分析式 此类题目最早出现于2014年,此后2015年、2017年、2019年刑法主观题都是综合分析式,基本呈现隔年考的趋势。这种题目通常案情部分篇幅很长,但是问题很简单,就一句话。 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刑法主观题中难度最大的,之所以说难度大,那是因为这种题目重在考查考生的三种能力: 一是快速阅读能力。由于综合分析式题目的案情篇幅比较长,而且案情复杂,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快速阅读能力,从中萃取关键事实,并且将案件事实和相关考点快速建立起联系。 二是综合分析能力。由于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答出每一个主体的刑事责任,那就意味着必须要对每一个主体的每一个行为进行分析,所以思考务必全面,稍有不慎就会遗漏从而失分。 三是组织答案能力。考生不仅要能够通过阅读案情,分析出每一个主体的刑事责任,而且能够把每一个主体的刑事责任清晰地展示在卷面上,要条理清晰,不能模糊一团,否则也会导致失分。 对于综合分析式的案例,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层次要分明。在阅读案情的时候,要以人物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对行为人所实施的每一个行为进行分析,分别回答出各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涉及共同犯罪,从答题的简洁性角度来说,对于共同犯罪部分可以合并作答。 2.思考要全面。在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要按照定罪—量刑的顺序进行分析,务必全面。 3.答案要多元化。刑法中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的结论,可能会涉及多种观点,如死者占有问题、对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理解。知识点本身就存在不同观点,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务必注意,不能只答一种观点,否则会失掉很多分数的。 4.契合命题人观点。刑法有关观点展示的题目,主要还是侧重考查大家对“德日刑法阶层体系”的理解、掌握程度。而就如今的“刑法阶层体系”研究而言,当属清华的“五道口学派”为执牛耳者。尤其是,作为当今“刑法阶层体系”集大成者的张明楷老师,不仅是“五道口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诸多观点也在法考刑法真题得以体现,足以体现其权威性。 所以,大家准备刑法主观题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所学的“理论”能否与张明楷老师的观点相互印证、吻合,这样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效果。否则,一味地追求各种学说、观点的“百花齐放”,容易走上弯路,白白地增加自己复习法考的成本。 02 应对策略 虽然案例分析题层出不穷,但是仍有一定的解答规律。 同学们在解答时可结合柏浪涛老师的刑法案例分析方法,采取“四步走”战略。 第一步读题:找关键行为 先瞄一眼提问,看是“一句话”式提问,还是分步式提问。如果是“一句话”式提问,那么在读题时应全面仔细。如果是分步式提问,那么在读题时应注意分步提问中的要点,比如人物、关键行为等。 在第一遍读题时,以“人物”—“行为”为线索,厘清案情主线,明确“有什么人”,都实施了“什么关键行为”。 所谓关键行为,是指在刑法上有意义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至于无关紧要的琐碎行为不用关注。建议在读题时,用笔将“人物”和“关键行为”的地方都划出来,为下一步做准备。 第二步解题:找对应考点 在读完题后,就会对案件事实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就开始解题: 先逐个分析各个关键行为,看构成什么罪。这就要用到罪与罪区分的知识。再综合联系,看各个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各个罪名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就要用到一罪与数罪的知识。 然后再分析各个“人物”(犯罪人)的关系,看是共犯关系,还是单独犯罪。对有些犯罪结果是共同负责,还是各自负责。这就要用到共同犯罪的知识。 接下来再分析犯罪人所构成的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这就要用到犯罪形态的知识。如果题中没有问到犯罪形态,就不需要关注这个问题。 最后再分析有没有责任年龄、自首、立功、累犯等涉及从重从轻等法定量刑情节。 [注意] 只需要关注法定的量刑情节,至于酌定的量刑情节无需关注。当然,多种观点 如果题中没有问到这些点就不需关注这些问题。 第三步重审:查缺补漏 再次迅速浏览一遍案情,然后再检查一下自己解题的要点,看有没有遗漏的事实和考点。 如果没有问题就开始写答案。 第四步作答:表述清晰 1.如果提问是分步式,也即问一步、答一步,则写答案比较简单。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重审阶段要检查各步的答案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 有时答第一问,感觉没问题,但是答到第二问、第三问,发现照此推理下去,结论会有问题。这就要求在写答案前务必将各步答案整体理一遍,做到整体合理,不要写着写着发现矛盾,中途夭折,然后又推倒重来。这会浪费很多时间,并且造成心慌。 2.如果提问是“一句话”式,也即“请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那么写答案就有组织框架结构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一级框架的确立。应以什么标准作为一级框架?行为主体?行为?罪名? 合理的做法是根据行为主体来设计一级框架。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有多个行为主体,是将二人的共同犯罪放前面,还是将各自单独犯罪放前面?合理的做法是将共同犯罪放前面。分析完共同犯罪,再分析各自单独犯罪。 在将行为主体作为一级框架后,在行为主体之下,应将行为作为二级框架。对行为的安排,应根据行为的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答案。 确定好以行为作为二级框架后,就可以写实体内容了。 写实体内容时,应注意横向的问题和纵向的深度问题。写实体内容,只需写要点,不要在横向上把面扯得很广、面面俱到,也不要在纵向的深度上过分深入分析、拔不出来。重要的是写要点,主要是写“有什么行为,构成什么犯罪”,然后写一两句理由根据,但不需要写法条根据(如根据刑法第xx条),更不需要写出量刑(判多少年)。 03 刑法主观十题 刑法主观十题,是小伙伴们锻炼案例分析能力的重要资料! 今年的刑法主观十题被写进《2022法考主观题柏浪涛刑法专题讲座冲刺版》中,配套视频可观看本课程中的第四部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