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饮食乱弹(一)阳澄湖大闸蟹(5080记者编辑茶座)

 原群 2022-11-06 发布于上海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

“海派”一词最早出现在1917年出版的《清稗类钞》上,孕育于绘画领域,蔚然成风与上海地区的新式京剧表演紧密相关。不讲规矩的“新”与“奇”成为“海派”的显著特征。

20世纪30年代,“海派”从绘画、戏剧领域传导到了文学、媒体领域,凭借文学界的影响力和报刊媒介,“海派”一词迅速从绘画、戏剧、文学等有限的艺术领域扩大到了对地域文化特性的指称和表述上。

潜移默化中,“海派”在林林总总的上海市民社会生活中,自下而上、自发生长成为了一个层次丰富、面貌多样的文化样态,被视为上海城市文化的特性,成为一个地域文化性格的自我定义。


阳澄湖大闸蟹

前几天,老刘设家宴请客,笔者有幸恭陪末座。主菜是一人一对雌雄各一的正宗阳澄湖大闸蟹。雄的在6两左右,雌的在4两左右。掀开蟹盖,满目都是金灿灿的蟹粉,母蟹通红的蟹黄鲜甜,公蟹的蟹膏凝脂醇厚。一口咬下,满足感爆棚,再蘸上一点用姜丝和绵白糖调制的蟹醋,鲜上加鲜。

老刘的亲家在阳澄湖承包了一个蟹塘,所产的大闸蟹尚在蟹苗时就被早早预定。为了这次家宴,好面子的老刘硬缠着亲家到蟹塘旁,亲眼看着亲家将大闸蟹捞起,打包托运,才放心回上海。

老刘说,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极其有限。把阳澄湖周边的蟹塘都计算在内,2021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只有1万吨。不算阳澄湖周边的鱼塘,仅算养在湖里的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年产仅有1575吨。

2021年,中国大闸蟹总产量80.6万吨,而阳澄湖大闸蟹的孪生兄弟兴化蟹,年产量在7万吨左右。阳澄湖和兴化虽然相隔数百公里,但土产大闸蟹都是“白肚青背、黄毛金爪”,堪称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老刘这次请的都是挚爱亲朋,他怕亲家做手脚,中途掉包,所以才有如此“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得已的举动。

正宗阳澄湖大闸蟹,金毛金爪白肚皮。蒸熟后,蟹盖上泛着油滋滋的青光,肉质鲜美,略带一丝甜味。轻咬一下,浓郁的蟹鲜滋味,便在舌尖间弥漫。

秋风起,蟹脚痒。吃蟹的习俗,古已有之。大闸蟹可蒸可煮。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主张煮:“最好以淡盐汤煮熟”,他觉得“蒸者味虽全,而失之于太淡”,他是“盐煮派”的盟主。同时代的李渔则是“清蒸派”的祭酒,他在《闲情偶记》里主张蒸:“蒸而熟之”才不失真味。海派饮食继承了“盐煮派”的衣钵,以煮为主,锅中还加了料酒、葱姜、紫苏叶。

唐朝·张志和在《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中咏道: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蓴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清朝·曹雪芹则在《螃蟹咏》云,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然而,彼时阳澄湖大闸蟹属于养在深闺人未知。明清两代,安徽省当涂县的花津蟹、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的胜芳蟹,才是公认的好螃蟹。

晚清开埠后,上海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远东第一大都市,紧邻上海的昆山阳澄湖大闸蟹才在十里洋场悄然流行,名声逐渐盖过花津蟹和胜芳蟹。

一只优良的阳澄湖大闸蟹具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煮熟后蟹壳呈现鲜红色;二是白肚,肚脐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白得有光泽,稍有微黄,类似象牙色;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清爽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黄色,一对巨螯绒头厚实丰足,螯爪强劲有力,搁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两螯高举。

中国适合河蟹生长的水体,绝不止阳澄湖。江苏、湖北、安徽、辽宁都是产蟹大省,阳澄湖大闸蟹为何能一骑绝乘?与其被赋予海派文化气息,不无关联。

上海餐饮界的名师将阳澄湖大闸蟹做成了无与伦比的精美菜品,使其成为一种海派饮食文化的代表。如,有家饭店推出的蟹宴,用不同部位的蟹肉烹饪出不同的菜,加之与不同的调料相匹配更加突现出蟹的魅力,彰显大闸蟹各部分之本味。再如,上海市名优菜品“菊花对蟹形”,将鲑鱼丝和胡萝卜搭配出蟹的形状,再放到蒸箱里面去蒸,蒸好以后,把蟹粉炒好,放在蟹形当中,再把蟹盖子盖上,再放上菊花。

在海派文化浸淫下的阳澄湖大闸蟹,不要说品尝,光是看看那些五彩缤纷的蟹菜名:芙蓉蟹粉、翡翠虾蟹、太极蟹盒、雪塔酿蟹斗、阳澄蟹卷、阳澄扒赤壁、蟹粉鱼盒、蟹粉西施舌、蟹粉明虾卷、蟹粉石榴包……就能让你口舌生津。

醉蟹也是上海人的最爱。有一年,笔者在豫园商场的一家饭店吃过与众不同的醉蟹。饭店老板介绍,每年秋天农历9月左右,糟醉师傅会亲赴阳澄湖大闸蟹的一家殖基地采购。每只大闸蟹都要一只只过堂,确保在三两左右,只只是雌蟹,黄满肉肥。然后用上等江南黄酒深醉,添加多种辅料用以提鲜。在香料与黄酒的浸润下,蟹肉变成冻状泛着如玉般的光泽,蟹肉味道鲜美,甜滑晶莹的膏黄肥腴绵润,带着陈年花雕酒的香气。嘬上一口半流动的蟹黄,意犹未尽。

对上海人来说,吃大闸蟹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讲究。上海人吃大闸蟹有专门的八大件工具。笔者有位朋友,用八大件吃过的大闸蟹,壳能完整无缺的拼回去。这种吃法是吃到位了,也是最牛的海派吃法之一。

在海派文化加持下的阳澄湖大闸蟹,有着独特的韵致,和不一般的价值,让世人格外青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