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65天11月7日,舆论朝思暮享:关键的少数】

 sh风一样的男子 2022-11-07 发布于上海

     在各种管理学著作和实践中,大多数的人听过这样的理论:大部分人成功的原因就是掌握了二八定律,用80%的时间去做20%的关键事情。首先我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也大多数在管理中实践了这个理论,但我今天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供探讨。

    在今年经济周期和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大家都有些许抱怨。甚至崇尚一些美式的民主和自由,宣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和决策自己的选择,所以会对一些社会层面的现象和政府的决策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我经常把这种观点定为这是真正的“愚民”,也就是说随大流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经常有一些黑天鹅事件。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合在一起就是民主的意见或者是有效的意见,而是真正被实践过的科学方法论,才是值得尊重和推崇。我们要重视那些为此思考和论证,能够担当责任的人作出的决策和意见,我称之为“关键的少数”。

   天天大放厥词的“次要的多数”,占总数的80%,但对总体效果只有20%的影响程度;另外的20%属于“关键的少数”,却能产生80%的成效。如何能够评定成效?就是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科学论证闭环,反复实践迭代,谨慎决策落地,这也符合邓小平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