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弹花讲历史:秦朝的统一和灭亡(上)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07 发布于安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因而称位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朝。

图片

为何要统一?

公元前1046年二月二十六日晨,周武王率领周方国以及各诸侯国的联军,在商王朝国都朝歌的牧野布阵并作誓,然后挥军直指,攻入朝歌,商王子受辛于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周朝于是开始分封诸侯,其原因有下:

第一、给予追随周方国对抗商王朝的方国以奖励。

按《尚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这里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就是追随周方国一同起兵的方国,被称为“牧誓八国”。

第二、按照黄帝、尧帝以来的传统,进行分封。

华夏族有着悠久的祖先崇拜信仰,因此在“不绝人祀”的朴素理念之下,周朝对古圣王的后裔进行了分封,如封舜帝之后于陈国,夏禹之后于杞国等;

对商朝遗民进行了分封,如商纣王之子武庚于邶国,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国等;

对功臣进行了分封,如封太师吕尚于齐国。

第三、商周时期交通的不便利,信息传递的不畅通,以及存在着诸多未必愿意尊奉周天子的方国、部落,需要周朝以分封来完成对各地的征服和同化,从而纳入到大禹以来的五服、九服制度中。

所以周朝以宗亲践土而封诸侯,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种血缘宗族的密切关系,为周天子完成开拓、镇守的任务。

然而自周朝建立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铁器的广泛运用,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加工业、手工业、工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引发了商业的繁盛。

生产力的提高,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随之得到适应性的变化和变革。

而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东周建立,意味着周天子的权威不断丧失,对诸侯国的影响不断衰弱。

于是春秋开始,诸侯国混战,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大的诸侯国称霸,周礼制度崩坏。

经过春秋时期的混战,实力不足的小国不复存在,非华夏族的方国、部落或被消灭同化,或被驱逐,于是战国更大的混战开始了。

不断的战争引发的直接后果是,诸国为了强盛,开始纷纷变法,各种学说不断涌现,于是旧有的制度彻底崩散,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并引发了经济、政治、军事诸多方面的变革。

对于战国时期仅存的诸侯国而言,有野心有实力的国君和贵族们渴望统一,则他们可以实现政治和经济上最大化的利益;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渴望和平,希望战争结束,而结束战争唯一的手段,就只剩下统一

因此,对于战国后期的诸侯国和天下百姓而言,统一已经是唯一的且必须的目的和要求了。

为什么是秦朝?

图片

自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实力衰弱,天子的权威衰减,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开始变得频繁了起来。

自齐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的幽地会盟之后,齐桓公首先确认了霸主的地位,而后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所谓霸主,在实际上就是取代了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接受各诸侯的朝拜,调解各诸侯之间的争端,并在发起战争时获得诸侯们的支持。

三家分晋之后,东周进入战国时期,此时经过三百六十余年的兼并,诸侯国的数量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缩减到了二十多家。

最终齐、燕、赵、魏、韩、楚、秦共七国实力最为雄厚,被称为战国七雄。

齐国自齐桓公以来,国力一直很强盛,虽然期间起起落落,但仍旧是东方大国。战国初,田氏代齐,姜氏齐国绝祀。

因为管仲改革的制度遗留,齐国重视商业和经济,拥有海盐之利,所以经济发展很好,军事实力也较为强大。

田齐桓公田午在位时期,为了对田氏取代姜氏而成立的齐国政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以巩固统治地位,田午在国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设立了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由于是官方主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和政府智库。

稷下学宫采用的是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因此兼容并包,凡到学宫的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也不管国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以自由发布自己的学术见解。

因此在其兴盛时期,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几乎所有学派,为“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也因为稷下学宫的存在,齐国养士之风盛起,但是与秦国相比,稷下学宫的存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也就意味着齐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执政理念,换一个国君,可能就执行一种学派的政治观点。

因此齐国不可能接过统一的重任,因为在内部它并没有一套长久的、行之有效的执政思想为指导,即缺乏一种可以聚拢国人乃至天下人的政治纲领。

燕国地处华北、辽东地区,地理位置最为靠北,其最大的外部敌人,一直是北方的戎狄。

燕国最强盛时期在燕昭王,随后燕国与齐国、赵国先后发生战争而不能完胜,这就意味着,燕国若要统一天下,首先面对的是齐、赵两个大国,其统一的希望渺茫。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但是长平之战败于秦国,其实力大减。到邯郸之战时,平原君赵胜不断外交,信陵君魏无忌窃虎符而指挥魏、楚两国联军支援,秦军大败。

邯郸之战意味着从此东方六国再没有一个可以独自抗衡秦国的国家,经此两大战役,赵国实力迅速下滑,再也无力同秦国争霸。

魏国自魏文侯、武侯两代,李悝变法、吴起改革,使得魏国强盛而称霸中原。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不愿意承认魏国称王的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任军师的齐国大军,在马陵设伏,魏君大败。

马陵之战使得魏国沦为二流强国,而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全歼韩魏联军,魏国再无对抗秦国的能力。

韩国最强盛是在韩昭侯时期,昭侯以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并变法。但韩国有一个天然的弱点,那就是它地处中原,四面被魏、秦、楚国所包围,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是战国七雄中最没有希望统一天下的诸侯。

楚国的祖先曾经连续四代服侍周文王、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感念其功绩,于是封熊绎为子爵,封地在当时人认知中的南方蛮荒之地,且赐予的土地仅有五十里。

熊绎到封地之后,先建了占卜和祭祀祖先的宗庙,但却没有可以用作祭祀的贡品,于是就去临近的鄀国偷了一头小牛,又怕主人找来,于是连夜宰杀后祭祀。(出自《清华简.楚居》)

按《国语.晋语.叔向论务德无争先》一篇: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周成王在岐阳大会天下诸侯,楚国则需要向周天子上贡包茅,即天子祭祀时用来缩浊酒的青茅草。熊绎作为子爵也参与了会盟,却被视为荆蛮,负责在与会的诸侯座位前放置青茅草,摆好代表座次席位的望表。

楚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出自祝融氏,祝融氏自黄帝时期就担任火正,所以熊绎被安排与鲜卑代表一同守燎,也就是看守祭祀的火堆。

岐阳大会盟,熊绎甚至不能够参与会盟,哪怕他身为子爵。到了周康王时期,熊绎前往朝拜天子,天子回赐诸侯礼物,只有楚国未得到。

因此在周朝初立楚国开国之始,楚人就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这使得楚人也以蛮夷自居,而且在其强盛之后就开始了灭国扩张的道路。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武王熊通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熊通攻打随国之后,便要求周天子加尊号为王,而周天子不从,于是熊通自立为王,是春秋以来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可见楚国对衰落的周王室的轻视。

虽然楚国以蛮夷自居,但更像是对岐阳会盟的不满和愤怒,楚人“不服周”,即不认可周天子的九服制度,不愿意遵从九服制度朝拜上贡周王室。

然而同晋、鲁这样的周王室亲近的宗亲诸侯一样,楚国对周礼的坚持和学习也是全面的。

楚国使用同中原诸侯国一样的文字,语音、词汇有较多的地域特色,在军事兵种方面也吸取了极多的周朝制度,也采用了分封制度,所以在其国内形成了诸多同姓小宗的封建贵族。

其对外的民族政策,楚国积极同中原诸侯沟通交流,推广融夷为夏的政策,对江淮一带的东夷方国诸侯,通婚联姻或攻灭而融合;众多西戎诸侯国也被融入楚国内,且楚国对南蛮不断攻打,融合了一部分濮人,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然而自春秋至战国以来诸侯长年累月的彼此征伐,即便战国后期秦国崛起,中原诸侯国仍旧内斗不止,“合纵”的外交联合政策也被秦国化解,且内部贵族仍旧争权夺利,于是最终楚国被秦国攻灭。

与齐国一样,自春秋以来,楚国数度强盛,也曾落魄,但依靠其人口和顽强的精神,一直与秦国相抗衡。

但是楚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学周朝学得太像,以至于号称“小西周”,分封的贵族太多,导致楚王的权力不够大,贵族们对楚王权力的掣肘,彼此之间对权力的争夺,导致楚国内耗严重,而楚王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从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七个诸侯国来看,齐国内部思想不统一,君主的执政不能够持续,这就导致齐国在外交、军事上表现得不稳定且短视。

燕国地理位置太过于偏僻,且国力不能臣服临近的齐、赵两国,这意味着它南下称霸中原的道路被彻底堵死。

三家分晋后的赵国虽然是山东诸侯最为强大的一个,但是与韩国、魏国的仇视和战争,导致它很多时候要独立面对秦国的攻击。

魏国地处中原,虽然一时强盛,但后劲不足,一战而实力倒退;韩国国土最小,虽然军事装备先进,但是与魏国有一样的问题。

所以赵、魏、韩三国的问题是,它们没能及时放下自三家分晋以来的彼此矛盾,联合抵抗秦国太晚,已经在历次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也就丧失了称霸统一天下的机会。

楚国的问题在于分封,导致其实力被分散到诸多贵族手中,难以统合所有贵族的共同利益,于是空有强大的实力而不能够完全发挥。

所以统一天下的重任,最终落到了秦国头上。

秦国统一的因素

图片

按《史记.秦本纪》,秦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颛顼帝,颛顼帝的曾外孙大业生子大费,协助大禹治水。舜帝因其有功劳,而赐姓为嬴。

大费的后代投奔商部落,为商王驾车而成为商朝贵族,因此他的后人的一支被商朝分封在了西戎族附近,为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之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纣王之子武庚于邶国,武庚引发“三监之乱”。

大费的后代飞廉为纣王臣子,在“三监之乱”时前往东夷,联合奄、徐、黄、江等赢姓方国反对周朝。于是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被封在奄国故地,以其长子伯禽代往,建立了鲁国。

而奄国之民,一部分给了齐国,另外一部分则被周朝强制迁往西戎故地。所以早期的秦国墓葬群,带有强烈的商文化风格。

飞廉有子恶来,恶来的弟弟有后代造父,在周穆王时期为天子驾车,在徐国徐偃王发起叛乱时,周穆王正在外出巡,造父驾车赶回国都而立大功,于是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这一支即为嬴姓赵氏。

周孝王时期恶来的后人非子养马有功而被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于是以封地为氏,号秦嬴,成为嬴姓的大宗,并被周孝王许可续嬴姓祭祀。

此时秦人被周天子视为附庸,国事都被托付给周王室,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权。

周幽王时废嫡立庶,幽王第一任王后出自申国,于是申国联合犬戎攻打周天子,杀幽王于骊山,西周灭亡。

犬戎大军于是盘踞在西周国都镐京,周平王不得不召集诸侯勤王,秦人此时并非诸侯国,但也派兵营救。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东迁洛阳,秦人带兵护送,因而被封为伯爵,始为诸侯。

因此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最晚成为诸侯国的。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为诸侯;公元前376年,赵、魏、韩废晋静公,瓜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至此作为诸侯的晋国彻底不复存在,是为“三家分晋”。

魏国国君祖先在晋国时期为周朝公族,姬姓魏氏;韩国国君祖先在晋国时期为晋国公室,姬姓韩氏;而赵国国君在晋国时期属赢姓赵氏。

所谓公族,就是周天子、诸侯国君非嫡系的后人,按照周朝的宗亲制度和周礼,公族就是小宗,与天子、国君同族为宗亲。

考虑到赵、魏、韩三国都曾在晋国为六卿,其祖上都曾经参与到晋国时世卿执政的漫长替换过程中,所以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是最晚成立的一个。

成立的时间最晚,也就意味着秦国受周礼的影响最浅,“历史包袱”最轻,所以其相比其余诸侯国,就有了自己的特点。

文化上,由于秦国与西戎接壤,彼此融合,因此秦国虽然有着多神崇拜,但其宗教水平层次较低,与周王室及中原诸侯国崇尚祖先不同,秦人的宗教祭祀更关注日常生活,即相较而言,其信仰更加世俗化、现实化。

在祭祀上,周天子行祭天地礼,是因为周朝君王自认为“天帝之子”,是以王权为主导,神权为附属,即神权低于王权且从属于王权的。

在之前的文章曾经论述过,周朝之后,神权就成为王权的工具,周天子祭祀天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宣扬神权至上,而是通过神权来维护王权。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天子权威衰落,诸侯国开始僭越祭天,而秦国也同样有自己的祭天之礼,即畤祭。

公元前771年,秦国在成为诸侯国之后,秦襄公于是在国都西面行“西畤”,祭祀少昊,因为赢姓源自东夷少昊。因周人祭祀五方五帝,故而秦人以其居于西方,而将少昊抬到了西方白帝的位置。

公元前755年,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上落下,蛇口落在了地,于是建畤祭祀白帝。

公元前672年,在迁都雍地(今陕西宝鸡凤翔)后,秦宣公在渭水之南建密畤,祭祀东方青帝伏羲。

公元前422年,秦灵公在吴阳(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和第一座祭祀炎帝的神农庙。

公元前367年,秦献公于栎阳建畦畤祭祀白帝。

因此秦国的畤祭与相对虚无缥缈的周礼祭天不同,是将五方五帝与上古三皇五帝对应了起来,是将华夏的古代圣王们神格化并加以祭祀崇拜,其本质仍旧是世俗化的祖先信仰。

从祭天设四畤可以看出,秦人在文化上更注重实际,所以虽然身处西陲之地,接收中原新事物较晚,但接受程度更甚。

所以虽然诸侯国各国都有变法变革,但最为彻底的却是秦国,这就是因为秦人更看重实际利益和效益。

在军事上,由于与西戎接壤,且周平王封秦国为诸侯伯爵的目的,就是驱使秦人驱逐犬戎收回故土,所以秦国立国之后,主要的拓展方向就是向西、向北。

通过对西戎的持续战争、吞并、融合,秦国占据了关中大部分土地,到了秦穆公时,又将陆浑戎整体东迁给晋国,晋国则将陆浑戎安置在了洛阳附近。

春秋时期,晋国持续强盛,而秦国欲称霸,则必须要挑战晋国,自秦穆公以后,秦国无力东出,只能算是二流强国。

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李悝变法,又以吴起为将,侵吞秦国的河西之地而置西河郡,秦国无力抗衡。

于是秦简公时期改革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秦献公废除人殉、鼓励工商、编制户籍、推广县制,意图从败于吴起的耻辱中恢复。

所以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这是春秋战国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而秦国也脱胎换骨一般,称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所以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可以看做是秦国完成统一天下重任的原因,即:

1、秦国成为诸侯国最晚,文化偏向实用主义,所以秦国愿意接受变法改革,且对变法改革的需求更迫切;

2、秦国与周王室、中原诸侯国的制度不同,接受周礼的程度较低,因而分封的贵族也较少,且在商鞅变法之前,很少有秦国公族参与到政治中;

3、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争斗,其国土几乎都是从西戎那里抢夺回来的,因此秦国注重军事,民间百姓也不惧战争;

4、因为底蕴浅薄,所以秦国对外来人才重视,其客卿制度最为典型,在秦人重实用的文化下,外来人才不断涌入,即秦国可以选天下之材为己用;

5、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执政理念,就是以法家为基础,其目的就是为了攻打六国而统一,也就是与齐国相比,秦国已经有了一个可持续的长久的执政纲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则是:

1、重刑,颁布并实施李悝的《法经》,实施连坐制度,轻罪亦用重刑;

2、军功为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颁布军功二十等爵制度;

3、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奖励开荒,奖励耕织,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

4、禁止游民,要求所有人必须有工作;

5、废井田、开阡陌,国家允许土地私有,且允许土地买卖;

6、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7、统一度量衡,由国家颁布发行度量衡的标准器;

8、强行分家,推行小家庭制度。

商鞅变法是对旧有的周礼制度的彻底而全面的改革,重农抑商,限制游民,其目的是将大部分百姓变为农夫困在土地上;军功至上而用重刑,是为了让百姓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废除井田制,则可以在二十等爵的军功制度基础上给予有军功者以土地奖励;废除分封制,则秦国公族贵族实力大减,权力归于中央;推行小家庭制度,则是对周朝的宗族制度的打击,防止地方出现豪强势力。

商鞅的变法是成功的,秦国自此以后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未来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商鞅变法及其思想,还有着许多的缺陷,比如轻视教化的作用却重视刑罚的使用,这就是“不教而诛”。秦国推行军功后,民间风气轻学而好斗,最终走向了军国主义。

 从《商君书》我们就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愚民政策,是让秦国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为重心,通过军功二十等爵制度的不同奖励,吸引和鼓励百姓参与战争,而百姓获得爵位后,又通过重刑处罚并剥夺爵位。

这样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百姓就被当做物资生产者和战争的具体执行者,百姓是被视为可以源源不断产出的消耗品,属于国君和上层贵族的工具。

因此商鞅的思想,其实是无视生产力的发展的,也是根本不去考虑真实存在着的百姓们的具体想法的,其一切变法措施,并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强国,即将秦国打造成为中央集权的军事主义国家,进而就可以通过最为直接的暴力战争,完成统一这一任务。

于是到了秦王政时期,连年对外战争,对六国的打击,军事行动的巨大胜利,统一也变得水到渠成。

图片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国;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

公元前225年,灭魏国;

公元前223年,灭楚国;

公元前222年,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

需要说明的是,卫国是秦始皇在位时期仅存的诸侯国,公元前254年,仅存国都的卫国就沦为魏国的附庸,秦始皇灭六国,卫国继续作为秦国的附庸而存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国末代君王卫君角为庶人,卫国作为周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不复存在。

有人认为是因为卫国向秦国提供了诸多人才,比如吕不韦、商鞅,所以秦始皇才没有灭卫国。

我个人的观点是,华夏族有祖先崇拜的传统,则灭国后“不绝人祀”就成为了政治正确的传统。

我们看秦灭六国后,六国末代国君的待遇,韩王安投降后被安置在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原国都新郑发动叛乱,叛乱平定后,为了根除祸患,韩王安被处死,此时秦国正在攻打赵国的残存势力。

因此韩王安被杀,是因为天下未一统,公元前228年赵王迁投降,但公子嘉逃到代地称代王,仍旧在反抗。所以韩王安之死,有杀鸡儆猴的意图。

赵王迁被俘虏后,秦王政将其流放到房陵。

魏王假投降后,下落不明,有说法是同样遭到了流放。

楚王熊负刍被俘,下落不明。

燕王喜被俘,下落不明。

齐王建不战而降,被安置在共地,大约是无法自食其力而饿死。

若无韩国旧贵族的叛乱,韩王安的下场,大约会是被软禁在某个地方老死。下落不明的三位,以赵王迁的待遇,大约也都是被流放。

秦始皇并不是一个肆意妄为的暴君,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六国既灭,天下一统,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要考虑的就是让秦王朝长治久安。

那么留这些被俘或者投降的末代君主们一条命,就可以安抚六国的贵族和百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贵族和百姓们愿意接受安抚的善意,否则韩王安就是另外一种下场。

留下卫国,是因为秦始皇已经意识到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坏处,他必须引导安抚秦国内部的好战派,同时又因为六国被纳入郡县制的直接管辖,就要有足够的人才充任官僚,去为秦始皇治理地方。

那么向来文风昌盛的卫地,“多君子”的卫国,留下当做附庸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需要说明一点,在古人的观点中,附庸国与诸侯国是不同的,诸侯国是要接受国君的册封,属于华夏族常有的、传统的政治制度;而附庸国,则其国事都要交给大国。

那么什么是国事呢?《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前者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教育、外交等权力,后者是一个国家的军事权。

卫国作为秦国的附庸,国君拥有的唯一权力,大概就是祭祀卫人的祖先了。对于这样一个几乎不会对秦国产生任何威胁的国家,秦始皇允许其存在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