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名将录之二 李𪟝(下)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07 发布于安徽

征高句丽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大对卢(相当于宰相)泉盖苏文得知高句丽国王荣留王(618-642年在位)计划除掉一些对王权构成威胁的大臣,而自己首当其冲时,设下鸿门宴,在宴席上杀死了高句丽近百名大臣,又闯入王宫杀死荣留王并分尸,且不为荣留王举行葬礼。之后,泉盖苏文自封“大莫离支”,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但自己独揽军政大权。

图片(高句丽荣留王画像)

高句丽荣留王(618-642年在位)原系由唐朝册封,由于泉盖苏文隐瞒了弑君真相,太宗起初只知道荣留王去世,其侄子高藏继位,于是仍按照惯例派遣特使赴高句丽,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图片(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影视剧形象。史载其人“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莫离支是高句丽后期设立的最高官职,权力远超宰相,实际上是专制权臣

朝鲜半岛的新罗与大唐关系亲密,年年遣使赴长安朝贡。但泉盖苏文在高句丽当权后,唆使百济出兵侵扰新罗,甚至与百济联合出兵,欲压迫新罗不得再与大唐通好,新罗不得已向大唐求救。贞观十八年(644年)二月,太宗派遣使者到高句丽劝说泉盖苏文罢兵,遭到拒绝。

鉴于辽东土地自古以来为中原王朝所有,且为了“不遗子孙忧”,太宗以泉盖苏文弑君残民、侵暴邻国新罗为由,准备亲自征伐高句丽。

图片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逃到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史称“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箕子王朝接受周王朝册封,是周王朝的诸侯国

朝议时,谏议大夫褚遂良提出反对,李𪟝则以薛延陀为例主张征伐,说:“当年薛延陀进犯大唐,陛下因魏徵谏阻而未出兵,故薛延陀后来日益坐大,为祸边境。如果当初采用陛下的策略,北疆可保安宁。”李世民认为李𪟝说的很有道理,下定决心征伐高句丽。

图片中国西汉初年,燕国卫满(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箕子朝鲜自立,史称“卫氏朝鲜”。它仍为汉朝藩属外臣,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

十一月,太宗诏命李𪟝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步骑六万进攻辽东,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水军自莱州渡海攻平壤。

次年二月,太宗又亲征高句丽。同月,李𪟝率所部到达幽州。然后,从柳城(今辽宁朝阳)出发,虚张声势,造成要从怀远镇(今辽宁辽中附近)进军的假象,暗中却派兵北上直趋甬道,突然赴向高句丽。四月,李𪟝从通定(今辽宁新民)渡过辽水(今辽河),抵达玄菟(今辽宁沈阳上伯官屯古城)。高句丽人大惊,不敢应战,坚守不出。此时,辽东道副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及营州都督张俭相继到达预定位置,张俭在建安城(今辽宁盖州市东北)大败高句丽军。四月十五日,李𪟝与李道宗开始合攻盖牟城(今辽宁抚顺),二十六日攻克,俘获两万余人,十多万石粮食。

图片(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出兵辽东,灭了卫氏朝鲜,在辽东和今天的朝鲜北部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合称“汉四郡”

随后,李𪟝兵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下。五月八日,高句丽四万余人来解辽东之围,李道宗要率四千骑兵前往阻援,诸将以为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不如筑工事坚守,等候太宗大军到达后再发起进攻,唯有李𪟝赞同出击。唐军由果毅都尉马文举率精骑向敌军发起冲锋,所向披靡。待唐军合击时,总管张君乂接战不利,败退而走,致唐军陷入被动。李道宗收拢散兵,登高一望,见高句丽阵形也已混乱,便率领几十名骁勇骑兵杀进敌阵,李𪟝果断领兵助战,唐军斩首千余级,大破高句丽军。

图片(高句丽源于玄菟郡下属的高句丽(骊)县,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一些部落统称为高句丽)

李𪟝围攻辽东十二日后,太宗率精兵抵达辽东前线,两军会师后继续发动猛攻。当时天起南风,唐军用冲竿将士兵送上西南城楼,纵火烧楼,火势延至城中,唐军乘势登上城墙,攻陷城池,斩敌一万余名,俘敌一万多人、百姓四万余口。六月,李𪟝又攻白岩城(今辽宁省岫岩西南),迫使其城主归降。 

图片(辽宁集安角觝墓壁画《宴饮图》。高句丽族群究竟是什么人,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和当时中国东北一个叫扶余的族群密切相关。公元一世纪前后,北扶余有一个叫朱蒙的贵族受国内排挤,逃到今辽宁桓仁县境内,于公元前37年建立高句丽国)

之后唐军围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但此城十分坚固,防守亦严,唐军久攻不下。高句丽北部耨萨(相当于都督)高延寿领军十五万前来解围,意图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一举击败唐军。太宗与李𪟝等商议后,设下围城打援、诱敌深入、前后夹击之策,在安市城东南八里处设伏。唐军依山为阵,李𪟝率一万五千名步骑在西岭列阵,长孙无忌率奇兵一万一千人伏在山北峡谷之中,负责截断敌军退路,太宗亲率四千步骑,携带旌旗鼓角,埋伏在北山之上。高句丽军中计大败,两万余人被杀,三万余人被俘,余者溃散。

图片(镀金高句丽青铜王冠。高句丽自立后,仍向汉朝称臣,但也多次联合其它部族入侵汉朝,比如121年,联合鲜卑攻打辽东,汉朝太守蔡风战死

唐军回师继续猛攻安市城。高句丽军凭城固守,又见太宗亲临,便出言肆意谩骂,太宗大怒,李𪟝奏请克城后坑杀全城男女老幼。安市城百姓听说之后,皆全力支援守城士卒,致使唐军久攻不下。此时辽东天气转寒,草枯水冻,唐军粮草将尽,于是太宗下令班师。李𪟝与李道宗率军断后。 回朝后,太宗录功封李𪟝的一个儿子为郡公。

图片公元246年,曹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攻破高句丽都城丸都并将其焚毁,但此后高句丽死灰复燃,重建了丸都城,并乘中原“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之机,攻占了汉四郡

灭高句丽

乾封元年(666年),高句丽权臣泉盖苏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继掌国事,泉男生的弟弟泉男建、泉男产趁机发难,泉男建自立为莫离支,驱逐泉男生。泉男生只得投奔大唐,恳求发兵相助。六月,高宗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任命泉男生之子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又任命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句丽。

同年十二月,高宗再任命李𪟝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出兵征讨高句丽,契苾何力、庞同善、高侃等一并受李𪟝节制。

图片(342年,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又攻陷高句丽 ,再次将丸都城夷为平地)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李𪟝攻下高句丽西部要塞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并趁势挥军进击,连续攻陷十六城。泉男建派兵袭击尚在新城的庞同善、高侃,被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败。庞同善、高侃等进军至金山,被击败,高句丽趁胜进攻。薛仁贵引兵迎击,大获全胜,斩首五千,并乘胜攻陷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会师。

图片(隋炀帝曾三次亲征,但没能灭掉高句丽,隋朝反而因此国内大乱,不久灭亡。这使得高句丽人以为中原王朝不过如此,但下一次他们遇到的是雄风猎猎的大唐)

总章元年(668年)二月,薛仁贵攻克高句丽重镇扶余城(今辽宁开原古城),扶余川四十余城,望风而降。泉男建派兵五万企图夺回扶余城,与李𪟝在薛贺水(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相遇。唐军大胜,斩获三万余人,乘胜又攻下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

唐军各部会合后,李𪟝率军进至鸭绿栅,再次大破高句丽,追击二百里,顺势攻陷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内),其他各城均惊魂不定,许多人逃走,投降唐军的人络绎不绝。契苾何力先抵平壤城下,李𪟝随后赶到,对平壤形成合围之势。

图片(645年,太宗征高句丽示意图。太宗征伐虽没能灭掉高句丽,成为他毕生的一个遗憾,但也狠狠地给了高句丽一个教训)

唐军围攻一个多月后,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等人持白旗出城投降,但泉男建仍闭门抵抗。九月,僧人信诚开门接纳唐军,李𪟝趁机攻陷平壤,擒获高句丽王高藏、泉男建。至此,高句丽灭亡,大唐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

图片(668年,大唐灭亡高句丽之战示意图)

李𪟝班师回朝。高宗让李𪟝先将高藏和泉男建在昭陵(太宗陵寝)举行献俘仪式。礼仪结束后,李𪟝整顿军容,高奏凯歌进入长安,到太庙再次献俘。十二月,高宗在含元殿举行受俘仪式。同月,高宗在南郊祭天,以李𪟝为亚献(即祭祀时的第二次献酒)。

图片(高句丽末代国王宝藏王高藏画像。从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高句丽享祚705年)

辅政高宗

贞观十七年(643年),皇太子李承乾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勾结企图谋反。李世民得知后,将李承乾幽禁别室,命李𪟝与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等共同审问此案。同年,李世民在与李𪟝、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商议后,决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其后,朝廷改授李𪟝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进封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宗曾对李𪟝说:“朕的儿子刚当上太子,你原来是他的长史,如今把东宫的事情委托给你,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委屈了你的阶位、资历,希望你不要见怪啊。” 

太宗又曾设宴,望着席位上的李𪟝说:“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再三思量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你过去不弃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李𪟝咬破手指,拭泪致辞,过了一会儿沉醉不醒,太宗就脱下自己的御服给他盖上。

图片(《旧唐书》记载,李𪟝曾得急病,验方说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疗,太宗就剪下胡须,为他和药。李𪟝感动得叩头出血,太宗说:“这是为了社稷江山,并非为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

同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𪟝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𪟝转任太常卿,仍然同中书门下三品。过了十天,又拜太子詹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卧病,自感不久于人世,就对太子李治说:“你对李𪟝没有什么恩惠,我现在贬他为外官。我死后,你授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对你忠心耿耿。如果李𪟝接到任命后犹豫徘徊,就杀了他。”于是太宗驾崩前把李𪟝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县一带)都督。李𪟝知道太宗用意,接旨后家都未回,径直就去赴任。不久李治即位,是为高宗,当月就召李𪟝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他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同年,再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图片(唐高宗画像)

永徽元年(650年),李𪟝上表请求免除自己仆射的职务,李治还是命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依旧执掌政事。

永徽四年(653年),李𪟝拜为司空。高宗又令人为他画像,还亲自为画像撰序。

永徽六年(655),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但褚遂良(顾命大臣之一)等大臣反对,高宗问李𪟝:“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以为不可。如何是好?”李𪟝回答:“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于是高宗坚定了废王立武之心,而李𪟝也因此得到了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

图片

麟德初年(664年),高宗东封泰山,诏命李𪟝为封禅大使。

总章二年(669年),李𪟝被加封太子太师,增赐实封至一千一百户。

总章二年十二月初三(669年12月31日),李𪟝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说八十六岁)。高宗悲恸不已,辍朝七天,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贞武”,陪葬昭陵。光宅元年(684年),李𪟝得以配享高宗庙受祭。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面对藩镇割据之势,倍思良将,设武成王庙,祭祀历代名将,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姜子牙为主祭,历代名将十人从之,称“武庙十哲”,李𪟝位列其一。

人物综述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郡雄割据,战争频仍。而大唐能得以平定天下,又开疆拓土,是因为军事上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名将东征西伐,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李𪟝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图片

唐朝开国的将领中,就战绩而言,除李靖外,再无人可与李𪟝匹敌。他早年从李密征战,诛张须陀、败王世充、夺黎阳仓,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太宗征讨,灭窦建德,平王世充,征刘黑闼,伐辅公祏,鲜尝败绩。大唐统一天下后,他又参与攻灭东突厥,挂帅平定薛延陀以及灭亡高句丽,为大唐开疆拓土做出重大贡献。李靖去世后,𪟝成为大唐军事上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太宗曾说:“李靖、李𪟝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这是对他恰如其分的评价。

图片(李𪟝墓。李𪟝死后陪葬太宗昭陵,墓修成三座山形,据说分别象征阴山、铁山和郁督军山,以表彰他的战功

就军事素养而言,李𪟝智勇双全,故能成为一代名将。

论勇,面对强大敌军,他常常敢以少击多,一战而定乾坤。当隋朝猛将张须陀率两万军队镇压当时尚不算强大的瓦岗军时,翟让欲避其锋芒,李𪟝等人却主张迎敌,结果一战而诛张须陀。在辽东战场,面对高句丽四万援兵来解辽东城之围,他敢以少击多,以李道宗四千骑兵迎头痛击高句丽。

图片(李𪟝碑)

论智,他不仅有长远谋略,还能根据战场态势,敏锐洞察战机。就如何壮大瓦岗军,他提出了攻取黎阳仓,然后开仓募兵之策。征讨王世充时,他果断抓住王世充部将沈悦来降之机,采用里应外合之策智取了虎牢关。平东突厥时,他乘唐俭出使突厥,颉利放松戒备之时,极力支持李靖率军猛进,一举击破颉利牙帐,而他本人则赶到碛口堵死了颉利北逃之路。

图片(三梁进德冠,国家一级文物,李𪟝墓出土,是目前最早的唐代帽子实物。《旧唐书》记载,进德冠是一种赏赐重要大臣帽子,分为三梁、两梁、一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三梁

李𪟝重义节,为时人所重。在乡时,他乐善好施,上瓦岗寨后,他劝翟让勿扰乡邻。而最受称道的,是他对李密的态度。李密归唐,所据有的地盘都暂由李𪟝接管,但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仍旧交给李密,由其上呈唐廷。李密反叛被杀,李𪟝知道李密于公自然当诛,但于私他却仍讲情义,上表请回李密尸体,隆重安葬。后来唐太宗考虑托孤时,对他说:“朕将托孤给大臣,思来想去,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你以前不遗弃李密,如今又岂会辜负朕呢?”。

图片

李𪟝支持高宗废王立武,有史家认为,他这是“私己畏祸”,致日后“武氏奋而唐之宗属几歼焉”,李𪟝本人则因其孙李敬业举兵反武而至“掘冢暴骨”,似乎要将后来武则天擅政专权、废唐兴周、清除宗室功勋之事,归咎于李𪟝。然而,高宗行废立之时,武则天尚年轻,也未僭越干政,即使李𪟝再怎么能神机妙算,但要他预测到三十年之后的朝政,未免有苛求之嫌。况且,他深谙太宗临终前贬他到叠州的用意,因此他也很难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

图片(李𪟝对姐弟非常友爱。《隋唐嘉话》记载了一个他为姐姐煮粥的故事。李𪟝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汝仆多矣,何为自苦如此!”𪟝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老矣,𪟝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