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爱的人,一生都在对抗这个执念

 金苹果6 2022-11-07 发布于北京

作者:金樱子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一个女生朋友最近买房了。

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七嘴八舌地恭喜她。

一片羡慕声中,她说,“就是想有一个家而已。”

轻声细语背后,是她这么多年为了买房吃的苦,和为了买房的内心挣扎。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拼命买房的女孩。

01

拼命买房
只为有个家

贝壳之前出过一个调查:

女生婚前为什么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Image

(来源:贝壳研究院)

48%的女孩答案是:为了有个家。

我记得去年《和陌生人说话》有一期采访了一个姑娘,王神爱。

她小学6年级就开始偷偷存钱,准备买房子。

在采访中,她讲到小时候, 家庭条件不好,住在小平房里。

Image来源:pexels

房门没有锁,窗帘永远都拉不满,她说,“我一直觉得我住在纸盒子里”。

比物理环境的糟糕的是,家庭环境也不好。

父亲爱喝酒,醉酒之后妈妈就不让他进门,醉醺醺的父亲发脾气,踹她的门。

本身就没那么安全的环境,更不安全了。

更经常发生的是,妈妈和父亲吵架之后就回娘家了。

父亲不知道怎么照顾她,就把她到处寄养。

什么同事、邻居、领导,哪里能送就往哪里送。

可是,在别人家住着,小王神爱从来就不敢自在。

总是小心翼翼,怕给人找麻烦。

Image来源:pexels

甚至连上厕所都不好意思。

她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家的概念”。

买房就是为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没有家的人,对房子的渴望总是最深。

这个家并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

更是心理层面的。

就像我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很小就被送到外公家寄养。

她说前几年总是特别想家,总想回家住。

Image来源:pexels

但是后来弟弟出生了。

她再回家,爸爸妈妈弟弟其乐融融,自己像个外人一样,那个家早没了她的位置。

有些女孩,长大后是没有家的。

嫁人后的那个家,叫做“婆家”。

结婚前的那个家,叫做“娘家”。

就算还没有结婚,她长大的那个房子,也默认是哥哥弟弟的。

所以,这些女孩们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家,因为自己买的,才完整属于自己。

为什么家对我们如此重要呢?

心理学家鲍威说:家的核心功能就是“安全基地”和“安全港”。

家提供的,是一个“安全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家人之间互相包容,互相支持。

每个人的感受可以在里面得到释放,互相接住,一起消化。

这背后是两个心理需求:归属感和安全感。

Image来源:pexels

有归属感,其实就是一种有人和我同在的感觉。

即在这个空间里,我是被接纳的,我的存在是被感知的。

这也会带给我们一种感觉:无论我怎么样,不管我发生了什么,都有一个空间可以稳稳接住我。

在这样接纳的氛围里,我们内心安全感就建立起来了。

正如诗人约翰·奥多诺所说:“归属感是温暖、理解和拥抱。”

02

归属感缺失
源自有条件的爱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孩子终身,所寻求的就是两样东西,一个叫做归属感,一个叫做价值感。

归属感和价值感无法分割。

归属感的来源,是被认可,是被接纳。

只有一个人被认可,被接纳之后,他才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显然,很多女孩在归属感上是丧失的。

而这,和有条件的爱有关。

说到有条件的爱,就不得不提到无条件的爱。

Image来源:pexels

无条件的爱核心是:爱这个人本来的样子。

当一个人,仅仅因为存在本身被爱时,他会产生很强的价值感。

相反的,当父母的爱增加了很多附加条件时,这个爱就没那么纯粹,就是有条件的爱。

比如:

你是一个乖孩子,我才爱你。

你好好学习才值得被爱。

你帮忙照顾弟弟妹妹才值得被爱。

这样的爱,存在于很多条件之下,只有完成这些要求,才能得到爱。

Image来源:pexels

于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人,价值感也会和这些条件绑定。

而很多女孩,仅仅因为女性身份,她们一出生,得到的爱就是有条件的。

我一个朋友跟我说,小时候一直不懂,奶奶一直念叨的“如果你是男孩就好了”。

等到懂得时候,也忽然明白了父母之间的矛盾的根源。

听懂了父亲的叹息。

从那个时候起,她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原来自己的出生,会给家人带来麻烦。

这种否定,是根本性的。

因为是女孩,好像一出生,理应就不那么被爱。

没有被家庭接纳,会带来什么呢?

Image来源:pexels

价值感危机。

因为,如果连最亲的家人都不能接纳我,那我还能指望谁能接纳我?

我的朋友说,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很矛盾。

一边气父母,质疑他们不够爱自己,另一边,又不自觉的讨好他们,因为害怕被父母彻底抛弃。

这种矛盾的心情背后,一方面是对爱的渴望。

另一方面又害怕,本身就稀薄的爱意消失。

于是只能把自己束缚在并没有多少爱环境里。

03

越是没有
价值感越要积极补偿

说到这儿,问题来了:小时候没有被家庭接纳,长大后可以怎么办?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补偿。

即当愿望无法被满足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愿望。

精神分析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是,小时候缺爱,长大就会在伴侣身上拼命地找爱。

Image来源:pexels

买房这件事也是一样的:小时候没有家,长大拼命买房。

但是,阿德勒认为补偿是有积极意义的。

阿德勒很强调实现个人的价值。

过去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怎么把一手烂牌打成好牌。

就是说,过去已经发生了,与其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不如看看怎么改变现在。

小时候,不被重视、被忽略,缺少积极关注,导致自卑。

到了成年期,是可以消除的。

如何消除?

积极补偿。

就像前文提到的王神爱。

Image来源:pexels

长大后,她一口气买了2套房。

虽然依旧抠门,但是她的生活,温馨而平静。

下班回家,闻闻自己熟悉的味道,吃吃家常菜……她觉得很舒心。

而我的朋友也说,买下房子的那一刻,她觉得很骄傲:

买这个房子,家人没出钱没出力,她完全靠自己。

买房子好像也是一种证明,“这么大的一件事,自己一个人搞定了”。

这也在告诉她,她是有能力的,她是好的。

这样的经验,对她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那,这么说,补偿就是一件好事吗?

也不是。

补偿可以,但不能过度。

阿德勒心理学中还有另外一个概念:过度补偿。

Image来源:pexels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人在心理层面的欠缺之后,引起了“矫枉过正”的行为。

比如同样是买房,大部分人都是有一定积蓄了再买。

而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小茹,一分存款没有,却硬生生把房子买到了。

怎么做到的?

各种借钱加套现。

房子是买到了,却负债几十万,每个月到了还钱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催债电话一个接一个,完全没办法正常生活。

房子呢,又不能马山卖掉,就像个烫手山芋一样。

为了还钱,她说,已经一年多没买衣服了,吃饭也是各种省,一天开销不超过20块。

为了房子,几乎把自己逼入绝境。

Image来源:pexels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想要一个家的愿望太强烈了,强烈到可以不顾一切去弥补。

于是,结果也是惨烈的。

04

真正要补
的不是房子,而是归属感

到底,买或者不买,其实都是很个人的选择。

有能力买当然可以买。

重要的是,要客观评估自己的现状。

我的朋友告诉我,她买房的时候,把未来3年的帐都算进去了。

要花多少钱,要怎么维持收入,一些意外的情况怎么办,大致都做了规划。

Image来源:pexels

越是没有后盾的女孩,越是要规划清晰。

但是,买完房子,就有归属感了吗?

也未必。

更深层的感受,还是需要我们回到自身去做工作。

具体怎么做呢?

1、带着真诚的好奇,采访自己

心理学家格林伯格有句名言:只有你曾抵达痛处,你才能从痛处离开。

原生家庭的很多问题,其实是需要细化的。

回到自己身上,去采访一下自己:你经历了什么?

Image来源:pexels

带着真诚的好奇,去看看自己的过往。

看看那些不被满足的需求,不被表达的情绪。

回到那些情景中重新体会,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吗?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理解到,自己是怎么回事,明白自己一些没来由的情绪是因为什么。

2、用情绪转化情绪

找不到归属感的人,往往会有一些消极想法、情绪。

可以怎么办呢?

用情绪转化情绪。

比如,当你觉得“我在家庭中如此微不足道,好像一个多余的人”时,你会沮丧,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但其实,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你的问题。

Image
来源:pexel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