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道德经》第十八章-没有智慧,我们甚至都不能谈论“大道”

 巨蟹座思考者 2022-11-07 发布于北京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没有人遵循“道”的时候,人们期待和依赖的是“仁义”;如果社会中充斥着谋略伎俩,人们便变得虚伪狡诈。当亲友之间矛盾重重,孝顺和慈爱就成为重要需求;国家秩序崩坏时,忠臣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是的,当群体一片祥和,所有人都丰衣足食,快乐满足,无额外欲求,所有被认为的好品性、好能力和好素质都是不必要的了。这个说法就是,若人类的最高目标(如果有的话)实现了,人类就不需要目标了。显然,这样的说法是很奇怪的,因为实际上没有提供任何实现目标的办法。
人们在夸赞这一章的时候,通常说老子的辩证分析,但是这里显然是先有观点,再用辩证法来强行为观点服务的。比如,六亲不和的时候,孝慈当然更显得难得和珍贵,但是若持续有孝慈,六亲自然会保持和的状态。
辩证要服务于更严密的逻辑才是科学的。分析人类群体变迁,考察社会稳定繁荣或混乱衰败,我们应该有动态的眼光,因为社会总是动态变化的。
人类群体在任何一个时刻的状态,显然是许许多多人的许多天性在许多不同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沿着时间,所有这一切都在变化,所以群体的“常态”是动态而不是静止。
惯性的力量会让群体和个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为纠正一个(自认为的)错误,又会矫枉过正。这些力量让群体状态总是波动起伏,甚至有时不仅社会不能保持前进,而且还导致文明倒退。
文明不能稳步向前的根本原因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力量同时也是阻碍人类进步的因素。我们说一个人固执,坚持己见,一头牛也拉不回头,然而,人类取得的哪一个进步不是在这样的执拗中实现的呢?我们在评价一个秉性的时候,不是直接分析它本身,而是根据其结果来定调的,其实同一个秉性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对公平公正的要求,但是一旦面对攸关自己的事,破坏公平公正的正是自己。我们既要独立又要群居,既要协作又要竞争。总之,每个人既是一个综合体又是一个矛盾体,群体更是如此。社会就是一条由无数多水分子碰撞着滔滔向前的河流。碰撞中,问题必然时时在发生。
老子所谓的“大道”并不是社会的常态,即使在某个幸运的时刻,群体真的像“大道”一样,那也是短暂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脑袋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
我们解决问题的唯一工具就是脑袋,依赖的是脑袋中的知识和创造物(工具和抽象世界)。
人的本能是多元的、分层的、矛盾的,元素组成相互抑制的子结构体。例如,欺骗根植于本能中,不是“人”成为人之后才有的,更不是学到的。学到的是更复杂的欺骗技术,或者欺骗的博弈。而这实际上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当一个人在用智慧“设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设计”他,这样的经验多了,人们会想得越来越远,知道别人知道自己知道他知道……,于是最后发现,彼此不“设计”对方,相互信任,可能是最好的“设计”。
老子的“大道”实际上是在这个推演中想象出来的。人在博弈思考中更能理解信任的价值,但是信任却又不稳固,随时可以破裂,之后可能又是一轮新的博弈推演。老子想,如果一开始就是信任,并保持信任,那不很好吗?可那不是信任在实际中运作的方式。
认识自然和“道”,建立信任和秩序,创造新工具和新机制,我们无不使用“智慧”。即使有“大道”,它也不可能自己进入我们头脑。就像大脑使老子相信“大道”是人类社会的终结模式一样,我们的所有抽象世界都是“智慧”的产物。
虽然智慧也让虚伪升级,我还是要说:别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欢迎点赞、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