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记丨立冬:挥手作别秋,黄叶丹枫至

 赛鸽总动员 2022-11-07 发布于内蒙古

黄花带露,细雨生寒,残枝枯树,红叶满阶,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我们迎来了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标志着秋冬季节转换的开始。

文章图片1

在我国古代,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古人认为立冬可观看气象。“立冬晴,一冬凌(严寒);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立冬历来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立冬之精神调养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注意调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可以选择 “安静式爱好”促进精神安静,如书法、绘画、下棋等。

文章图片2

立冬之起居调养

立冬以后,作息要遵循“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黄帝内经》中强调:“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四肢较为僵硬,因此锻炼之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微微汗出后,再进行运动。

文章图片3

立冬之饮食调养

立冬是秋冬更替的节点,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出现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气温逐渐下降,人体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易受寒邪侵袭,容易出现怕冷、头痛、咳嗽、鼻塞等情况,故饮食上可食用解表散寒之品以适应气温变化。此时处于秋冬交接之时,在饮食上还要适当选用些滋阴潜阳之品,帮助人体的阳气进一步内守封藏。

药食同源食材推荐

紫苏叶、生姜、白芷、牡蛎、白果、乌梅等。

普通食材推荐

粳米、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红薯、梨、鲜枣、鸡肉、牛肉、鲤鱼等。

药膳推荐

1、枸杞莲藕片(约2-3人量)

文章图片4

食材:枸杞子15g,莲藕300g,白糖、盐、鸡精、白醋、香油适量。

烹饪:枸杞子用温水泡软,莲藕切片,锅内烧清水,水开后放入莲藕,煮大约2-3分钟捞出,过温水,放入碗内,加入枸杞及其他调味品即可。

功效:养肝明目。

2、白果乌鸡汤(约3人量)

文章图片5

食材:白果6g,生姜6g,枸杞子6g,乌鸡1只(约500g),食盐适量。

烹饪:乌鸡去脏斩件,洗净焯水备用,枸杞子、白果洗净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用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至肉烂离骨,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敛肺止咳,滋补肝肾。

3、人参山药糕(约4人量)

文章图片6

食材:人参粉6g,山药100g,大枣100g,糯米粉250g,白糖适量。

烹饪:红枣洗净,去核,倒入锅中,加水烹煮,煮熟后倒搅拌机,打成细腻的糊浆,再次倒入锅中,边搅拌边熬煮,然后转小火煮至红枣浆变得很浓稠;山药用搅拌机打成泥状,和人参粉、糯米粉、白糖、水混合搅拌后熬煮,至面糊可以整个抱团在铲子上即可,待面团冷却后,取30克左右,手掌压平,放入适量枣泥,包圆,将包好的枣泥糕,沾一层熟糯米粉,用模具轻轻按压成型,脱模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固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