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杂技艺术(孙宇)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1-07 发布于山东

浅谈杂技艺术

孙宇

(黑龙江省杂技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简要论述杂技的起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省杂技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杂技;艺术;多元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220-01

1杂技的起源与传统艺术

杂技起源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原始的杂技展现给人们的是 劳动技能,比如捕鱼、打猎、上树、跳涧等等,当这些劳动技能达到 某种超常的状态时,便成为了杂技的技巧。因此,原始的杂技所表现 的就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反映出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幻想 和愿望。这就注定了杂技最基本的基调——壮美。美学大师宗白华曾 说:“'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杂技带给人 们的正是这种力量的美。当沉重的花坛在演员手中疾飞时,当一人轻 而易举地托举起几人时,当演员在细细的钢丝上腾越时,当雄狮猛虎 在演员手下臣服时,我们看到的显然是一个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英 雄,也看到了人的力量。杂技正是通过形体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使人 体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符号。杂技从形成之日起,就不断地向世人展 示出超人的力量。早在汉代,力技就在杂技中占有主导地位。据《中 国杂技史》一书载:“河南、四川、山东等出土的汉画中,常常可以 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形象。……在河南密县打虎 亭汉墓中还发现壮士相角抵的壁画。两个青年,赤膊光腿,头束朝天 发辫,武勇异常。”举重也是力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一些壁画中 依然清晰可见古代男子托举重物而稳定有力的神态。杂技底座的负重 量一直都是十分惊人的。《独异记》中记载着一位女艺人能头顶长竿 载十八人在上面表演,唐代的叠罗汉曾创造了九人的集体叠置,显示 出超人的力量。

在汉代的时候,杂技被称作“百戏”。但百戏这个概念并不专指 杂技,而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除杂技表演外,还包含着古代 乐舞。戏曲的起源往往也要追溯到百戏。不过,在《汉文帝篡要》中有 这样一段话:“百戏起于秦汉曼延之戏,技后乃有高短、吞刀、履火、 寻橦等也。”从这段话可以得知,虽然百戏的涵盖范围很大,但主要还 是以杂技为主。百戏的“戏”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一个解释就是“玩 耍、游戏”之意,而汉代百戏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游戏娱乐精神。无论 是大规模的露天表演,还是在宴饮席中的娱宾之乐,百戏都洋溢着一种 积极而阳刚的游戏精神和快乐向上的生命精神。这种娱乐精神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审美精神息息相关。美学家李泽厚把中国文化称作“乐感文 化”,而“乐”正是“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

2杂技艺术的多元化趋势

对杂技节目的包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多姿多彩,争奇斗 艳。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形式。最普遍的、也是最早出现在杂技舞 台上的包装形式当属对民族特色的张扬。这种包装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简 单,比如采用民族服装,加人民族舞蹈,背景音乐一般也是该民族的特 色音乐,因此民族氛围格外浓重。这种包装,其主要目的是以浓郁的民 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来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的。

以色彩为主题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包装形式。应该说色彩对观众 的视觉冲击力是相当强的。最初编导们对色彩的运用仅限于对灯光的 使用上,往往借助于灯光的明暗对比、色彩的不断变换,来营造某种氛 围。而以色彩为主题,则是对节目的整体从色彩学的角度进行新的诠 释。如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演出的《绸调一蓝色遐想》,无论是道具、 灯光等都呈现出一片蓝色,观众在不经意间被带入了蓝色的世界。

杂技故事化是对传统杂技形式的一种挑战,尽管对于杂技是否具备 叙事功能有诸多争议,但这种包装形式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一台由 黑龙江省杂技团与韩国合作的杂技舞台剧《终极使命》,引起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这出戏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框架和艺术形式,在演绎剧 情的同时,突出表现杂技艺术的特点。可以说是杂技与舞台剧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为拓宽杂技创作道路的一次大胆探索。

3我省的杂技创新

2008年冬天,中外游客来哈,不但可以欣赏到神奇的冰雪艺术,还 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冰雪”节目。从去年12月23日起,一台视听效

果超级震撼的大型冰上杂技舞蹈秀“COOL·2009哈尔滨”在哈尔滨青年 宫盛装启幕,这台演出还将继续上演。这台具有国际一流制作水准、体 现冰雪特色的演出,向中外游客展示了神奇的冰雪艺术和极具魅力的冰 上舞蹈杂技,打造出一张新的冰城文化名片。

整台晚会在一个绚丽、梦幻的舞台上展开,LED大屏幕展现着冰城 的特色街景,背景音乐与现场打击的山西鼓乐营造出宏大的场面,冰上 杂技、冰舞、高空杂技技巧、滑稽小丑等纷纷亮相,让观众置身于一个 丰富多彩的主题杂技晚会中。而所有的技巧都围绕一个故事展开——哈 尔滨街头一群练习杂技技巧的年轻人,在对梦想的追逐过程中,逐渐成 为在制作精美的世界级演出中表演冰上杂技节目的演员。

此台演出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是一台以冰上杂技 为基础,综合了冰上舞蹈、山西鼓乐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主题晚会, 各种技巧不是简单地罗列与展示,而是在剧情的安排下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节目的创造中充分利用中国元素和国际流行元素,舞美布景、服 装、音乐都呈现出中西合壁的特点,可以说,整台节目是对传统杂技单 纯展示技巧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冰上杂技,在国内演出市场是稀缺资 源,在哈尔滨演出,可以让外地游客在欣赏冰灯雪景的同时,观看到具 有冰雪特色的冰上杂技舞蹈秀,丰富哈尔滨的旅游项目。 

4.结语

杂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中华民族文 化精神息息相关。当代杂技创作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主题晚会的兴 起,与戏曲、舞蹈的嫁接,都使杂技的文化含量在不断提升。杂技人牢 牢把握“技”是杂技的本体、“艺”是杂技的神韵的创作理念,对于杂 技表演形式的创新,杂技界人士为此探索了近二十年,时至今日,杂技 已经真正成为了融技巧性与形式美于一体的艺术品,这一点在许多优秀 的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世纪杂技创作的特征还表现在对身体极 限的不断挑战和对杂技节目的挖掘出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它的 经典之处,而最经典之处一定是本门类艺术中最独特的语言、最独特的 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