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前沿|平原县】“三位一体”创新开展脱贫攻坚档案归集工作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1-07 发布于湖北

去年以来,平原县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创新性提出机制、业务、技术“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历时5个月,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档案归集11578卷(件),形成目录59595条,挂接40余万页,共计322G,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参考。



健全工作机制

增强档案工作内生动力


健全管理网格,明确岗位职责。县档案局、县档案馆和县扶贫办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形成由县档案局领导挂帅、县档案馆分管业务、县扶贫办具体负责、各机关及乡镇街区协助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各乡镇成立档案信息工作小组,分管负责人为档案管理责任人,设立档案员,负责文件材料归档和整理。县档案馆派出档案业务骨干,为脱贫档案业务开展、验收及进馆提供技术支持。

统一分类标准,规范档案业务。结合县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实际,县档案馆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通知,将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分为综合管理类、精准脱贫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贫困户类等五大类,同时,编制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档案收集重点、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为现场人员提供工作参考。

加快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档案数字化联合工作机制,与第三方成立档案数字化联合工作小组,密切沟通协作,及时发现、上报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县档案馆成立由3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档案数字化验收小组,对第三方的脱贫档案的成果进行验收,保证档案数字化成果按时进馆。

图片

平原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到乡镇进行督导



夯实业务基础

脱贫档案归集水平

转变工作方式,提高脱贫档案业务水平。将档案归集工作由“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指导”,采取“线下+线上”全程指导的工作模式。“线下”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业务指导服务,就脱贫档案归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答疑,手把手指导;“线上”利用腾讯会议、电话、微信及时沟通,有效跟进,全力帮助解决归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面了解、及时跟进脱贫档案归集工作情况,整体把握脱贫档案归集工作进度。

加强监督管控,打造脱贫档案精品工程。县档案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档案归档进度和立档规范对各单位的档案归集情况进行督查,并现场反馈给县扶贫办和各单位整改落实。通过边整理,边查找、边整改、边落实的工作模式,将缺项、漏项、档案整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单位责任人,确保归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并对检查整改后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数字专题库”,实现数字化的100%,确保纸质、电子档案齐全完整高质量保存。

严控验收关口,确保脱贫档案如期进馆。成立档案加工验收小组,采用以软件为主,人工为辅的验收方式,对软件不能检查的数据和图像以件或卷为单位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人工检验,逐件审核档案质量。抽检比率不得低于5%,对于数据库条目与数字图像内容对应的准确性,抽检合格率应为100%,其他内容的抽检合格率应不低于95%。

图片

平原县档案馆业务骨干到乡镇进行业务指导服务



完善信息化技术

强脱贫档案利用效


持续推进档案信息化。自2008年自主设计推出综合档案管理系统以来,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改造。2017年升级档案管理软件设施,配备各种硬件设施,完善档案科技规划管理,建立退伍军人、婚姻、干部等民生档案数据库。2021年底建立脱贫攻坚专题档案库,将审核合格的档案导入“平原县脱贫攻坚档案专题数据库”,并将归集整理好的元数据与软件应用系统衔接,方便群众查阅利用。

创新推进档案数字化。探索出“软件+人工”的数字化验收方式,具体分图像自检、实体与图像初验、数据初验、数据复检、最终验收五个步骤,主要对安全保密、图像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文件级目录级题名、档案整理、数据备份等进行检查验收,对整理不规范、数字化扫描不符合要求、挂接不正确的档案严禁进馆,实现检查率100%。为档案“增量电子化”进馆工作“助跑”。

率先启动新技术应用。在德州地区率先适用“合规审查软件”,采用此软件进行100%自动检验,为脱贫档案早日进馆提供有力保障。严格执行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安全及保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确保数据安全。同时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规范档案数字化副本数据存储结构和交换格式,利用移动硬盘多套备份档案数字化副本,实现了纸质化、数字化“双进馆”。

图片

县档案馆数字化技术团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