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总写错字是智力问题吗,别冤枉孩子了

 阳光语言 2022-11-08 发布于吉林

有位妈妈怀疑孩子的智力出了问题,7岁了说话很慢,特别是这个孩子总是写错别字,怎么教都改不掉,有时候b和d,p和q总是分不清,数字12也会看成21,一遇到左右结构的汉字,写出来就完全左右颠倒,比如“旧”字,就会写成日+I,幼儿园里同龄小朋友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妈妈非常焦急,毕竟家里一棵独苗,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可不能处处比别人落后。

读写障碍是怎么回事

其实有一部分幼龄儿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读写障碍,他们并不是智力出现了问题,有的是大脑语言中枢发育出现异常,有的仅仅是暂时性的发育障碍。很多智商超高的人,小时候都遇到过这个门槛。2004年的调研,全国小学生有10%的比例存在读写困难,那么学龄前的儿童可能存在比例更高。

但是读写障碍不及时应对的话,可能会对孩子早期的学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学习成绩落后,受到同龄人的歧视等等,很多读写障碍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什么都慢一拍,总是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节奏。在老师的眼里他们的听觉、视觉、手眼协调配合显得不那么灵巧,可能会被误解为学习不认真的差生。

读写障碍属于一种特殊学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书写和阅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力,但同时发生比较常见。单独出现会被称为失读症,失写症,根据具体表现,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分类,如失语性失写,非失语性失写等。

但多数研究表明,读写障碍的孩子大部分智商正常,有完整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健全的同理心,只是在学习能力上表现的与能力偏差太大,所以给大众造成“智力低下”的误读。

语言学习为什么会遇到困难?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一种可视化的语言,我们能够完整的阅读、流畅的书写,都得益于我们能够理解文字符号的含义,以及组合逻辑。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我们大脑语言中枢,书写神经中枢。

对于这两种神经中枢的能力是这样描述的:

1、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2、视觉性语言中枢此中枢受损时,患者视觉无障碍,但角回受损使得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大脑长期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形式为主),导致原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解,称为失读症。

宝宝对文字的学习,是对图式的一种认知和理解的过程,尤其汉字这种形音义的结合体,最初在宝宝眼里只是一种图式,如何把图式与发音和意义三者建立起逻辑关系,最初在宝宝眼里是迷茫的,在没有认知提升前,他们可能把字当做独立的图案来对待,所以一个汉字左右结构,在他们眼里可能是两幅图案,比如“旧”字,日和I是不同的个体,并非固定的组合符号。

随着对汉字符号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他们会通过视觉,思维,分析、感知等过程把这个字的图式逐渐逻辑完整化、具象化,最后完成对文字符号的核心认知。

结语

每个人的语言特长表现都有差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都有道理,有的孩子过目不忘,看一眼就能记住,有的孩子听过就能复述的一字不差,也有的孩子可能需要边写边读才能记忆深刻,这都是个人语言中枢协调能力差别造成的不同,有的的确天赋异禀,但能也有的笨拙无比。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个玻璃杯,最先倒进去什么很重要!父母要做的,是往里面高效率地倒进最有营养的智慧之水,而不是急于扩大杯子的容量,有些孩子的杯子很小,但并不代表他们智力低人一等,成为注定的失败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