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仅是田林的故事

 lyan63 2022-11-08 发布于河南

《田林故事》当然不仅是讲故事,否则也太乏味了些,我要说的是能不能从这个例子里面总结点什么东西。为什么总有些干预挥之不去?这是一个不能往下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上层干预总是让产业很受伤,这个问题目前还可以往下说一说。
有句话这么说:心理学统治天下。这当然不是说心理学家可以当皇帝,而是说管理的最重要原则是符合人们的普遍心理。
为什么“好心”总是办坏事,越大的事情越容易办坏?我们就来谈谈干预的三大致命伤害及其带来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你要做”和“要你做”的问题。
一般来说,做什么如果是自己选择的,会有如下规律:小心谨慎,规模有节制,有失败准备,所有有关的细节亲力亲为,竭尽全力,遇到问题有地方请教,自己肯钻研学习。这是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必然状况,因为那真金白银都是自己的,亏了就得认,没有人替自我行为买单,这就是“我要做”。所有从无到有的例子,都100%是这个套路,而且还有一点,认准了不回头,有挫折也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做好。
但如果是“要我做”,那不免就需要“思想工作”,要“动员”,其实,说穿了就是谈条件。说得天花乱坠都没用,得谈实际的。
第一个问题是我没钱,谁出钱?这个好办,干预的前提就是出钱,否则人家轰你出门。第二个问题,我不会,这也好办,前面不是有人做好了吗?照葫芦画瓢,不过另一句话叫照猫画虎,所以,握笔都发抖的手,画出来的瓢肯定漏水,或者是没牙老虎,这种可能性很大。第三个问题,亏了怎么办?那肯定不能说让干的人负责,否则不干,所以,干预的结果,基本上是大包大揽。
那么,一个与努力与否,了解与否,认真与否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会有多少?一旦干出问题,还能不能坚持继续?很难!
第二个问题是市场的问题
干预者从来就不会是职业能力很好的人(本来就不是业内人士),因为职业能力很好的人总是希望有点垄断性,这不是高深学问,而是人之常情。干预的目的,说起来很好听,就是发展壮大,可做起来很难看,因为这不是作图,可以随便放大,作图还受纸张大小的限制,而干预者的思维通常没有什么限制的了。物以稀为贵这个市场原则,虽然尽人皆知,但搞干预动作的人只会做乘法不会做除法,只算放大规模跟着放大产值,不算不变的市场越分越小,超越需求(哪怕只是局部)的结果只能是亏损。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听别人算自家的帐,是算不出真实结果的。
虽然理论上说市场可以开拓,但那是一个缓慢过程,市场增量通常是跟不上干预者心理要求的,同时还得有相应配套的投入和努力,后来者恐怕基本上都没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的就会是先行者。
第三个关键是环境与兔子汤的汤
食用菌培植,除开全过程高投入的预处理空气工厂化模式(高投入高耗能)外,都会受环境影响,小规模的时候,从自然环境做,病虫害发生概率低,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几乎所有“试验”性的生产都很容易成功。但是,成功的基础也是破坏微生态的开始,发酵法(田林搞的巴西蘑菇就是这办法)开放生产尤其如此。
如果不人为推动发展放大,那么开始计算差点,但环境好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环境逐步恶化,大体上一边改一边适应,生产水平不会出现大问题。
而遽然的放大,新户得不到相应支持直接面对更差的环境,那么问题就很难避免。
更为不可忽视却总被忽视的是技术传播的变形和遗失。一套技术,第一代师傅如果算100分,第二代能有80分就不错,当然第二代可以自己进步,但那是需要经验积累和学习思考才能够达到的。不得不承认,能够自我进步的人在整个人群里的比例是不高的,所以非自觉性进入行业的人,技术快速传播两代以上,就很难胜任生产需要了。
所以,顺其自然的自发式稳步扩张,和人为干预式快速扩张的比较,显而易见会有不同结果。但有干预权的人们,从来都不考虑这一点,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好比著名的阿凡提故事里的“兔子汤的汤”,越来越稀薄,关于兔子汤的汤的意思,读者可以自行百度搜索一下。
“兔子汤的汤”现象,就是外界看待食用菌行业时,藐视技术的复杂性的结果,大抵是一种流行问题,甚至我们看到在很多已经历史悠久达二十年以上的大产区,仍然有一些技术水平很低的从业者。这都是技术传播变形遗失得不到个人能力进步的弥补的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