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擀饼 / 张运冰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文 *张运冰 /  图:堆糖

时光匆匆,犹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流年默默,好似缕缕清风飘然去。昔日眼前的土地 、土房、变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和一幢幢井然有序的高楼大厦。唯有不变的是我心头钟爱的山东大饼。

进入到四月,天气变得暖和,家乡的桃树、梨树、不约而同地结出了花朵,白色的花瓣夹着红蕊开满山坡,使人看了神清气爽。我的家乡坐落在西安古城的一个直辖区——美丽而庞大的山东移民村,当地人把这叫山东庄。曾经听闻祖父说,我们山东人是从清末至抗战时期,因当时自己的故乡闹水灾,房屋倒塌,导致大部分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得已携带妻儿,一路西行到关中渭北地区,在此地开荒、种地、居家。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山东流民和他们的后裔分别在自昌邑、高密、青州等地定居,目前为止,我们居住的阎良区已有96个山东村。

尽管我们祖上来这里已有百余年,但依旧保留着老家的方言及饮食习惯。就拿清明节吃山东大饼来说吧!每年到清明节前夕,你瞧,此时我们的山东庄大娘、婶儿们三五成群结队在一起擀饼、烙饼呢!以前烙饼可没有如今用电饼铛这么方便,得用鏊子,据说鏊子是一种从远古相传至今的做食物的工具,生产饼类,史称(鏊饼)煎饼,又称烙饼。时至今日山东庄里,老一辈人都习惯用鏊子烙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鏊子擀饼的,要细心的人才行,性子急的人根本不行。要先把面粉用温水、发酵粉和成柳絮状,等两个小时发成两倍大,之后把面揉好,用擀面杖擀成五厘米左右,撒上芝麻,椒盐然后再擀一下,再给鏊子放入点油,把饼放在上面用干柴烧,还得不停地在鏊子上面反复翻饼,如果焦糊了就不好吃了。在我的记忆里,邻居家的一位奶奶擀饼擀得饼薄而软和,吃起来有劲道,遗憾的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已去世多年 。而今把饼放入电饼铛里等十分钟左右就大功告成了。

待饼熟后,可以在饼子上面卷自己爱吃的各种各样的小菜,例如;鸡蛋、牛肉,芝麻酱等。在我祖辈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只有酱和大葱让你卷,这两道食物在当时农户人家可谓是奢侈品。如此说来,我们这一代是何等幸福啊,想吃什么,自己挑选卷着吃。每次吃大饼 ,不仅酥脆无比,还会让人吃完回味无穷,仿佛自己吃到了昂贵的西餐一样兴奋。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山东移民后裔对遥远的祖籍一种精神寄托吧,正如古人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只有真正离开自己的故乡时,才能深切体会到这其中的滋味吧!

清明节因何吃山东大饼,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疑惑,这不,前两天去拜访一位同村年长的老人,他给我做出了解释:一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二是对老家的思念;三是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四是擀饼的谐音是赶病,古代的“年”就是通过一系列年事活动祛除瘟疫的。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这个时候开始了农忙,妇女通过擀饼祈福家庭成员健康。另外一层意思擀是“干”的意思,通过擀饼把干活的劲头提起来,开始一年的劳作。无论那种说法,都是农家人对生活美好的愿望。转眼清明已过,我对大饼的味道还萦绕在心头,暮春的风徐徐吹来,待来年春暖花开,再与大饼相会。


作者简介


张运冰,曾用笔名陌上阳光,实名张倩男。祖籍孔孟之乡、1997年人、生于西安阎良航空之城。

虽患徐动型脑瘫,但自强自立。初中毕业,从小喜欢文字、至今笔耕不辍。目前正在网上自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场文学平台》志愿者。

香落尘外书斋

作伴结庐工作室


总编:湛蓝

编辑:

陈风华、风碎倒影、深蓝

总编助理:无兮

美编:ETA


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把我的思念寄给你吧!就以月光为筏,以清风为摇橹,划进你冬意深沉的梦想......在长江浩流的梦境中,在雾霭重围的日子里,我是一枚小小的舟子,从未停止向彼岸的你进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