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秋记.游塔 / 四季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图:堆糖 & 文:四季


初秋,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这样的日子吆三喝五,直奔叉河而来,漫步河畔,碧波汤漾的水面上,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的涟漪,垂柳依依,撩动发梢,温风如酒吻上面颊,遥望河的对面,远山隐约入画,八角凉亭掩映其中,翠色布满其身,水天一色,行至乐至。













林间散落石椅、石凳,三五好友团桌而坐,时而低声窃语,时而朗声大笑,远处格桑花灿烂成片,阳光从树叶间探头探脑地洒落,留下斑驳的光影,跳跃着,摇摆着,不知谁提议摆驾“临济寺”,齐声附和着,一行人马直奔正定“临济寺”而来。

正定临济寺是临济宗的祖庭。最早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仅存残塔。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下旨修复澄灵塔及临济寺各建筑。今之澄灵塔即为辽金典型样式。

澄灵塔通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塔下为宽广的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甚高。正面设对开式拱型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转角处作圆形倚柱。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人以重檐密布之感。从整体看,除第一层飞檐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增加了佛塔的庄重。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

中午一行人于寺中吃斋饭,女众、男众由不同的两扇门鱼贯而入,相向对坐,斋饭颇得养生之道,一凉“素拌莲藕”,一热“大锅菜”,一汤青菜汤,主食馒头,偌大的餐厅,安静地进餐。餐毕大和尚讲经说法,众人洗耳恭听,颇得受教。

过一段时间,就想去寺庙吃一顿斋饭静静心,食不言,盘中餐吃得干干净净,然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

小长假,友提议,在家研习禅经,不如理论联系实际,驱车前往“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中国著名佛教禅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赵州祖庭所在地,内设河北身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它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赵州和尚)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赵州禅师住世百二十年,他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寺内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高33米,七层。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层四面雕有格子门窗,下方有方形塔基。塔基上为束腰式须弥座,座上有两层砖刻图案,上层为金刚、力士、伎乐,下层是龙、象、鹿、牡丹等图案,刻工精细,形象生动。此塔的特点斗拱雄大,出檐深远,雕刻丰富,为元塔中的精品。

     古柏环绕,佛号声声,庄严肃穆,大德高僧,均建有塔以示纪念,伫立千年,象征其传世之信仰,惠及至众,善念长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