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暴力有多可怕,你没动手,却杀了人

 九州好人 2022-11-09 发布于辽宁

藏在我们身边的隐身杀手,你犯了同样的错误了吗?

现如今,社会上各种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暴力,校园暴力,性暴力等等”。

人们在看到新闻时,总觉得暴力事件离自己很遥远,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也许正在参与一个大家都习以为常,却不停在犯的可怕暴力——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的可怕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我们必须重视起来的大问题。

早上出门买菜时,无意中听到身边人说:今天早上汉正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跳桥自杀了,因为一次模拟成绩不理想,家里人多说了几句,想不开就寻了短见。

一个花一样年纪的孩子就这样香消玉殒了,心中不禁愕然。

身边的人议论纷纷。

不就是多说了几句吗?至于吗?

现在的孩子,真是娇气,承压能力太弱了!

真是没出息,家里人的期望一下子都落空了。

这孩子真极端,她一跳解脱了,家里人怎么活?

………………

人们言辞句句犀利,却忘了那个离去的孩子才是受害者啊!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

殊不知它正在一点点杀死你的孩子。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你这个无用的东西!

你真笨,比猪还笨!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便你好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长脑子了没有啊,你看看人家!你简直是个废物!

长大后肯定没出息!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算了算了!……

你觉得你是恨铁不成钢,可孩子却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像一根绷到极限的橡皮筋,只要再加一根羽毛的重量,就会瞬间崩断。

不要小瞧它的力量,要知道,连植物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孩子呢?

语言暴力,摧毁植物生长

一个实验,三十天区别对待,同树不同命!

文章图片7

阿联酋宜家为了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到语言暴力的可怕,曾做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

他们在自己店里挑了两株长的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袋子,放在GEMS校园里,每天享受一样的阳光雨露和营养。唯一不同的是一株植物写着被霸凌,一株写着被褒奖。然后找学生录好音,每天对着植物进行3D循环播放。“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你长的一点儿都不好看”“你看起来像烂了一样”相比起来,另一株则每天享受着赞美。“你真美”“一见你我就很开心”“我喜欢你的样子,这个世界因你而美好”

就这样持续了三十天,结果惊呆了众人:被赞美的植物长势越来越旺,被霸凌的一株竟然死掉了!

你看,你以为的几句话而已,连植物都无法承受。更何况还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呢?

不要说你不过说了几句话而已,那几句话已经胜过任何尖刀利器,直插心脏了。

你不知我苦,就别用言语杀死我

12年上映的电影《搜索》,讲述了一都市白领叶蓝秋因公交车不让座的小事,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语言暴力,被逼到生活的死角。

文章图片8

本是努力生活拼搏的她被查出了癌症,正在消化这个晴天霹雳,所以在公交上未让座,却被媒体疯狂发酵,到处宣传,一时间各种谩骂铺天盖地而来。

她被人肉搜索,被各种诋毁,最终逼的精神崩溃,要跳楼自杀。

而最后,当人们得知真相的时候,也不过说我怎么知道她患了病,

我看别人都这样说,

不关我的事,我们就是说说而已!

人们在真相大白时,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更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言语导致了死亡。

其实,那每一句都是一把把刀,一刀一刀的划在身上,每一刀都很疼,却又要不了命,像凌迟一般,折磨的人痛不欲生,最终崩溃。

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是多么的有道理,自己是如何的高尚可贵,可你又知道别人正在经历何种痛苦何种灾难呢?

文章图片9

所以,请收起你们的头头是道。

要知道,不随意评价他人也是一种修养!

如何正确应对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产生时,往往是被施暴者被伤的遍体鳞伤,施暴者却还不自知。

那么,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呢?

作为施暴者

父母与孩子之间,吼叫只会毁了孩子。

皮格玛利翁效应:期待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天才是少数,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成功的,作为孩子,同样需要被期待。

美国著名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曾用实验证明,同样情况下,那些被期待被关注,受到激励鼓舞的孩子,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父母,不要一味的贬低自己的孩子,要看得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认可他们的努力。

经常把“你不行,你无法成功”挂在嘴边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形成负面的暗示,让孩子逐渐认可了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正确应用激将法

作为父母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激将法,什么是攻击性的语言。

文章图片11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

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想说No,这不是激将法,这是打击。

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会不会更好呢?

比如你努力一点,也可以做的像谁谁谁一样好,我相信你可以的。

我想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后一种吧!

避免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演讲,起初觉得牧师讲的很好,决定捐款。可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讲,他决定将捐款减少一半,又过了十分钟,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最后,他甚至从募捐的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犯错,你讲一次就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去提醒,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是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切记,凡事皆有度。

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跟孩子沟通。而不是武断的决定一切。

了解事情发生的根源,细心的引导孩子,给予帮助和鼓励,效果会来的更快一些。

作为旁观者

不要从别人口中了解任何一个你不熟悉的人,也不要随意去批评任何一个你未亲眼见证的事实。

每个人的观点,出发点,利益点都是不同的。别人口中的,只是别人口中的。

你不了解的,只有真正了解以后才有资格去评判,去提醒。

而不是人云亦云,无形中做了众多“隐形杀手”中的一个。

作为被施暴者,如何走出来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有时候的确会很艰难,但难是难,终究会过。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用自己的生命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罗伯特定理:没有任何人会因一时的倒下或沮丧而失败,真正致使他们失败的,是一直倒下或消极。

人这一生,没了希望最可怕。

哪怕此时的你没有一个人支持理解,也不要轻易就放弃了自己。

要知道,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那么就没人能够打倒你。

哪怕别人正义来的晚一些,也总会来,只要抱有希望。

适度宣泄,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人这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

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只会让自己受累,还讨好不了任何人,还做不了自己。

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当负面情绪过多或持久时,要寻找一些解压宣泄的方法,将情绪释放出去。

要记着,不要一味的压抑自己,哪怕大哭一场,也比强颜欢笑要好很多。

结语

不要让言语,

在不知不觉中,

变成一把利器,

杀死了你身边最重要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