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里芬计划:经典谋划?伪方案?剖析德国一战失败因由和今日时局

 逍遥_书斋 2022-11-09 发布于河南

施里芬计划是什么?二战迷都烂熟于心。

那么它是如何诞生的?

为何德国要这么打?

为啥说这是危机四伏的德国,唯一的胜利机会。

真要严格执行了,一战会有改变吗?

这施里芬计划,跟今日俄乌冲突有逻辑相似之处吗?

脑洞大开一把后,就有了这一篇希望能引发思考,也能验证今日时局的文章。

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回溯历史,看看德国总参谋部的得意之作背后,有啥故事吧。

文章图片1

(总参谋部)

故事起点,要从普鲁士军队创造的总参谋部制度说起。

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也让欧洲君主制在大革命思想冲击下出现了动摇。

拿破仑的大军,打的普鲁士军怀疑人生。

这最大的惨败,就是1806年的“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在那场会战中,腓特烈大帝的骄傲被彻底粉碎,普鲁士被迫和法国签署《提尔西特和约》。(1807年)

条约签署后,欧洲五强的普鲁士,因为割地赔款,地位一落千丈成了欧洲小受。

更让普鲁士难堪的是,拿破仑在攻陷柏林后,还在参观偶像腓特烈大帝墓时说:如果他还活着,我们根本就到不了柏林。

文章图片2

(腓特烈大帝)

强悍的士兵王国,就算与全欧洲为敌,也不曾遭遇如此侮辱。

到底哪里出错了?

痛定思痛,奋起直追,普鲁士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变革的国度。战败后的蛰伏期,奋起直追的普鲁士开始了变革时代。

这变革有哈登堡的农业改革。

洪堡的教育制度改革。

施泰因的政治改革。

方方面面都改了,当然少不了军事!

以沙恩霍斯特等人发起的军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1807年7月,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成立,并开始主导军事改革。

这改革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参谋部体制改革和军需总监部的改组。

一个是参谋顾问改革,一个是后勤改革。

按沙恩霍斯特构想,“军事总参谋部”诞生了。

新生的总参谋部下设四个职能处。

第一处,管战略战术,

第二处:管军队内务。

第三处:管后勤补给。

第四处:管炮兵和弹药事务。

除了这四个职能处,总参谋部还负责培养高级军事人才,保管存放作战地图的“皇家地图室”。

总参谋部就这么成了普军大脑。

为了践行总参谋部意志,普鲁士军下属的各部队,但凡达到一定规模,也会按总参谋部的四个处配置,设四个科,协调统一战斗事宜。

文章图片3

(普鲁士军)

这份逻辑严谨,规划分明的军改计划,一经出炉就获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批准,并在1806年圣诞节试运行。

改革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后续的拿破仑战争中,面对经过军改的普鲁士军时,那皇吃瘪无数,狼狈不堪,曾经气恼的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太强了。

在这学习能力和自我校正能力之后,拿破仑战败退位,迎来流放岁月,欧洲也迎来了君主国制衡的《维也纳体系》时代。

文章图片4

(走背运的拿破仑)

可维也纳体系这样的维稳体系,依旧不能遏制时代的发展步伐。

这步伐就是资产阶级不断走上前台,诉求跟资本相契合的影响力。

在这时代趋势和民族意识觉醒,还有法国大革命余威下,和平了30多年的欧洲,迎来了动荡时代和1848年欧洲革命。

而这个时代的普鲁士,则是一个开明专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度。

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北方38个邦国。组成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这也让德意志区域宛如今日欧盟一样,开始了经济政治实体化进程,工业发展一跃千里,成了欧洲发展最快的区域。普鲁士也在跟奥地利的统一竞争中占据优势,小德意志统一德国方案,有了市场。威廉二世和俾斯麦一看如此,当然是顺势而为。

在三次王朝战争,特别是公元1871年,普法战争,色当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后,俾斯麦用留有余地的方式,结束了战争,也收获了德国的统一和凡尔赛宫的加冕。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不仅改变了德意志区域长期以来四分五裂的,也深深影响了后续的欧洲格局。

文章图片5

(德皇加冕)

一个新生的,生机勃勃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领土,是战争红利,也是下一次战争时,进攻法国的前沿阵地。

巨额战争赔款是实打实的钱。

高达 50亿法郎的赔款,相当于12.5亿两白银,堪比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给的赔款本息之和。

胜利宛如朝阳,沐浴德国。

可在德国人享受温暖的时候,却有国家心态各不相同。

英国害怕欧陆均势被打破,在担忧。

法国是战败国,成了死仇要报仇。

一个在担心,一个成死仇,而英法这两个国家,又是欧洲的现任霸主和前霸主。

英国实力依旧,能左右时局,法国虽惨败,但破船也有三斤钉,不容小觑。

这两国都是经历了长久资本积累的国家,背后资本家无数,财阀也无数,都在冷眼旁观事态的发展。

文章图片6

(俾斯麦)

为何说资本家才是决定欧洲的关键?根源就在东西方政体的不同。

长久的资本和王权的结合,让失去了宗教束缚后的欧美国家被资本深深影响。

被吹上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号称欧洲第六强权的巴林家族,诸如此类的家族,才是左右欧洲的幕后大佬。

他们的态度左右了英法国策,也影响了俄国和奥地利。

这一切让睿智的俾斯麦担忧了。

担忧了咋办?俾斯麦开始了玩转五球的时代,将实力强大的德国投身棋局之中,成了制衡欧陆的筹码和欧洲均衡器。

一轮轮谋略后,德、奥、俄三皇同盟成立(1873年),德、奥、意三国同盟诞生(1881年),英国也成了编外友人。

德国成欧洲外交核心,柏林会议构筑了欧洲稳定体系,也让法国成了欧洲铁孤儿。

德国还用不参合殖民地抢夺方式,缓和了同国际资本和殖民地大国英法的关系。

如果一切不改变,让德国一直如此,一战或许不会发生。

可世界在变,德国在不断发展,俾斯麦在变老,威廉一世会去世。

新人上任的威廉二世,在德国国内商人势力的鼓噪和呼喊下,让理智的俾斯麦退休了,也让德国外交转向了。

转向之后,商人要求的世界市场,世界资源,世界领土,阳光下的地盘,成了德国政策指导文件。

由此才有了1897年德国“世界政策”的出炉,这政策的最终目的就是: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让德国的地盘和实力相符。

文章图片7

(威廉二世)

这做派触发了老钱和新钱之争。

老钱和新钱是美国金融圈说法。

老钱:意指长期占据金融领域控制权的资本家族和大佬。

新钱:就是后起之秀,或者说暴发户。

新钱图谋利益,可地盘都是老钱的咋办咧?当然是抢啊。

于是,新老矛盾出现了。

老牌殖民大国英法就是老钱的代表。

德国和美国泽是新钱代表(还有意大利、日本)这其中,最积极,更有冲动的当然是本土少,市场窄,地缘不好的德国。

一场新老之争就此不可调和,也就有了接连两次“摩洛哥危机”的爆发。

这两次危机都因法国和德国争夺北非摩洛哥而起,危机过后,法国收获了英国支持和俄国助威,在付出一定代价后,遏制了德国的野心。

这持续的危机,也让两大阵营进入组团对垒时代出现。

文章图片8

(一战时的世界)

德奥意同盟VS英法俄协约

那么这组团对垒时代,看似强势的德国真的安全吗?其实非常不安全。

首先:有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一战时局,就是德国一王带两衰神(奥匈、意大利),对峙协约国的大小王(英法)和二(俄国),这是交友不慎,也是金融时局使然。

为啥这么说?

答案是家底厚的才有赌博的本钱啊。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啥类型的国家?都是没多少殖民地的国家。

更难堪的是,奥匈帝国是松散联邦,意大利是胃口比不过牙口的帝国主义最弱一环,家底不厚当然不给力。

其次:对手都是老钱,家底特别厚。

英法是世界排名一二的殖民大国,俄国也是不殖民只吞并的世界第一领土大国,英法资本雄厚,可以输血俄国,俄国地大人多,再不济也能撑几年。

最后:致命的是,德国的地缘隐忧。

德国处于中欧核心,东有沙俄,西有法国和后面摇旗呐喊的英国。同时跟英、法、俄国为敌,遭遇左右夹击,这是俾斯麦当年极力避免的事,却在一战来临了。

俾斯麦泉下有知,估计会气的跳起来说:你们这群作死的,咋滴让德国进了死局。

可死局的存在,是新老钱之争的必然,已然无可避免,咋办咧?

文章图片9

(一战德军)

聪明的德国寻思快打旋风,用争取时间差的方式,换奇迹胜利。

这就是施里芬计划出炉的历史背景。

1891年到1906年,任职德国参谋总长的冯·施里芬伯爵,在十多年深思熟虑后,认为德国破局点就在比利时。至于破局关键,则是比利时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

作为欧洲工业化小国的比利时,有欧洲一流的铁路、公路、还有河流和运河这两个行军渠道,能让德军快速机动。

除了这四条通道之外,因为跟法国关系不错,比利时在法比边境完全不设防。

这意味着德国只要快速击破比利时在德比边境的列日和那慕尔要塞,就能一鼓作气突袭法国,让措手不及的法国饮恨。

唯一的阻碍列日和那慕尔或许是麻烦,但抵不过精锐的德军。

文章图片10

(地图)

基于此,才有了大胆的“施里芬计划”出炉。

计划总纲:利用德国动员迅速,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集中兵力快速进攻法国,打出一场跟色当战役一样的胜仗,干净利落解决法国之后,在调头进攻俄罗斯。

为何先法后俄?

原因简单,俄国落后的军事动员体系,配合落后的基础设施,让俄国动员时间需要6到 8周,也就是近两月才能完成集结。

这就给了德国突袭的可能。

一旦开战。

东线战场,德国只需要派遣少量德军。在奥匈帝国军队配合下牵制住俄军就好。

东线牵制住了俄国人,西线兵分两路的德军也目标明确。

西线右翼德军负责主主攻,取道比利时迅速进入法国,在一鼓作气横扫法国防备空虚的区域后,在向北、西、南三个方向突进,以包围巴黎之势震慑法国人,最后包抄位于德法边界的法军主力。

西线左翼任务则相对简单,那就是顶住法军主力进攻,给右翼德军制造机会。

如果一切顺利,德国将一鼓作气逼迫法国退出战争,然后避免了两面作战的德国,就有了专心对付俄国的可能,也有了胜利的机会。

纵观施里芬计划,关键就在俄国军队落后的动员能力,那6到8周的动员时间,就是德国的胜利机会。

文章图片11

(一战德军)

那么为何德国将主要目标放在法国身上?因由也有三。

首先:1871年普法战争的德国速胜,让德国人有信心这么做。

其次:德国人虽然担忧俄国,但并不是很瞧得起俄国人,认为他们除了人多地大之外,进攻能力并不强,这从战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出来。

最后:普法战争的胜利,给了德国领土和高额的赔款,这曾经的战果,让资本家们认为,相较于打经济落后的俄国,打法国赚的更多,可以以战养战。

这才是德国将主要目标放在法国根源。

帝国主义的兴起,金融资本的助推,让德国走上了战争之路。

而这道路的起点,其实初开始并不是持久不断的拉锯战,而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放大版普法战争,用战而胜之后的高额赔款,赚取战争红利和发展红利。

然而世事不能尽遂人愿。

文章图片12

(时局图)

原始版的施里芬计划,最后在继任者毛奇的修修改改后变味了。

第一:施里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西线右翼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小毛奇不仅不加强右翼力量,反而将8个师抽调到西线左翼去对峙法国主力。

这抽调兵力的举动,让右翼兵力不足不得不缩短迂回半径,结果在战时吃了大亏,弄得列日要塞打了好久才拿下。

第二:为了防备俄军在东线的进攻,谨慎的小毛奇还将一部分兵力抽调到东线,进一步削弱了西线的力量。

这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放水的做派。让整个计划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后,是战争初期进攻顺利的德军西线右翼突击力量,打到巴黎附近后,已然没了锐气,正面进攻巴黎失败后又在马恩河之战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撤退,也彻底失去了速战速决机会,让战争走向了持久战。

从真实战局的发展可知,这小毛奇不断削弱西线,特别是右翼兵力的做派,成了左右胜负的关键。

文章图片13

(施里芬)

如果小毛奇听从1913年施里芬的临终遗言:“加强我的右翼。”或许就不会有这战况的出现了。

因为英法联军真就没有想到,这德国人居然从比利时弄穿梭进攻,那个时候他们的主力都在德法边境。

从马恩河战役看,英法联军也是力有不逮的,不断用添油战术将所有能投入的兵力放在战场上,就这样还差点顶不住。

如果这时候德国有多几个师的力量,这战况能一样吗?

巴黎或许就会有德国人出现也不一定。

文章图片14

(打成拉锯战)

施里芬计划复盘到此结束,那么思索是什么?要回到今日看。

首先:引发德国和英法矛盾的是新老钱之争,也是既得利益者和后来者的争夺。

曾经的英法不就跟今日的欧美一样吗?

唯一不同的是,除了欧美之外的其他国家,都有正常的,期望的诉求,新老钱之争的格局和大势逻辑相似,对象变了。

其次:促成德国进攻关键,是德国在历史经验指导下,认为用速战速决的有限战争,能快速打赢法国,收获战争红利。

这历史经验今日的美国也有,或许形式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战争红利。

一轮轮红利是战争的动力,持续的越久,钱就越多,何尝不是背后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诉求。可这最后真能一直胜利吗?

最后:德国败在两线作战后的左支右拙还有扭捏心态。

今日状况貌似也有点像,大漂亮左右开花,最后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

更何况这一次是左中右三角同步,狂的没边背后,不都是历史教训吗?

一战已然远去,可那四年的惨烈依旧让人记忆犹新。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愤青的刺杀,会让欧洲陷入危机之中。

谁也没有想到,德皇的空头支票,会让欧洲宣战声此起彼伏。

动员,动员,动武……

然后,一切都变了,一个时代也变了,谁笑到了最后?答案是资本家。

所以,一切的因果都是资本的冲动。

惨遭割肉的欧洲再不醒,被吃干抹净后,就没处后悔了。

文章图片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