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关注】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刊发我市泰山区推进特定人群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1-0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6月22日,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以《聚焦“小老困”  烹好“民生菜”——泰安市泰山区创新推进特定人群民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题,报道泰山区有关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泰安市泰山区在强力抓好民生兜底政策落实的同时,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一小一老一困”照护诉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以精准有效的政策设计,让服务民生这道“菜”更加有滋有味,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泰山区获评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惠民试点、全国社会救助理论创新实践试点区、省级家庭托育试点区。

图片

科学化规范化响应婴幼儿照护诉求实现幼有善育

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的养育矛盾日益凸显,“没人带孩子”成为制约家庭再生育的突出因素。为及时响应群众诉求,泰山区探索研究新时代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打造“泰山婴幼·金照护”民生服务品牌,解决婴幼儿无人照料难题。以平台为龙头,推进婴幼儿照护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平台,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设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为婴幼儿家长、社区村和托育机构提供技术培训、专业指导等服务。以家庭为基础,推进婴幼儿照护普及化发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家长亲子群、网络直播课等新媒体平台,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依托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等,开展各类针对婴幼儿家庭的活动230余场,服务婴幼儿家庭1万余户。以社区(村)为依托,推进婴幼儿照护公益化发展。建设90余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成长驿站”,为辖区家庭提供免费开放的自助式、互助式亲子活动场所,同时,可按照家庭需求,提供陪同就医、短时托管、突发情况救护等灵活性服务,构建了“15分钟社区便捷照护服务圈”。以机构为支撑,推进婴幼儿照护专业化发展。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满足群众对专业化托育服务的需求。目前,审批登记托育机构67家,拥有专业力量300余人,托位2184个,全区每千人托位数增长到4.4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信息化智能化响应居家养老诉求实现老有颐养

为满足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到专业服务和全天候监护的群众需求,泰山区探索以“社区+养老智慧云服务”为媒介的“3+N”智慧养老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个平台统管区域养老。打造“社区+养老智慧云服务”平台,将社区老年人基础数据录入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分类设置监管标准,实现用户管理、服务派单、呼叫中心、智能监控等功能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家政、维修、保洁等工作服务订单1万余次,真正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一块腕表保障安全出行。为全区1万余名老年人配置了智能腕表,为200名失智老年人发放了防走失智能手环,将照护人手机与老年人手环绑定,照护人可通过手机为老人定制服务项目、监测老人日常行动轨迹、查看老人心率和血压等健康数据,为老年人健康生活和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一部手机实现服务全能。开发“智慧社区”手机APP,设置为老项目、民生热点、个性娱乐等功能板块,实现沟通全天候、互动零距离、办事零跑腿,目前已累计为2.6万名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5万余次。N项服务满足居家需求。搭建“社区+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对实时监测到的老年人呼吸、心率、体温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方便医生诊断。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闭环生态联动,让老年人享受到“医+养+康+护+救”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

图片
图片

制度化多元化响应困难救助诉求实现弱有众扶

创新社会救助机制,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与政府救助良性互补,构建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大救助体系,实现“1+1>2”的社会救助效果。建立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将社区(村)划分为18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协理员,负责本网格群众特殊情况的及时登记、入户核实等,今年以来,通过协理员上报的救助信息占所有救助信息的50%。建立救助信息发布对接机制。打造“泰友爱”慈善救助综合信息平台,设置六大模块,群众通过平台,查询救助信息,参与慈善捐赠。同时,通过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施助方与受助方线下沟通,实现救助信息与救助资源间的互通共享。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开发岗位等,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救助,协助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等事务。目前,志在四方公益服务中心、刘欣工作室等483家社区社会组织、879名社会工作者参与到辖区救助工作中,开展事务86项。建立社会救助项目化管理机制。梳理可由社会力量承接的、针对困难群众的照料护理、送医陪护等项目,明确救助需求清单11项,形成精神残疾类困难群众“心康医疗”、特困老人“物质+照护”等服务品牌,真正实现了“弱有众扶、困有所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