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但爱鲈鱼美》

 黄石新东西 2022-11-10 发布于湖北

但爱鲈鱼美  

潘兰香

风冷霜降至,物产丰饶的季节,不只有水稻,柑橘,柿子等植物果实盈仓,秋水碧于天,鲈鱼也是正肥时。  
少时读范仲淹的巜江上渔者》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在曾经那些物产匮乏的年月,鲈鱼只在诗里,至于形状无法想象,味道亦莫知其美。这些年,生活的日新月异,舌尖上的美食,早无天堑之隔。食有鱼,是日常,食鲈鱼,亦不必效张季鹰在秋风里起莼鲈之思而弃爵归去。  
鲈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古淞江鲈鱼,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得历代诗文、传说赞誉。汉代的《春秋佐助期》:“吴中以鲈鱼为脍,苑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称为金羹玉脍,一时珍食。”宋代谈钥所撰的《吴兴志》中记载:松江鲈“肉细美,宜羹,又可为脍,张翰所思者”。据传,吴人献松江鲈于炀帝,炀帝品尝后,大加赞赏,称其为“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时至清代,鲈鱼被康熙、乾隆品尝后,誉为“江南第一名菜”,其名声更为远扬。可见鲈鱼味美,自古而有。《本草经疏》云:“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鲈鱼的烹饪方法也各有妙招,鲈鱼肉质细嫩刺少,清蒸或红烧,各擅其味。但我所食最多的是清蒸。鲈鱼刮鳞、去腮、取内脏、去黑膜、去头盖皮、80摄氏度温水稍稍烫一下、刮除粘液:口将鱼背鳍两侧各划一刀深1.2厘米长12厘米的斜口,使鱼的肉厚度相对一致;用料酒、葱姜、盐腌制10分钟:盘底垫葱姜,蒸前浇两小勺油,蒸锅内加入清水和白醋,大火足气蒸10分钟,出锅换盘:青红椒切细丝,冷水泡至打卷;葱姜丝撒在鱼身上,用豉油及上述调味品加一倍的开水调成碗汁;将油至七成热,浇在鱼身上的葱姜丝上,碗汁入锅开起浇入盘底,撒上青葱丝段及青红椒丝,色彩鲜艳,肉白如玉,从视觉上,就让人垂涎,也难怪张翰会起思乡之愁。  
美味既成,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秋夜,大快朵颐,再佐以小酒,鲈鱼之美更添其乐融融的家的味道!叶圣陶老先生也赋诗《得鲈酬诗》:“红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汤佐小醺。”可见鲈鱼之味,早已根植人心。  
如今,鲈鱼不再是淞江独有,长江中下游流域凡有活水处,皆可养鲈鱼,鲈鱼早入寻常百姓家,渔人不必再浪淘风簸里撒网捕鱼。秋高气爽之日,约三五好友,仿宋周敦儒在巜水调歌头》中所描:“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周敦孺是个精致的吃货,我辈在碌碌红尘中,偶尔也可以精致一回的!

潘兰香,学了医,却做着学医之外的梦。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