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930到2022,相隔92年的两部《西线无战事》,究竟有哪些异同?

 先睹为快战台烽 2022-11-10 发布于北京

新版《西线无战事》出来之后,又掀起大家对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的回忆。

一战结束于1918年,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发表于1928年,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电影《西线无战事》则公映于1930年,若从审视刚刚结束的一战而言,影片确实做到了非常及时的跟进与反思。

同时,作为当时大场景大成本的大制作,电影《西线无战事》堪称战争鸿篇巨制,不仅对许多的战斗场面有着相当精细的还原,而且在服化道与场景层面,相信也会无限的接近历史真相。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也被我们许多的电影教材所收录,尽管如今再看,影片在技术层面与当今已经有太多的差距,但若想象一下,在九十多年前,就已经制作出了这样的电影,还是很让人兴奋并惊讶的。

如今再看《西线无战事》,它的诞生是伟大的,影片将战争电影的“反战”能量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即便如此,它在故事发生地德国的上映,却一再受阻,而且随后的二战又接踵而来,一部电影的命运,以及人类世界的命运,总是被少数的战争狂人所左右,无疑是一种悲哀。影片最后,保罗捉蝴蝶时中枪的画面,无疑是这种无力之感的最佳注解,也赋予了整部影片强烈的悲恸与反思。

再说2022年版《西线无战事》之前,战台烽觉得有必要先澄清一个说法。新版《西线无战事》并非翻拍的1930年电影版,而是根据1028年的小说来进行创作,由此无论是剧情还是结构,两部《西线无战事》有着很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会让人打消将两部电影进行逐格比对的念头。

想想也是,两部作品即便今天看来依然各有优劣,1930版《西线无战事》胜在距离战争更近,1918年结束的一战,它1930年就拍竣,在年代感上毋庸置疑,各种服化道的还原也占尽优势。但2022版《西线无战事》则是一部德国电影,本国的事情本国来拍,大约会比美国人拍更具第一视觉,特别是,1930版中人物满嘴英语,也确实违和。

很多人会拿2022版《西线无战事》与之前的《1917》来比照,其实也没毛病,毕竟所讲述的都是一战时期的故事,风格色调上都有诸多的相近,且都是通过个人的视角,来投射一战大环境的风起云涌,目之所及,不是怒火,便是苍凉,战争确实是人类之恶,所到之处民不聊生。

《西线无战事》也有更多的视线,投射于被战争裹挟的青年甚至少年,那些从亡者身上扒下来洗净修复后的军服,又披挂到被怂恿和号召的年轻人身上,甚至旧有的名字标签都还没有撕干净,那些从逝者身上取下的金属铭牌,被统计官漫不经心的拿起、扔下……战争之中,生命价值几何?或许在这些镜头中,会有更加刻骨铭心的答案。

相对于1930版,新版有更多的篇幅,描绘到战争高层的动向与反应,而那停战前几个小时的再次进攻,是他们最后的疯狂,但也是战场上的士兵们的又一次炼狱之行。这种和平黎明前漫长又无端的黑暗,能带来更强烈的悲剧感。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兵败万更是万骨枯。世界啊,为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