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丨读《怀疑与学问》,锤炼思辨能力

 昵称503199 2022-11-1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邓琴 语言文字报 2022-05-26 16:0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文本解读54个

编辑说

      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尤其需要培养善于质疑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选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既教给中学生“学贵有疑”,也让他们由此学习议论性文本写作特点

      让我们跟随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云衢中学邓琴老师,感受顾颉刚先生思考与表达的严密







《怀疑与学问》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为议论性文本,此文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表达严谨,词语之间、语句之间、段落之间均体现出紧密的逻辑关联,使读者感受到顾颉刚先生强大的思辨与论证能力。
标题的思辨性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初读文本,我们都会将视线落在标题“怀疑与学问”上。“与”是会意字,其金文字形就像一双手把器物交给另一双手,使人感受到两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与”字,说明“怀疑”和“学问”处于同等地位,偏向哪一方都是片面的、不严谨的。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两个词置换一下位置,变成“学问与怀疑”呢?
要理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体会顾颉刚先生论述的逻辑起点。先看起始两段。第一段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意思是说,做学问首先要学会提出疑问,再去解决问题。这是强调要有“怀疑”的能力。第二段引用了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段话用了分号,前半句是说学习时,在应该怀疑的地方不去怀疑,就相当于没有学,后半句强调做学问要会质疑。这是强调要有“怀疑”的态度。两段连起来看,程颐的话强调“先要会疑”,但有了怀疑的能力尚且不够,还需要有“怀疑”的态度,否则就是“不曾学”,因此“学则须疑”,学习者必须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会疑”在前,“须”是一种强调的语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程颐与张载的话在语气和态度上形成一种递进关系,不可对调,而这两段又正好与标题“怀疑与学问”形成呼应关系。因此,疑应在前,“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顾颉刚先生论证的逻辑起点。
议论文的标题,往往代表着文本所要阐述的话题范畴,因此本课主要内容即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标题与文章开头两段形成对应关系,程颐与张载的两种观点有前后顺序,那么标题中“怀疑”与“学问”也有前后顺序,不可随意置换。
结构的严密性
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并完成表格。表格给出三个文本框,上层为“中心论点”,下层为“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这提示我们,文章具有清晰的总分逻辑架构。
通过对标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借程颐和张载两位名家的话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须有怀疑精神”。文中第六段的开头“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将其一分为二,就是两个分论点。前半句(分论点一)承接上文观点,后半句(分论点二)开启下文论述;前者强调对现有学问的怀疑,后者侧重对新学问的建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呼应标题。据此,我们梳理出了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
对于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作者从“别人的传说、一本书、一种学问”三个角度进行论证,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有怀疑精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来辨别知识的真伪。对于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和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的例子,深入论证了从旧学说中产生新学说需要经过“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复杂过程。
议论文非常讲究逻辑层次,《怀疑与学问》通过两段引用和一个过渡句,形成了清晰的逻辑对应关系,使得整篇文本结构完整,论证严密,体现出作者清晰严密的思维层次。
表达的严谨性
优秀的议论文,语言表达十分严谨。我们读议论性文本时常会遇到诸如“必须、基本”等修饰语和表示范围的“许多、一切、都是”等限制词,这些词语的使用体现了作者对事实依据的尊重,不可随意删除。我们也会读到一些表示并列或递进的词语,它们强化了文本的逻辑性,不可随意更改位置。如下面这句: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个句子里的“必须”和“基本”两个修饰性词语,既不能去掉,也不能互换位置。其中“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在现有学问的辨伪去妄方面,“怀疑”是必要的步骤;“基本”意为“根本的、主要的”,对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怀疑是重要、关键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这样的表述是对事实与规律的尊重,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半句的“消极方面”和后半句的“积极方面”也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严谨。为何“消极”在前,“积极”在后?其实这两个词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否定和肯定、正面和反面,而更偏向于哲学意义上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递进发展的。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后才能建设新学说,倘若后之学者都盲从、迷信、墨守前人旧说,那就不会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发明,学问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四个“常常”引领的四个短句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第一个短句强调“怀疑”,是治学的基础;第二个短句强调“辩论”,说明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第四个短句分别强调“评判”和“修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作者通过“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阐明了从旧学说发展为“更新更善的学说”必经的复杂过程,每个词语都有明确的指向性,逻辑严密,不能随意互换位置。
论证的缜密性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就是论据,是对论点的展开与支撑;使用材料证明论点,就是作者论证的过程。
材料应该用在哪里,需要依据论点来确定。《怀疑与学问》一文举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怀疑在辨伪去妄方面的价值,只能放在这一分论点的论述范围之中。论证分论点二时,作者举了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举例之前,有这样一句话:“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句话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先说“大学问家”,再说“大哲学家”,规定了后文材料使用的顺序——先说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再说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二者不能对调。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使用了能够清晰阐明观点的论证材料,而且在材料的安排上十分严谨,体现出论证的缜密性。
总之,《怀疑与学问》一文无论是逻辑思辨、结构布局还是言语表达、观点论证,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强大的思考与表达能力。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与作者顾颉刚先生经年累月的思考与实践分不开,更与他严谨治学、疑中有思的学术态度分不开。中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有效锤炼思辨能力,掌握议论性文本的论证方法。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4月6日文章《锤炼思辨能力 掌握论证方法——读怀疑与学问》;作者: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云衢中学教师/邓琴;
(文字编辑:过超;微信编辑:晋力;校对:王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