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怀疑”的路上

 采菊东篱630 2019-01-23

《怀疑与学问》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议论性文章,节选自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的《宝树园文存》。文章论述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这对于治学者,对于今天的中学生,都是极富启发意义的。但这样的文章并不好教,因为议论性文章的阅读不像文学性作品,更多的是运用形象思维,它需要的是逻辑思维,而运用逻辑思维是很“烧脑”的事。本期镜头,老师带着学生行走在“怀疑”的路上,却是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行走在怀疑者文章之中。一篇议论性文章,该如何读懂?教学的诀窍在于一个“辨”字,在于学生能用思辨的脚行走在“这一篇”议论性文章中,并能留下深深的印痕。姚文晗老师抓住文章的“便”、“积”和“消”,在反复的思辨中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逻辑结构,通过“辨字词”达到“辨内容”、“辨观点”、“辨结构”等多重目的。学生对文章的质疑主要是两个地方。“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这句话中“便”字应该改成“才”,勾连前后文觉得用“便”就有前后矛盾之感。基于学生的疑问,又基于文章论述的思路,姚老师点拨非常巧妙。“为什么会有这种前后矛盾之感,是不是什么地方作者也提到了跟虚妄的学说相关的内容?”“那你根据上下文,认为要想让这些虚妄的学说不攻自破,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两个追问,让学生自然深度思考“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而不是“怀疑就一定能够辨伪去妄”,在这里,学生其实是讨论了“怀疑”是治学的充要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这是逻辑思辨性很强的问题。而学生对“消极”和“积极”两个词语对错的思辨,更是从词典义到这个句子中的语境义,再到上下文的语境义,通过辩论,较深刻地理解了“消极”在文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深度把握了这两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姚老师开启文本之门的钥匙是对“词语”的思辨,那么,曹芳贵老师则是对“句式”思辨。难能可贵的是,这两把钥匙都来自学生的疑问,教师只是引导学生用好这把钥匙,带领学生行走在怀疑者的文章之中,感受议论性文章的别样风光。“文中有很多否定句,不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学生的疑问,曹老师迅速把握了这一教学契机,因为“否定句”中其实包含了论证的方法,论证语言的严密性、表现力等。曹老师让学生画出这些句子,运用还原法进行分析,即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否定句式在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逻辑严密性方面的作用。这样的思辨是基于文本言语形式,指向学生对文本意图的深度理解的。

行走在怀疑者文章之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其人其文之间的关系,知人论世,在议论性文章也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也指出:“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陈涛老师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陈老师首先利用互文性,链接了作者的其他相关文章,互为印证,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比如投影出示“古史辨派”的主张,并指出顾颉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为历史学家的顾颉刚提出“要有怀疑精神”不是空穴来风之举。又如投影出示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一些主张,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课文与原文的比较研读。一般的老师根据注释1都认为这仅仅是一篇节选文章,在文字上是未加修改的(注释没有注明),但陈老师却通过和原文比较,发现了作为分论点的关键句却是经过编者修改的。而且陈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教学价值,投影出示课文和原文,比较优劣,从而更好地理解怀疑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和创造。

上面三位老师的镜头中,很多时候,师生是以怀疑者的身份行走在文章阅读中的,其核心就是思辨。在对文章的怀疑中思辨,在思辨中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久之必然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议论性文章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全面运用这种方法的是张川老师。学生质疑文章用了大量“绝对判断”的词,于是,课堂内进入了“纷争”,其实这种对课文的质疑和纷争倒不在于最后谁对谁错,最有益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课文的内容形式有了更多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学“怀疑”,现用“怀疑”的思辨过程,以及在这种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思辨精神。用张老师的课堂结语来说就是:“今天的论辩,其实是更深入地体会并运用了《怀疑与学问》这课的思想精髓。”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不仅怀疑,而且能够找出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见解,面对其他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也能据理力争。有怀疑,有建设,这才是真正的怀疑精神,我们为这样的学习点赞。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教读课文,四位老师都能准确把握课型,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的方法。比如通过换词调整语序来品析语言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还原的方法、知人论世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习得必将对学生接下来的自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样,从读怀疑之文,到对怀疑之文的怀疑,到自己独立见解的发表,学生始终行走在“怀疑”的路上,思辨的路上,学生也必然会带着这种怀疑精神继续走向社会生活,诚如是,这篇议论性文章的教学教育价值也就实现了。不足的是,某些镜头学生的回答过于专业,教师明显缺乏点化功力,致使好的设计无法真实地转化成课堂成果,在教学引导上教师还应再做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