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兰亭序》的轶事

 北三坡 2022-11-10 发布于安徽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秀媚遒劲,如有神助。后来又写了几十幅,都不如第一幅写的好。

王羲之将这幅初本传给了儿子王徽之,王徽之一直传到第七世孙智永和尚。智永和尚又传给了弟子辨才。

辨才是唐朝的和尚,他得到兰亭真迹如获至宝。把房梁凿空,将兰亭序藏在其中。

唐太宗喜爱书法,遍寻不到兰亭真迹,也问过辨才几次,辨才都搪塞了过去,唐太宗就派萧翼去骗取。

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唐贞观年间曾任监察御史。他穿上便服,自称是山东的一个书生,拿了几件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字帖去找辨才。

二人一见如故,辨才邀请萧翼住在寺院喝酒作诗。过了半个月,两人谈到书法,萧翼这才将二王的字帖拿给辨才看。

辨才说这些字帖未必好,还说自己藏有兰亭真迹。说完就把梁上的字帖取下给萧翼看。

后来,萧翼趁辨才外出时把真迹偷走了。太宗重赏了萧翼,也赐给辨才布三千匹,谷三千石。

辨才非常悔恨,一年多后郁郁而终。

兰亭真迹后来随太宗葬于昭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