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子春秋》卷2内篇谏(下)诗解15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壹心于邪君魂魄亡谁与图霸)16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奉生)

 琴诗书画情 2022-11-10 发布于山东

晏子春秋卷2内篇谏(下)诗解15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壹心于邪君魂魄亡谁与图霸16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奉生

题文诗:

公为曲潢,其深灭轨,又造一室,高三仞,

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

之裳一衣,五彩具焉;带球玉冠,被发乱首,

南面而立,,晏子见,曰昔仲父,

之霸何如?晏子抑首,不对公曰:昔管文仲,

之霸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翟人,

龙蛇比今,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

何暇在霸!且公,宫室之美,矜衣服丽,

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

亦室一容,万乘之君,壹心于邪,君之魂魄,

亡矣以谁,与图霸哉?公下堂,就晏子曰:

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窃袭此服,

与据为笑,使夫子及,寡人,改室易服,

而敬听命,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

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

蘗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毋使,耳目淫焉.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疾视矜立,

日晏不罢.晏子进曰:圣人服中,侻而不驵,

可以导众,其动作也,侻顺不逆,可以奉生,

皆法,其服而民,争学其容.今君之服,

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奉生,

晏矣,不若,脱服就燕.公曰受命.

退朝遂去,衣冠不服,圣君正己,表率人民.


 【原文】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亦容一室矣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
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
晏子抑首而不对。
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
晏子对曰: “臣闻之,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乘之君,而壹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
公下堂就晏子曰: “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服而敬听命,其可乎?”
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蘗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

【译文】

景公挖曲池,池深可以淹灭车子。又建造宫室,高有三仞。梁木上刻着龙蛇,立柱上刻着鸟兽。景公穿着有华美花纹的礼服,绣着白色花的下衣。一身衣服便五彩具全,佩带美玉而且戴着冠缨。披头散发,面向前方站着,十分骄傲的样子。晏子见进,景公说:“从前管仲的霸业怎样?”晏子低着头不回答。景公又说:“从前管仲的霸业怎样?”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只有狄人同龙蛇亲近。现在君王梁木上刻着龙蛇,立柱上刻着鸟兽,也只是在房屋中亲近一下它们。哪有闲暇去图霸业!而且国君自夸宫室之美,自傲衣服的美丽,一身衣服而五彩齐备,佩带着美玉而披头散发,也只是在房屋中打扮一下。大国的君王,而专心于邪行,君王的魂魄已经没有了,凭什么来和别人商量霸业呢?”景公下堂到晏子跟前,说:“梁丘据、裔款告诉寡人宫室建好了,所以私下穿上这身衣服,和梁丘据相调笑,又使先生到这儿,我请求改造这座房子,换掉这身衣服而恭敬地听从您的吩咐,可以吗?”晏子说:“那两个人以邪僻之行迷惑君王,您怎么会知道呢!而且砍树不砍根,那么枝条又会重生,您为何不除掉这两个人,不使耳目被其迷惑呢?”
【原文】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疾视矜立,日晏不罢。

晏子进曰:“圣人之服中,侻而不驵,可以导众,其动作,侻顺而不逆,可以奉生,是以下皆法其服,而民争学其容。今君之服,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以奉生,日晏矣,君不若脱服就燕。”

公曰:“寡人受命。”

退朝,遂去衣冠、不复服。
【译文】

景公作了高冠长衣,并穿着听取朝政。顾视迅速,傲然而立。天晚了还不下朝。晏子进谏说:“圣人的衣服适中,简单而不长大,可以引导众人。他们的动作,顺乎常理而没有不合适之处,可以施行于民间。所以,下官都效法他的衣服,百姓都争相效仿他的仪态。现在国君的衣服,华丽不能用来引导众人,顾视迅速,傲然挺立,不能用以施行于下民。天色晚了,君王不如脱去衣服休息吧。”景公说:“我听从教导。”退朝,于是脱去衣冠,不再穿了。

【注释】

孫星衍云:「淮南本經訓『其行侻而順情』,高誘注:『侻,簡易也,侻讀射侻取不覺之侻。』廣雅:『侻,可也。』玉篇『一曰輕也,他活切。』『中侻』,猶言『中適輕脫』也,『侻』即『脫』字之俗。爾雅釋言『奘,駔也』,郭璞注:『今江東呼大為駔,駔猶麤也。』陸德明釋文:『在魯反,又子朗反。』不駔,言不奘盛也。」盧文弨云:「『駔』,當與『組』同。」孫詒讓云:「案孫引淮南注以釋此『侻』字,是也。而又據玉篇釋為輕侻,則非。『侻』即謂簡易,『駔』者,『〈黺,中"分改盧"〉』之借字,說文黹部云:『〈黺,中"分改盧"〉,合五采鮮色。』孫釋『不駔』為不奘盛,亦未得其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