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跟孩子“哭穷”,能哭出孩子感恩的心吗?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哭穷,顾名思义,就是明明没那么穷,为了某些目的,不得不表现得自己很穷,或者说告诉孩子“我们很穷。”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对于一个目标明确的行为和方式,我们首先当然要问的是:究竟是为什么目的?

       父母向孩子哭穷的目的不在乎希望孩子能够花钱不要那么大手大脚,懂得感恩,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等等。

      那咱们就一步步地来看,这些目的能达到吗?

哭的“假穷”,塑造的是“真恐惧”

     哭穷,应该是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的特殊现象,在30年前不需要哭穷,因为以前是真正的穷,一家五六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的房子里,衣服都是由上到下传递着穿,读书的机会要争取,甚至可能很少体会心满意足吃饱饭的感觉。

       那时候的贫穷是真实而深刻地贫穷,眼睛看得见,肚子感受得到,寒冷时刻提醒着你。那时候不需要哭穷,甚至害怕说贫穷。、

      换句话说,现在父母的“哭穷”中的“穷”是要靠父母来构建的一个形象和概念,它是一个抽象的,不具体的“词”,到底多穷叫穷。

       很多孩子跟我说,感觉父母过得很辛苦,家里很穷,担心到时候没钱读书。也害怕找不到好工作,将来养不活自己:“我爸妈这么辛苦工作,还这么穷。”

        我于是问他们:“你知道你们家里大概有多少钱吗?”

        如你所料,大部分孩子都是不知道的,他们对钱,根本没有概念,很多孩子的家里在广州拥有不止一套房,但他却一直告诉我家里很穷。

        他可不是在我面前炫富,他对于“穷”根本没有概念。

        他可能是在电视上,小说上,或者新闻里来了解所谓的“穷”,并且深信不疑。

        他们只好自己创造一个“穷”的概念:我们就快要没钱吃饭了,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没地方住。

        父母哭的是“假穷”,留给孩子的是什么呢?

        留下的是什么呢?是孩子对于“穷”的臆想,是可能没钱花的恐惧,是不清楚家里到底有没有钱,究竟什么时候会没钱的焦虑。

        想象出来的“穷”,才是最“穷”的,孩子有多少想象力,就能将自己想象得有多穷,相应的,想象出来的恐惧,也可以是无限恐惧

“哭穷”造就孩子的愧疚感

        这是一个很直接,却又是很多父母不愿相信的后果。

        孩子因为父母哭穷,而充满愧疚和自责:父母很辛苦,家里没钱,自己还要花钱,自己对不起父母,成了父母的拖累。

        父母一边哭穷,转头便一两万眼睛都不眨地给他报了一个补习班。紧接着强化解释:“爸妈都是省吃俭用给你学习,你还不认真一点。”似乎如此可以促使孩子加倍努力。

        这实则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父母是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孩子却并没有吃过钱的苦,对他而言,这一两万也就是卡一刷的瞬间,飘渺而虚无。只有自己努力付出得来的东西才会珍惜,父母努力付出得来的,完全不知如何珍惜起。

        因此,这并不会唤醒他努力学习的细胞,让他发奋图强。

        唯一留下的印象是:父母为了付出了很多,为我吃了很多苦,我亏欠他们很多。

       换句话说,在孩子眼中,养育自己这件事成了父母的负担,而不是乐在其中的享受,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认为自己拖累了父母。

     甚至认为没有了自己,父母可能会过得更轻松,更富有。

       一个知乎网友分享自己亲身经历:

      “我觉得钱的问题不是在我这个年纪可以承担的事儿,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

     但你们每次跟我哭穷,我都会沉默,我觉得我已经很为家里省钱了,你们还是觉得穷,说我不懂得节省。

      你们有时买的贵的东西让我吃让我用,然后告诉我这有多贵多贵,虽然我吃了我用了可是我承受的压力和负担非常大,我心里怀着满满的负罪感在用在吃。

      我觉得我很懂事了,我把每个月你给我充饭卡的钱节省下来买我自己需要的想要的东西,争取不问你们要东西不让你们发愁。

     我喜欢大家说我懂事听话,但这都是我装出来的……”

      很多孩子并不会表达出来,他会以行动来回应:尽可能表现得乖巧懂事,尽量省钱,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然,也包括尽量学习好。

        表面看起来似乎效果明显:孩子变得乖巧懂事,也不乱花钱了,还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这不完全跟预期的目的一致嘛?

     千万不要盲目乐观,被愧疚支配着的情绪,很难持久,而且暗藏着汹涌和波涛。

        并且容易造成孩子的无力感:我已经很努力,很节省了,为什么爸妈还是说我浪费钱,说家里“穷”,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因为缺失,导致过度的渴望

        “哭穷”的问题关键不在穷,而在于“哭”。

        “哭”的意思就是反复表达,生怕对方不知道,生怕对方没能体会到其中的苦楚;另外带着无奈和无力:我们没有钱,没有办法;加之对需要的压抑和否定:买什么买?没钱知不知道?

        反复强调之下,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过度缺一样东西,会导致成年后的过度补偿。

        小时候因为父母“哭穷”,让孩子的很多需要没办法满足,长大之后便会努力补偿内心的这块空白。

        拼命挣钱,享受由钱带来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金钱作为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满足的是人的起码的生存需要,长期觉得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孩子,会生出生命随时被威胁的不安全感。

       他们以为,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内心就能平静,就能不害怕贫穷,却不是,有些空白是越补越大,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

        同时,也对父母的能力产生质疑,认定父母连起码的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自己。

        父母靠不住,什么靠得住呢?自己靠得住,钱靠得住。

        努力挣钱,努力挣钱。只相信钱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也只有钱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贫穷,即使是“虚假的贫穷”,也成为一个枷锁,成为绷在孩子头上的一根弦,催促他们时刻为了金钱竭尽全力。

       或许你会说努力挣钱不好吗?但我相信,没有几个父母是希望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挣钱机器,不快乐,更无法享受生活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么多负面影响,为何“哭穷”之风还越出越大,甚至被当成灵丹妙药,广为传颂呢?

父母为什么要哭穷?

01

说不出口的拒绝


        不想给孩子那么多钱,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大手大脚,以后坐吃山空。但又不好直接拒绝,担心破坏跟孩子之间的友好关系。

       于是,便说家里钱没有。言下之意便是:“不是我不想给你买,是家里没钱,我也没办法。”

        这就好比有人找你借钱,你明明只是不想借,却不好意思说,只能说最近也手头紧,没钱,是一个道理。

        委婉又坚决的拒绝,看似风平浪静,孩子也不再哭闹,甚至不再那么频繁地提要求了。还不能怨恨父母:父母已经把能给的钱都给你了。

       如此马上奏效的良方,有时候会让人产生错觉:似乎这个方法真的不错。

       至于长此以往产生的以往,我们看不到,也不想去看。

       其实,父母的钱原本就是属于父母的,你有权利决定钱的用途,你愿意给孩子花是你的情谊。你如果认为某些钱不该花,不给,也是天经地义的。

       只是拒绝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弄不好会伤和气,加上孩子的撒泼打滚,想想都头痛。

       然而,处理一件事情,或是给孩子建立规则,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简单直接,温柔而坚定。绕一百八十个弯,孩子接受到的早已经不是我们原本要表达的意思。

02

我的付出,孩子真的知道吗?


       害怕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辛苦付出,不知道父母为他们做出的牺牲,不懂得感恩,不在意父母。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哭穷”背后深层的动因。

        “哭穷”的背后,是希望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能够感激父母,感恩父母。

        “哭穷”在本质上跟父母一直告诉孩子,自己为了他放弃了工作,为了他没有选择离婚,为了他每天辛勤劳动……是一个道理。

       都是付出不被看见的,没有得到孩子相应的回报之后,内心的不安,甚至是不忿地发泄。一遍遍陈述,直到确认孩子听进去为止。

       或许很多家长不相信,大部分孩子都是知道家长的辛苦的,他们不擅长表达,不会把爱父母,感激父母放在嘴上。只是埋在心里,默默做些微小的回应。

       反而是父母过度强调自己的付出,孩子听着,却又没办法给与足够多的回应:他不能去挣钱,也不能帮父母做更多的分担,也没办法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一个好的分数。

       无力感幻化成愤怒和烦躁,表现出来便是反感和烦躁。

       孩子越是不愿听,越是反感,父母越是不安,由此,说得更多,强调得更频繁。如此,恶性循环。

      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又如何会铁石心肠?

03

父母本身对金钱的不安全感


       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吃够了金钱的苦,穷怕了。

       对于金钱,总是带着不安和焦虑。

       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吃自己吃过的苦,想要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另一方面,看着孩子花钱无节制,“视金钱如粪土”,又万分担忧:这样花下去,总有一天钱会花光的。

       又不能光明正大地不给孩子花,怎么办?迂回的“善意”的谎言在此时便派上了用场,并且屡试不爽。

       对金钱的安感,让上一代人习惯压抑自身的欲望,很会赚钱,却不会花钱;习惯在孩子身上花钱,却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对金钱的流逝有着莫名的恐惧,总是希望能多存些钱,这样才有安全感。

       于是,就造成一边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一边又忍不住跟孩子哭穷,以缓解内心对于金钱流逝的焦虑。

       我想,与其跟孩子哭穷,不如多一些将钱花在自己身上,告诉孩子这个月预算超支了,你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下个月才能给他买喜欢的玩具,来得直接有效。

       哭穷,本质上就是建立孩子规则,以及分配家庭金钱的迂回策略,孩子哪知道你背后这么多弯弯绕绕呢?

        他只会茫然无措:我们家没钱了,我该怎么办?

         所以,哭穷就跟炫富一样,都不可取。

        还是那句话,钱是你的,要怎么花,你有绝对的支配权。

        把家里的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不夸大贫穷,也不打肿脸充胖子。

        孩子想拥有财务自由——靠他自己。

        直截了当就是,跟孩子还玩什么套路呢?你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