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亲子教育,都需要有点惩罚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一直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事。

例如拖拉;

例如总是说话不算话;

例如总是大喊大叫。

父母常常事先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地出了事就去补救。结果大人操碎了心,磨破嘴皮子,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

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该错还是错,该忘还是忘。

父母们发现责骂没用,只能继续提高嗓门,更加大声的喊叫,期望达到教育的目的。

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合适的惩罚方式,也是好的亲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01

惩罚的种类

在我们通常的概念里,所谓的惩罚,似乎只有“打、骂”两种。

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都是上来一顿骂,再不行,就直接上“竹笋炒肉丝”。

因此,一旦打骂不管用:骂也不听,打也不怕之后,父母们就像被缴械的战士,只有投降的份,被孩子死死地拿住了。

其实,惩罚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a、正惩罚

正惩罚是指给予一个负面的刺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惩罚。

当孩子说脏话时,我们让他面壁思过;

孩子吵闹不休时,可以罚坐;

孩子打坏家里的东西时,可以罚做家务,等等。

家长们总是头疼:为什么越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反而越是不改呢?

这就和惩罚的方式有关。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什么呢?父母听到自己的孩子说脏话,立刻对孩子大吼大叫,一顿训斥:“嘴里不干不净地说的什么!”

会有效果吗?并不会。

而且,因为父母眼中的“惩罚”,其实是孩子最希望获得的奖励:全面而彻底的关注。

关注,会成为一种奖励,这是我们在亲子教育最容易忽略的一点。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便不理孩子,孩子一旦表现得不好便“立即关注”,责骂一顿,是我们最常见的教育方式。

殊不知,关注反而是对错误行为的一种强化。

“爸爸妈妈看见我了。”本身就是一种奖赏。虽然被骂不太舒服,但也比“被忽略”要好。

因此,孩子骂了脏话,或者做错了其他事情,就照事先约定好的惩罚方式,遵照执行。

不吵不闹,但孩子必须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b. 负惩罚

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好刺激。

这种惩罚往往比正惩罚更为常用,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比如,没做完作业,就取消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的时间。

又比如,答应的事情没做到,就取消原本的出游计划。

比如,被发现撒谎,就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等。

曾经听一个家长投诉,自家儿子脾气很暴躁,只要什么事情不顺他的意,便立刻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人。

家里人为了哄着他不发脾气,就采取了如下方式:只要孩子一暴躁,就哄着他,带他去买好吃的,去爱玩的地方玩。

当时是不闹了,脾气却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控制。

在这个处理方式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点在哪里呢?

在于孩子明明做错了事,家长却给了“正奖励”,平时得不到的东西,吵闹就能得到,那他当然“乐意效劳”,尽情“暴脾气”了。

做错了事,一定是取消原本的“好刺激”,让孩子不舒服,他才能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错误。

方向错了,效果当然就无从谈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事先跟孩子约定好,说清楚后果,而不是凭心情、随口说:“你说谎,晚上不准吃饭了!”

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还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规则之所以叫规则,就在于其固定性,双方约定承诺的前提。

02

承担后果,不善后

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种刻意的惩罚方式,却能达到“惩罚”效果。

往往也是我们家长比较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自作自受,别想我帮忙。

不必由父母来给予惩罚,让孩子自食其果,其实是“长记性”的最佳办法。

例如我们警告了孩子外面很冷,但孩子不肯穿衣服。这时候就不要再勉强孩子,重复提醒。

让他走到外面尝尝“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滋味最直接。

上学总是忘记带东西,要么自己回来拿,要么接受老师的批评。

别想爸妈千里迢迢给他们送过去。

还有一个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早上起不来床。

十个闹钟都不管用,孩子都彷佛“昏睡”过去了,怎么都不能自己起床。

不叫孩子,又怕孩子上学迟到,挨批评。

闹钟形同虚设,父母直接成为了孩子的“人肉闹钟”。天天想尽各种方法弄孩子起床,每天起床的场面都彷佛是一场大战。

又是拉,又是扯,又是大骂,弄得乌烟瘴气。

无形中,负担了原本应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孩子当然可以无忧无虑的安睡,他们比谁都清楚:父母一定会保证我不迟到。

父母们总是勤勤恳恳地跑在前面,生怕孩子受委屈,挨批评。努力帮孩子善后、补救,成为随时准备着的“救火队员”。

着急上火了,难免焦虑、生气,忍不住骂人,这下可好,孩子根本不记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记得“爸妈骂我了。”

一腔良苦用心,最后换来里外不是人的结果。

有些苦头,只有自己吃了,才能有记忆,知道教训。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然,这种惩罚最基本的前提是确保孩子人身安全。否则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除此之外,小小地吃点苦头,不是件坏事。

03

如何让惩罚发挥作用

惩罚当然有其局限性,需要慎用,更要会用。

a、要明确惩罚的规则,并且全家一致遵守,不得有例外。

言传身教,才是教育的真谛。

定了规则,只有孩子一个人需要遵守,未免对孩子有失公平,孩子也很难心甘情愿地遵守。

b、惩罚要及时,才容易巩固孩子的印象。

“等我空了再收拾你!”“等你爸爸回来再教训你!”都不是好方法。

孩子的很容易忘记自己做过的事情,及时处理,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c、务必让孩子有安全感。

惩罚可能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用说谎等行为逃避惩罚,而非改正自己不当的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教育专家都不建议将“打孩子”作为惩罚的原因。

打,是最容易引发恐惧,甚至是激起孩子对父母的愤怒的方式。

在惩罚时,需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父母虽然惩罚了自己,却仍然是爱自己的。

此时,惩罚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d、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奖罚。

需要在惩罚后解释规则,让孩子对这些准则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内化孩子的道德感。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需要父母反复强调纠正,并且辅以惩罚,才能真正改善错误行为。

如果没有忍住脾气,骂了孩子,打了孩子。也要在之后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打,为什么骂。

当然,一定要尽量避免因为发脾气而打骂孩子,这种方式除了破坏亲子关系,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果实在没忍住,出现了此种情况,也需要跟孩子做一个说明:他们错在哪里,父母为什么会生气。

尽量详细、耐心地解释,而不是以一句:“爸妈打你、骂你,还不是为你好,还不是因为爱你。”来敷衍所有的行为。

04

惩罚也需“因材施教”

了解你的孩子,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惩罚的前提。

孩子最喜欢什么?最害怕失去什么?TA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做足了这些功课,才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

有的孩子生性冲动,如果只采取诱导式规劝,可能压根儿听不进去;

有的孩子自尊很强,父母只是一句贬低的话就有可能让他走向极端。

孩子属于“响鼓不用重锤”型,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型,需要摸清底细,对症下药。

常听到家长说,自己按照教育专家的方法引导孩子,却收效甚微。

不一定是专家的方法不对,而是不适用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

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5000小时以上。

每天一篇文章,分析青少年心理特点,探讨亲子教育方法和误区。

解决心理困惑,与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