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乖孩子”,真的更容易出心理问题吗?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乖孩子,在当今社会,几乎要变成一个贬义词了。

乖孩子,就意味着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没有个性,内心压抑;

乖孩子,就是潜在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乖孩子,就是只会做题、考试的书呆子。

凡此种种。

但是凭心而论,谁不喜欢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呢?费劲心思,将孩子培养得遵守社会规则,处事周到、谨慎,做事勤勤恳恳,怎么还不对了呢?

“乖孩子”,跟心理问题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今天展开说说这个话题。

1

过度的“安全模式”

乖孩子,一般都是怎么养成的呢?

一个从未受过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成为“乖孩子”,我们更大可能会称之为“野孩子”。

因此,乖孩子的养成,几乎可以肯定是教育的结果,而家庭教育,更是关键因素。

通常,乖孩子在幼年时期都经历过比较强的控制或者过度保护,比如:

“不要和不听话的孩子玩”;

“只要努力学习,搞好成绩,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一定要遵守规则,一点都不能违反”。

作为乖孩子的父母,我们最害怕的是什么?当然是孩子学坏。

我们会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的方式,来消灭任何可能导致孩子学坏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父母本身也相对脆弱、缺乏安全感,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想尽办法,让孩子的成长处于“可控的”、“可预期”的状态。

孩子脱离预定的发展轨迹,谁知道会不会出现父母无法承担后果的行为呢?

想想都可怕。

这其实算不上错。或者很难以对错的标准来评价。

安全的模式,可控的一切,是我们在亲子教育中的核心诉求。

如此教育之下,孩子也习惯处在“绝对的安全模式”中,以遵守社会规则,以不招惹任何人,以让身边人满意,为行为准则。

无可否认,这也是一种可行的生存法则。

2

“安全模式”的优势

这种模式在孩子成长初期其实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比起在学校天天闹事,让老师头疼,同学讨厌的孩子,乖孩子不知道可爱、讨喜多少倍。

不吵不闹,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基本就是按学生守则要求自己的行为。

老师省事、安心,家长放心、少麻烦。

孩子在学校也受认可,经常被表扬,或者至少几乎不被批评。

妥妥的多赢局面。

因为那个时候孩子所接触的环境是非常局限的,规则遵守起来不难,也不复杂。

我们可以将应试教育理解为一个,有标准答案的环境:只要少犯错,成绩好,不捣乱,很多问题都可以被解决。

或者说,很多潜在的问题都不会被视为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套模式事实上是一套“绝对化”的安全模式,以一招“守规则、听话”打遍天下。

回避挑战,回避错误,回避麻烦。

在简单的环境还可以应付,一旦环境稍微复杂一点,这招“听话拳”打不通的时候,强烈的挫败感、以及不知所措的焦虑,就会让潜藏的隐患浮出水面。

3

害怕“不确定性”

潜在的隐患之一,就是当我们追求“绝对化的安全”,自然就会害怕、回避不确定性。

习惯“安全模式”的孩子,更希望一切都可控,可预期。

比如,他们过往经验中的:

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要听话、乖巧,就能获得家长、老师、同学的喜爱。

人际关系中,只要真诚、善意地对待朋友,就能收获友谊。

在初中之前的环境中,这套理论,大概率是成立的。但是随着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遇到的人越来越多样,这套理论也似乎有些靠不住了。

不确定,在复杂的环境中,几乎是必然的。

比如考试,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都不可能100%有把握一定可以考好。

人际交往中,即使你做得再好,再为别人着想,也不能保证你不被欺骗和背叛。

甚至乖巧、懂事,也会被人看作是没有个性,相处没意思。

原本以为最可靠的模式,突然变得不可控,说不定。

慌乱之下,孩子很容易采用“逃避”的方式,重新回到自己可以绝对掌控的环境——比如逃回家。

一部分厌学的孩子,便是如此。

4

犯错就是灾难

乖孩子,之所以配得上这个称号,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不犯错,不惹麻烦。

简言之,“犯错就是灾难”。

这是是根植于内心,并在年幼时很好地保护过“乖孩子”的信念

所以对于“乖孩子”来说,面对复杂环境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要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把握,就不敢动。

会犯错,不确定能做好,还不如不做。

要知道,能力的基础是经验。

经验的来源有传承和试错两个途径,而即使是传承也必须通过实践和试错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对于“乖孩子”来说,恰好最不喜欢的就是试错。他们更希望的是确定的正确,100%的成功。

而越是长大,越是面对复杂的环境,这种“绝对正确”的机会就越少。

由此,经验的渠道堵塞了,能力的成长当然会受阻。

越不动,经验越少,对现实越没有把握,陷入死循环。

5

不是不对,而是不够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亮一亮我们的结论了。

“乖孩子”一定会出心理问题吗?

当然不是。

如果孩子成长的环境能一直单纯、可控,孩子运气好,几乎不会遭遇什么挫折、打击。

那大概率是会一直顺遂的。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成长路径会越来越少见。以前的人可以在一个单位待一辈子,考上大学便一生无忧。

现在孩子面临的选择,需要应对的复杂局面,包括信息的筛选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换句话说,“乖孩子”的方式,不是不对,而是不够。

为此,家长们可能就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做工作:

①提供充分包容和保护,提供给孩子很多探索和试错空间。

②建立亲子信任。让孩子相信父母是自己坚强的后援,相信自己不会被犯错造成的后果毁灭。

③鼓励孩子尝试,而不是只肯定孩子的成功。

④遇到事情后,帮助孩子进行充分的总结和反思。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