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节病(痰核)

 国老好友 2022-11-10 发布于黑龙江
结节病(痰核)—————摘自朱良春医案
某男,年45岁。因劳累,自觉疲惫乏力,体重减轻,时有低热盗汗,胸痛干咳,周身淋巴结肿大,且出现皮下结节(痰核)70多枚,边缘清楚,并无触痛,做结核菌素试验及血沉均正常,胸透提示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西医诊为结节病。舌苔滑腻,脉细滑。
朱教授诊为痰核之症,拟投化痰消核兼益气阴之剂,方用生旱半夏、炒白芥子为对,炙僵蚕、紫背天葵为对,生牡蛎、夏枯草为对,太子参、川百合为对,十大功劳叶、葎草为对,制黄精、甘草为对。服药10剂,痰核即基本消失,留者寥寥无几,继服20剂。诸症悉除,随访7年无复发。
此案例虽见低热盗汗等气阴两虚之症,但患者发病时间较短,亦即痰核聚结的时间较短,故痰核消除较快。张景岳云:“凡实痰无足虑,而最可畏者唯虚痰。”这是因为实痰“其来也骤,其去也速”。病本不深;而虚痰“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故病难治”。治痰分虚实是中医学理论之特色,所举两例同为痰注之痰核症,唯病有久暂,西医均诊为“结节病”,朱教授则随症化裁,通权达变,辨证论治,用药熨帖,均收著效。盖痰为阴邪,其性黏滞而易于内伏,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能伸展,至阴不配阳,阴遏阳郁而发热,或痰浊遏阻而发热。此案时有低热不同于外感六淫,又不同于血虚、阴虚、气虚等因之发热。故朱教授用化痰软坚散结之基本方加太子参、川百合为对,制黄精、甘草为对以清补气阴;十大功劳叶、葎草为对以养阴而清郁热,合基本方共奏温燥清润之效,化痰、软坚、散结、退热并用,实为随症化裁,通权达变之典范。
4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