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拯救你的emo?听听古人怎么说

 skysun000001 2022-11-10 发布于北京

“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前段时间,网友们就这个话题直接吵上了热搜~

图片

但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指出,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这是文化真正的意义。

抛开用词对错不谈,回归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是在勉励众人要不畏挫折,艰苦奋斗,在动不动就emo的年代,这简直是当代年轻人妥妥的防emo指南啊~

不得不说,古人防emo的方法真是数不胜数。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跟随先贤的步伐,看看他们都是如何防emo的吧~

司马迁受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西汉 司马迁

公元前99年,在未央宫的一次会议上,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勃然大怒,借着训斥宣泄他的怨气。大臣们深知武帝脾性,便也顺水推舟问罪李陵。有人说李陵是个懦夫不敢牺牲,有人说李陵辜负陛下信任是判臣,有人说李陵投降是卑鄙,众口铄金,酝酿其罪。

李陵何其人也?

图片
             

原来,这次李广利率兵攻打匈奴,李陵带领的5000步兵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在此之前,李陵说自己要以少击多,直捣匈奴王庭,但却没想到遇到了单于主力,被30000兵马包围。李陵率军奋力厮杀,杀了匈奴一万多人,但是由于援兵迟迟不到,匈奴兵却越聚越多,最终粮尽弹绝,兵败投降。

Li Ling had led a contingent of 5000 infantrymen, claiming that his troops. Though outnumbered by and weaker than the enemy, would attack and defeat the Xiongnu right at their headquarters. Unexpectedly, his troops encountered the main enemy forces led by the Khan of the Xiongnu. Besieged by 30000 enemy soldiers, Li Ling led his troops to fight tenaciously, and killed over 10000 Xiongnu warriors. However, Han reinforcements never arrived, and Li Ling found he was being surrounded by more and more enemy troops. Eventually, having run out of arrows and food, he had to surrender.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熟练级

发愤著书的太史公

个时候武帝注意到了司马迁,司马迁作为一个小小的太史令,本是无权对此发言的,但在众声讨伐之中,他的沉默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武帝突然点名司马迁,想听听他是什么观点。

司马迁和李陵并无交集,但他一向认为李陵有国士之风,且也十分反感那些墙倒众人推的嘴脸,便说出了他的直率之言: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当以报汉也。”

听完他的话,可以想象武帝的脸色有多难看了,李陵投降等于让皇家丢尽颜面,司马迁却为李陵开脱,可谓是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果不其然,武帝顿时怒火中烧,每根血管都扩张开来,怒气在他的身体里横冲直撞,甚至要从全身的毛孔喷射而出。他立马抡起袖子,大喝腰斩。司马迁还在一片惊愕之中,就被几个人拖了下去,关进监狱。

在汉朝,被判定死罪的人往往有两条活路,一条是缴纳罚金,另一条则是宫刑。司马迁没钱缴纳罚金,要活只有第二条路可选。

图片

司马迁画像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清楚地知道选择这条路会受到的屈辱,没有人会尊重一个受过宫刑的人,他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士可杀不可辱,哪怕是女子也要讲究气节,难道真的要如此苟活,没有退路了吗?

真的没有退路了,他现在还不能死。

让他必须在一片污垢之中,偷生度命的,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要写作一本大书,包含社会经济、礼仪制度、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他为此一直在搜集资料,广泛调查,并希望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当司法机构给他判罪时,他的工作还未完成。不过他决定带着宫刑的耻辱去完成这部著作,他发誓。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他的死如蝼蚁之死,悄无声息,毫无价值。他的死不会被人认为是为气节而死,众人还会觉得他是犯了诬罔之罪不得不死。但如果他完成了一部巨作,写就了一本大书,他的死将不再是苍白一片。不朽的功绩可以抵消耻辱,他相信结局定会如此,他相信。

苏东坡被贬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诗人,都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但能成功通过科举之路成为管理者或者统治者的,寥寥无几,苏轼则是其中较幸运的一位。

苏轼作为眉州眉山人,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比起父亲的大器晚成,苏轼算得上是少年得志,在21岁便中进士。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对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极为欣赏,欧阳修因此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图片
苏轼的豁达人生

但是,他来不及实现政治抱负,母亲、父亲相继离世,守孝数年后回朝,却已是王安石改革的时代,朝野震荡。由于政见不合,直言不讳的苏轼被奸人利用,曲解他的诗作,欲置他于死地。多亏许多有识之士襄助,苏轼被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并无实权。

But before his aspiration was realized, his political career took a nosedive—he had to leave his post and return home to observe mourning after the deaths of his parents in quick succession. Years after, back into the imperial court, he found himself mixed up in the nationwide turbulence stirred up by Wang Anshi’s Reform. Su’s political enemies even interpreted one of his poems as treasonous. Fortunately, with the help of supporters he escaped execution, and was eventually degraded and exiled to a low post in remote Huangzhou.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提高级

苏轼的豁达人生

自古以来诗人多难,即使是有幸高步云衢,也往往难有好的结局。因为政治斗争往往是复杂的,还常有暗箱操作,但诗人总是站在美的角度去审视世界,自然最容易发现恶,看见丑,一发现就怒气冲天,强烈谴责,加之诗人又极其率真,心直嘴快,说话做事不懂得迂回,在庙堂之上自然是不讨喜的。

但此时的东坡自然顾不得反思这些,他必须得为自己的下一步生计做打算。

黄州乃穷乡僻壤之地,苏轼又是罪人,停职停薪,不得不盘算起未来的口粮,“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还发现城东有块坡地无人耕种,便带着家人在此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图片苏东坡画像

那时候的人不知道如何做猪肉,所以少有人食,导致猪肉价格十分便宜。苏轼没什么钱,但也讲究营养均衡,因此买来猪肉研究做法,还在《猪肉颂》里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东坡肉”。

被贬惠州,别人不堪此地蚊虫叮咬,叫苦连天,而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给程正辅写的信中提到,他因食过多荔枝而上火,“痔疮”复发。但他并没因此管住嘴,为了治疗痔疮,他研制了去火的茯苓饼。一边吃着上火的荔枝,一边吃着下火的茯苓饼,边吃边治,好不快哉!

图片

命运喜欢给苏轼开玩笑,他刚琢磨透了黄州的饮食,就被贬至汝州,路上还因长途跋涉导致幼儿不幸夭折;他正享受杭州的惬意生活,却又被召返回朝,又因政见不合被调往颍州;年已过花甲,还要被送到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但是还好,他始终持有豁达乐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儋州的三年,是他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他总是有一种超越逆境和悲痛的力量,把他乡变成故乡。刚到海南,他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并没因此停下寻找美食的步伐。他发现从海边捡来的石头竟十分美味,就写信对他儿子说:

海南有这么好吃的生蚝,你可千万不要让朝廷士大夫知道了,不然他们要是争着来海南,都会和我抢吃的。”

尽管受尽艰辛和凌辱,却也不改对生活的热爱。可怕的贬谪流放,在他反倒成了一次贯穿平生的奇妙旅程,江上清风,海边明月,清茶野餐,在身陷困顿之余,却依然可从大自然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这又是何等的情趣呢!

何以解忧 唯有读书

实,纵观历史,防emo达人真是不胜枚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

如果历史是一幅画,触摸这幅画的手感必定是坎坷的。这幅画里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身影,这些身影曾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下,锋利刀刃之间,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无妄之灾。

相比之下,个体遭受的挫折又能严重到何种境地呢?很少有人再深思苦索出“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再触景生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经历过生死之悲才能倾吐的真理。

当你徘徊、迷茫、失败时,不妨翻开史书看看书中人物一段段曲折的命运,一个个挺直身躯用血泪写就的历史,在为他们的创伤叹惋的同时得到宽慰和释然。我们可从他们身陷泥淖却仍然昂扬向上的生活姿态中获得勇气,从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中悟出生命的意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找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

所以,今天你读书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