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阿德勒,佛洛依德,荣格是心理学三巨头,而一提到心理学,人们往往想到后两者,是否有人暗箱操作?

 生命的启示 2022-11-10 发布于江苏

​首先这三个人并不是心理学三巨头,而是早期精分三巨头,其他学派如格式塔、哥伦比亚、芝加哥、维列鲁等,都有自己的三巨头。

相比于人红作品红的弗洛伊德,阿德勒绝对是作品比人红。很多我们现在张口就来的名言,都出自阿德勒——比如那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等,简直就是蜘蛛侠的教父。虽然关于他生平的研究非常少,可是他的理论却广为人知且简单易懂,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另一个比他晚些加入又晚些退出的荣格,则是典型的人红理论不红了,至于为啥理论没那么红,因为荣格的一生,简直就是一场吃瓜盛宴啊。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是早期追随弗洛伊德的人之一。此人出身维也纳郊区富商家庭,叔叔是当时民社党领导。有个哥哥也叫Sigmund,和弗洛伊德同名。哥哥是模范生,而自己呢,从小疾病缠身,幼年的脊椎病让他一生驼背,3岁时候弟弟死在身边,4岁才学会走路,5岁患肺炎险些丧命,还出过两次车祸,还差点因为肺炎领了便当,简直是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对死亡十分恐惧。不仅如此,他学习成绩也不好,在班里是吊车尾,老师甚至说让他将来去当鞋匠。但是他爸爸始终没放弃他,最终他小宇宙爆发,成为了优等生。

自从5岁从病魔那里死里逃生,他就立志当个医生,1895年,又矮又丑的阿德勒获取了医学博士学位,最开始是眼科医生,此时他就关注到:身体器官的自卑,是人前进的动力。1998年,他和一个俄国妇女结婚了,这个妇女是和列宁齐名的俄国革命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的好友,当时托洛茨基正在维也纳流亡,这也让阿德勒的余生非常热衷于社会活动,一直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社会,成了一名“激进社会主义者”。

后来阿德勒也转到精神科,1899年他认识了弗洛伊德,两人成为好朋友,阿德勒变成了周三研讨会的核心成员。严格来说,阿德勒并不算是弗洛伊德的弟子,算是师弟还差不多,关系类似于郭德纲和李菁,不过后人提到他还是通常把他算成是何云伟那样的大弟子。阿德勒本人也一直以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和合作者自居。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阿德勒一开始就对心理发展的动力有自己的看法。弗洛伊德前期认为是性(虽然后来变了一些,但其实基本思路还没改),而阿德勒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有人把它当动力,有人把它当阻碍。自卑分为两种,一种叫自卑感,是人天生的感受,毕竟谁生出来都是一个废柴,除了吃奶啥都不能自理。自卑感让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我阿·阿德勒本人不就是例子嘛(此处没有口吃)!而一些无法摆脱的自卑感,就会进而形成“自卑情结”。它会让我们产生无力感,在问题面前尽量逃避,采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现在是废柴,多年后变成老废柴。追求优越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追求个人优越,一种追求造福社会。适当的追求有益,过度追求则容易走极端。

弗洛伊德强调性的重要性,这显然是本能的作用,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泛性论者”;而阿德勒却非常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认为人的遗传、早期经验和本能就是一些砖块,而人本身也有创造力,把砖块和社会环境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用看上去更学术的词叫行为模式。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生活方式便是生活风格,人类天生追求优越的本能,是人格和行为模式形成的内驱力。即便是懒人,也会羡慕别人,他只是动力不足,不是没有动力。这种理论也启发了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

1906年,弗洛伊德成立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阿德勒无疑是其中最有能力的成员。但是有件事情让他有些不爽,瑞士的荣格和弗洛伊德这一年开始书信往来,1907年“芙蓉”俩人见面,相谈甚欢。弗洛伊德将荣格认为是自己的皇太子,在阿德勒看来,这完全是胳膊肘向外拐。阿德勒虽然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是很多时候会忍不住带入学生角色,弗洛伊德自己说,阿德勒有一次当着周三小团体众人的面问他:“你真希望把我一辈子埋没在您的阴影当中吗?”这不是父子情的投射,还能是啥?

弗洛伊德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和阿德勒以及小团体中的主要成员都是犹太人,再这么搞下去,岂不是要走犹太教被人排挤的老路子嘛,而荣格是个基督徒,拉荣格入伙对于精神分析学说的长久发展更有利。1908年,精分派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组织了第一次国际心理分析会议,阿德勒做出了关于“好斗与冲动”的报告。他当然认为这些是自卑形成的,不过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好斗与冲动都是攻击性,归根到底还是性冲动。后来我们在对比二人观点的时候会发现,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会将很多事情都归因于性冲动,而阿德勒都归因于自卑。

例如,弗洛伊德在解梦时想到过一个很大逆不道的观点,就是男孩子有杀父娶母的冲动,和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一样,所以叫俄狄浦斯情结。当然大部分男孩没那么极端,这种恋母情结导致的罪恶感是道德的开端。同理女孩也有恋父情结——弗洛伊德称之为伊拉克特拉情结,这是一个古希腊公主替父报仇杀死母亲的故事,可能这个公主名字实在绕嘴,后人基本把恋父恋母扣在俄狄浦斯情结上。读者们回顾一下弗洛伊德幼年时在父母卧室撒尿的行为,用他自己的理论可以理解为是对父亲示威。

阿德勒在此启发之下,提出了“拿破仑情结”——拿破仑是从土鳖到皇帝的励志典范,阿德勒认为他就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而超越自卑的人。弗洛伊德刚开始对阿德勒的这个观点还挺欣赏,认为这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延伸,毕竟自卑才会嫉妒别人,但是套用自己的理论就细思极恐了——阿德勒这是要“弑父”啊!

阿德勒后来做的越来越激进,颇有弗洛伊德的风范。弗洛伊德认为一切心理问题都是性压抑,而阿德勒则说一切都是自卑的锅,甚至公开说“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存在的,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是自卑与超越,说专业点叫“卑劣感”和“补偿论”。周三心理学聚会中的另一个成员威廉·斯泰克尔医生也比较赞同阿德勒的观点,不过他同样也痴迷于弗洛伊德的解梦,还研究儿童的性行为。不过在弗洛伊德眼中,斯泰克尔就是阿德勒的吹鼓手。斯泰克尔认为自己的心理学水平已经能和弗洛伊德平起平坐了,还说:“站在巨人肩上的一个侏儒可以看到远比巨人广阔得多的视野。”这话到底是自黑还是自夸咱暂且不论,当弗洛伊德听到这句话时,很严肃地说:“可能是这样,但呆在天文学家头上的虱子并不这样。”

为了平衡阿德勒和荣格,1910年,弗洛伊德让阿德勒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可是阿德勒并没有“感恩家人”,并在1910和1911年发表了《心理分析学的若干问题》《男性的抗议是神经官能症的核心问题》两篇文章。甚至在一次周三研讨会上,阿德勒批评另一个成员奥托·兰克宣读的论文,说“性”在人格发展中只占少部分,还说他就是完全学弗洛伊德,没有自己的主见——过分强调早期的恋父恋母,这叫决定论,对小孩子们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要知道兰克还是阿德勒介绍入会的,和荣格、阿德勒并成为弗洛伊德的三台柱,阿德勒的这个做法就很让人尴尬了。而弗洛伊德也是出名的毒舌,他认为阿德勒的观点同尼采的“追求权力的意志论”一个样,尼采他老人家不是疯了嘛?

不过虽然俩人的观点各方面不一致,但是在某方面却强行达成共识,就是对女性的态度——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对男性有“丁丁嫉妒”,这也是很多女同性恋者扮演男性的心理原因;而阿德勒则提出了一个更加社会化的“男性钦羡”,认为所有儿童会对强有力的男性角色羡慕,如果自卑时反抗,则称之为“自卑感带有男性品质”,如果逆来顺受,那就是带有“女性品质”。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约束的攻击、敏捷、能力、全力以赴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残暴的特制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质,而懦弱的东西是“女性品质”,想要飞得更高,就要靠“男性品质”,放到中国,可以对比孙悟空和哪吒。从这样的角度看,阿德勒似乎比弗洛伊对女性更不友好,这要等到后期的女性心理学家来打脸了,后来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是厌女症(misogyny)患者,虽然弗洛伊德在现实中一直对女性挺尊重的。

从心理学的传播方式上来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观点就有些隐隐的不对付。弗洛伊德的观点老百姓们理解不了,走了神秘化路线,还强调客观生物性,认为本能有决定作用,但是阿德勒热衷于社会活动,致力于让大众理解精神分析,那些童年性驱力啥的,大众能听懂嘛?还不如强调主观的社会意识,认为未来比过去更重要。弗洛伊德非常担心阿德勒的这种“注水的精神分析法”会让大众误解。终于,1911年春天,阿德勒宣布退出弗洛伊德的团体,并带走了7名成员,斯泰克尔也在第二年跟风退社了。弗洛伊德觉得斯泰克尔很不靠谱,他走了自己还挺高兴的。

退社后的阿德勒不但没饿死,反而似乎越来越好了,当年他就成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年他发表了一篇《神经质性格》,提出了个体心理学的概念,他的研究会也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从此阿德勒也自立门户,两年后还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虽然他不承认个体心理学派是精神分析的分支,但是后人还是这么认为。阿德勒始终没忘记自己立志回馈社会的梦想,1920 年后他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这使得他称为最早关注学校心理卫生的心理学家,在和弗洛伊德不同的圈子混的风生水起。弗洛伊德也没忘记这个老伙计,在1915-1917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导论》中,他还承认了阿德勒的自卑理论是神经症的最终基础,然后老弗又补刀了一句:“如果它能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

1922 - 1930 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成为了国际知名心理学大咖。1926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邀请他当客座教授。哥大在心理学界是大哥,前几章咱们已经说的很详细了,美国开放的学风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31年阿德勒在维也纳第一个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大有和老弗叫板的意思。后来由于欧洲的排犹局势等原因,1935年阿德勒干脆搬家到了美国,还在美国开业行医。

1932年出版的《自卑与超越》,原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是阿德勒最著名的作品。他在这部书中再次强调:人人都有缺陷,想补偿缺陷就会产生自卑,这和弗洛伊德的关注点大相径庭。阿德勒在书里给自卑下了一个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自卑情结显然是不好的,但对于自卑情绪,阿德勒的态度是中立的。讽刺的是,那些越是自负、自大、傲慢的人,他们内心的自卑感可能越强,大家仔细想想看身边的人,是不是这个道理?这些人看上去很强,实际上外强中干,外表的强悍只是掩饰内心的自卑而已。对此,阿德勒吐槽说:“们总是忙着做虚假的战斗,对真正的生命问题却假装视而不见,他们总是让自己“感觉自己很强大”,而不是让自己“真的很强大”。

比起大部分喜欢造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概念就显得非常接地气。举几个例子,他提出产生“社会兴趣”是适应社会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克服挫折感、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心理治疗的对象也首先是社会适应不良者,他们的“个人逻辑”与社会规则不符合,这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修复。阿德勒的这种咨询模式关注个人的成长,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儿童、文化冲突、教育、婚姻、亲子等方方面面。

阿德勒最著名的还是他关于家庭治疗的理念:他发现家庭序列是会影响孩子性格的,老大曾经受到家庭的全部宠爱,他们的领导力也会比较强;老二由于一出生就和老大分享父母的爱,更擅长和人合作,同时进取心也会比较强,司马懿、诸葛亮就是例子;而独生子女通常比较追求权利,中间的孩子通常担任协调者等等。阿德勒由此衍生出自己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分为:支配- 统治型(dominant-ruling)、索取型(getting type)、回避型(avoiding type)、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一看名字就简单易懂,不过只有第四种是生活风格良好的。美中不足的是,阿德勒认为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看来他不赞同马克思的“矛盾是事务的基本特质”,人的心理也经常充满各种纠结。在心里成因方面,阿德勒也有一些缺点,他太关注生理缺陷和家庭关系了,以至于忽略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不是所有的缺陷都能得到补偿。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没有阿德勒这样勇气,毕竟不是所有的阿尔弗雷德都可以当心理学家或者蝙蝠侠的管家。

阿德勒虽然提出了自卑理论,但无疑他其实是很积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